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我在封神修炼蜀山法 > 第242章 女娲宫题诗

第242章 女娲宫题诗


天幕日月星辰流转似梭,光阴快过任何一道剑光。

    不觉间,三年匆匆而过,竟到了帝辛继位的第七年。

    这三年间,大商咽喉腹地战事未歇,闻仲与袁洪,各自率军,互有胜负。

    奈何大旱依旧,梅山冰夷坐镇,雨雪如常,境下孟津、渑池二地,流民渐多,兵民合种,也不愁粮草。

    大商却被拖入无底漩涡,朝歌国库损耗甚巨,九州八百路诸侯,在数次上供钱粮之后,渐渐生出民怨。

    闻仲也曾请同门助阵,但外门已无多少厉害援手,十天君闭关炼阵,内门余元、火灵圣母,各自参玄悟道,以期功行有进。

    于是,梅山六怪在冰夷帮助下,得以维持住一块方圆万余里的地盘,认真耕耘。

    这个以妖怪为核心,流民散兵做根基的势力,生生将大商最重要的股肱之臣耗住。

    失去了定海神针的朝歌朝堂,逐渐生出乱象。

    这日早朝,金銮殿上,文武百官按班次列位,殷受一夜御十女,精神焕散,迈着略有些虚浮的脚步,缓登金阶,命当驾官传谕:“有奏出班,无事散朝!”

    大殿之内立着的,最次也是大夫之类,宰相商容、亚相比干,镇国武成王黄飞虎、大将鲁雄赫然在列。

    右班之中出一人,手捧牙笏,伏跪金阶,山呼称臣:“老臣商容忝居相位,执掌朝纲,有事不敢不奏,明日乃三月十五日,女娲娘娘圣诞之辰,请陛下驾临女娲宫降香!”

    这三年,大商帝王臣子,没少祭祀,主祭上古贤君,除了前朝帝王,上到燧人,下到尧舜,甚至连成汤到帝乙,都依次祭了个遍。

    虽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但旱灾久未消除,神仙难解,到了动摇国本的程度,祭祀频繁些,倒也合乎情理。

    大商数百年积淀,文丁、帝乙得闻仲辅佐,四海承平,趋于鼎盛,祭祀耗费,九牛一毛。

    只是,殷受却在接连失望中,对于祭祀之事,生出厌倦之心。

    这个少年时便显出非同寻常气象的帝王,也曾有雄心壮志,不想闻仲、商容、比干等老臣,几乎将朝野之事悉数处置妥当,完全没有半点微操余地。

    此前御驾亲征,难得调动起殷受兴致,却是败退而归,还被袁洪一箭射穿肩胛,休养数月才康复。

    故而,曾经一派明君之相的帝辛,在失去闻仲镇压的情况下,渐渐骄奢淫逸,有了向前朝末代帝王夏桀致敬的意思。

    祭祀?祭个屁啊!

    帝辛半靠在龙椅之上,给宦官使了个眼色,代他搀起商容。

    “老丞相,大商三年之内,祭祀不下双掌之数,那旱灾却毫无消散之势,女娲有何功德、什么本事,使寡人轻万乘而降香?”

    殷受生来便是做帝王的料子,其人身形雄武,气度非凡,从来容不得有人居于其上,少时凡事力争上游,手托梁柱救先王,才以季子身份得了帝位。

    如今帝乙驾崩数载,闻仲讨逆,朝歌城内,再无能稳压帝王的存在,文武大臣屡次上奏祭祀,天象依旧,逐渐失了话语权,殷受的权威,一日胜过一日。

    不过,殷受也并非单纯与商容呛声,他是真不知女娲功绩,大劫序幕还没拉开,神道未兴,女娲又是上古之神,补天之事,过去太久,庙宇冷落多年,少有人去祭祀,帝王大祭就更加稀少了。

    “好叫陛下知晓,女娲娘娘乃上古神女,生有圣德。彼时共工氏怒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采五色石以补青天,有功于万灵,黎庶立祀以报之。

    今时妖异频生,王上祭此福神,则四时康泰,国祚绵长,风调雨顺,灾害潜消,太师讨逆,也能更加顺遂。”

    商容缓缓起身,正色作答。

    天地开辟,人族传承无数年,与神道、仙道并列,三皇五帝至今,未有祭祀上界神明者,但女娲、祝融等先天神圣,在民间还留有些许香火。

    殷受对祭祀之事颇为抵触,纵然听了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依旧无意摆驾出宫。

    不过,商容似乎铁了心要劝谏,私下多半还串联了朝中大臣,文武百官之中,附和者颇多。

    虽然闻仲借来碧游异宝,盛江河之水来济京师,却要顾忌九州百姓生计,不能行事太过,朝歌水源,紧紧巴巴,甚至有渴死的灾民。

    大商国势,眼看就要倾颓,帝王不急,老臣先急了。

    “如此也罢,寡人便再祭祀一次,准爱卿之奏!”

    殷受眼见大臣意见统一,知晓难以拗过,便先应下,准备在祭祀之后清算。

    若真的求来雨水,解了旱灾,大商便消去一劫,要是没求来,也能借机削弱帝乙提拔老臣的威势。

    殷受答应归答应,心中其实很不痛快,愤愤散朝,归往后宫,又去御三宫六院妃嫔。

    只待翌日天明,帝王将相齐出朝歌,三千铁骑,八百御林,武成王黄飞虎亲自保驾,城中百姓却是熟视无睹,连看热闹的也无。

    这般行了半日,方至女娲宫,内中圣像是古时塑造,宫殿却是近些时日翻新,莫说殷受,就连前几位商王都没涉足过。

    大商祭祀,自有规制,颂文祷告,礼乐声声,走完流程,才轮到殷受进香。

    女娲乃是神女,那塑像又栩栩如生,外有帷幕遮掩,殷受正要近前,忽生一阵大风,将幔帐卷起,现出圣像。

    不论神女仙子,皆是仙肌玉骨,天姿绝色,非凡俗能及,殷受御女频繁,厌倦宫中胭脂俗粉,纵无亵渎之念,见了圣像,也是心神动摇。

    好在,殷受也知梅山战事危急,怕闻仲出差池,又见那风来的古怪,以为是将有降雨,生生压下绮念,近前上香。

    大祭结束,龙辇将要归朝,天幕仍无半缕云雾。

    这下,忙活半日的殷受彻底怒了,哪还管什么神不神的,命人取来笔墨,转身入了女娲宫,在墙上题了一首震动三界的诗文。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殷受题完诗,丢了御笔,仰起头来,讥讽地看向那尊圣像。

    “尔等神圣,视人间生灵似草芥,寡人屡次祭祀,无一次应验,委实可恨!”

    殷受说罢,不顾文武骇然神色,大步流星离了神宫。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827/1111089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