24K小说网 > 大秦:轮回十世,我成老祖宗了 > 第12章 白起归来!终究是一场闹剧

第12章 白起归来!终究是一场闹剧


燕破岳闻言,面露疑惑:“师叔,这与您悟道有何关联?”

赵玄轩笑而不答,深邃目光望向燕破岳:“他之举,让我想起一言。”

“何言?”

“物极必反,道穷则变。”

燕破岳与白天寿闻言,皆愣。

白天寿问:“师弟何以想到此言?”

赵玄轩答:“观逍遥子苦修,我悟得‘无心’之境。”

两人愈发困惑,窃窃私语:“无心的境界?何意?”

赵玄轩轻声解释:“可视为空灵之境。”

“我们修行者所求,是永恒之存,还是恒久之不变?长生之下,淡看云卷云舒,是否亦为一种沉寂?”

“此等认知,皆源于‘有心’。”

“我欲移除这道心墙,使人重归宇宙太极之境。”

“欲去心,先守心,至极则变,入无心之境。”

“刚才,我感觉修为稍有精进。”

燕破岳与白天寿闻言,陷入深思。

有心无心,有形无形,阴阳交织,皆为修行难题。

此番领悟,历时良久。

恰在此时,远处传来赞许之声:

“好!”

“小师弟,言之有理!”

……

白起归来,一切终为虚妄!

一道声响,一人疾步而来,正是久违的白起。

三年前,他归山祭拜师父,年仅二十六。

而今,近三十之龄,更显沉稳。

大良造之位三年,权势显赫,气势已非昔日可比。

他迈向翠竹林,目光坚毅。

赵玄轩见十师兄归来,笑容满面:

“十师兄!”

“你回来了!”

白起走近,神采飞扬:“是的,我回来了。”

“老十一,你也在。”

“看你气色,恢复得不错。”

白天寿连忙行礼。

白起微微一笑,威严自生。

虽为师兄弟,但白起威望极高,加之如今秦国大良造之尊,白天寿不敢如赵玄轩般随意。

“这位是?”

白起望向燕破岳,满心疑惑。

赵玄轩笑道:“此乃我的真传弟子!”

“破岳,上前拜见十师伯。”

燕破岳迅速上前,恭敬行礼。

“燕破岳拜见十师伯!”

尽管燕破岳年岁稍长于白起,但因师从赵玄轩,故需遵循辈分。

向白起行礼,自是应当。

白起望着燕破岳,满意颔首。

“不错,是个好材料。”

“将来或许能在军中历练一番。”

“你叫燕破岳?”

“看你模样,似来自燕地?”

燕破岳答道:“正是,十师伯。”

“我正是燕地人。”

“如今拜入师父门下,道号‘逍遥’。”

白起点头,未再言语。

赵玄轩向燕破岳与白天寿吩咐:“十一师兄,破岳,你们先回观里,让哑仆备些食材。”

“稍后招待十师兄。”

二人知趣地离去。

此时,竹林内仅剩白起与赵玄轩。

白起道:“小师弟这两年修为又有长进。”

“莫非已达九品天人之境?”

“你提及的无心境界,真是玄妙。”

“让师兄我仿佛看到了即将开启的新世界大门。”

“小师弟对‘道’的领悟,果然独特。”

赵玄轩闻言,淡淡一笑。

“十师兄过奖了。”

“师兄此次归来,可是有要事?”

白起点头:“确有要事。”

“小师弟可知,这两年山下局势多变,秦国朝堂亦风起云涌。”

“三年前,你我之言,你还记得吗?”

赵玄轩道:“当然记得。”

白起神色感慨:“小师弟果然洞察秋毫,料事精准。”

“当年我下山后不久,魏冉便因病被王上免职。”

“起初,王上任用寿烛为相,但次年开春,寿烛也被罢免,王上再次启用魏冉,而魏冉却推病未愈。”

“王上赐封他于穰地,后又加封陶邑。”

“去年,魏冉举荐我为主帅攻魏,我军压境,魏国无奈献出河东四百里之地,而后我又率军攻占河内,夺得六十余城。”

“此战后,王上大悦,朝堂之上多次称赞魏冉。”

当下,魏冉提议王上称帝,却又顾虑群情激愤,故而邀请齐湣王一同称帝。

王上当西帝,齐湣王则为东帝,东西对峙,意在安抚诸侯。

我今日上山,除了探望小师弟,还想征询你的意见——此事对秦国,是益处多还是害处多?

赵玄轩听后,微微一笑。

魏冉确实摸透了昭襄王的心思。

称帝,本就是昭襄王的意愿。

试问天下君主,谁不梦想着推翻周室,自立为王?

但……

此刻时机未到,七国犹存,这样的试探毫无意义。

不如潜心修养,数年后整顿军备,先灭韩国,再取赵国。

到那时称帝,方能威慑四方,无人敢犯。

如今称帝,不过是场空想,即便称帝,也难以持久,终将被迫放弃帝号。

……

至于利弊,各占一半。

帝号一旦被废,秦国威严受损。

但长远来看,让六国误以为秦弱,或可使他们轻敌。

祸福相依,秦国实力强大,只要稳步前行,终有一日能一统天下。

白起在一旁听后,面露喜色。

若真有那一日,他希望成为横扫六国的统帅。

赵玄轩心中暗赞,白起确系忠心为国。

然而,官场变幻莫测,十师兄未必能等到那天。

与小师弟这番交谈,让他豁然开朗。

今夜,两人畅谈至深夜。

这一夜,他们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白起三年后重回白云观,心中有无数话语。

两人彻夜长谈,次日依旧精神抖擞。

白起在山中逗留一日,便下山离去。

山中虽宁静,却非他久居之所。

他心怀大志,唯愿统一六国。

他深信现今的秦王乃英明之主,若能在有生之年达成此心愿,便心满意足。

白起怀抱壮志,赵玄轩亦然,他坚守的是修道成仙的信念。

一日未登仙途,他便一日不离山中。

岁月匆匆,十年一晃而过。

这十年,白云山依旧,白云观的人数也未增,除了哑仆,核心成员仍是赵玄轩、李青蔓、花青莲、白天寿、燕破岳五人。

哑仆是元阳真人年轻时便相伴的老人,随师父在白云山开创了道统,如今年逾六旬,虽不通武艺,仅负责观中杂务,但精神矍铄,体魄硬朗。

赵玄轩料想,以哑仆的状态,再享二十载春秋并非难事。

在这乱世,能活至耄耋之年,实属奇迹,哑仆无疑是乱世的幸存者。

十年间,李青蔓、花青莲、白天寿及燕破岳在武道上均有显著飞跃。

特别是燕破岳,入门十数载,终悟透赵玄轩所赠《逍遥游》精髓,踏入了通天境,现已至通天三品。

初入白云观时,他不过天象境,虽已是高手,却未至顶尖。

而今,不过十余年,他便迈入通天境,此境界意指通晓天意,能调动部分天地之力,于江湖中极为罕见。

昔日重创师父元阳真人的赵国剑宗剑首连晋,也不过万象境,不知十年间,连晋是否也有所突破,踏入了通天境。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879/2430750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