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帝谋:娘娘她身娇体软易推倒! > 第137章 惊险

第137章 惊险


车队已经准备就绪,那边有人用楼兰语喊了一声“二王子”,阿史那尔回头望去,正准备离开。

贺洺不知何时悄无声息地走到了他身边,突然一扬手,展开折扇遮住了他半边脸庞,尽管眼神中还带着笑意,声音却突然变得冷冽。

“无用之人,若再敢在京城放肆,陛下定会让你化作御花园的肥料。”

他以流利的楼兰语说出这番话,仿佛唯恐阿史那尔听不明白。

阿史那尔瞪大眼睛,转头望向他,满是难以置信:“你!”

沈敬雪悄无声息地站在了贺洺身旁,目光冷冽,锋芒毕露。

“二王子,是时候启程了。”

阿史那尔心中憋闷,牙齿咬得咯吱作响,但最终还是强压怒火,转身离开。

他内心更加坚定了要给萧承谨一个教训的决心。

萧承谨有意为阿史那尔火上浇油,确保宁博远的计策得以顺利执行。

他派遣的贺洺和沈敬雪均非易与之辈,激怒阿史那尔对他们来说并非难事。据说阿史那尔离开时,几乎要从马车上跳下来咬贺洺一口。

贺洺平日里对朝臣的怒气也毫不掩饰,萧承谨对他那张能将朝臣骂得晕头转向的口才深信不疑。

阿史那尔这次被激怒得不轻,一回到楼兰便直奔楼兰王而去。萧承谨在那里的密探将整个情况详细地传了回来。

阿史那尔与楼兰王会面时,极尽巧言令色之能事,声称中原的皇帝已深陷女色无法自拔,朝政事务多由朝臣商议决定,决策往往偏颇且过于仁慈,已不复昔日的强盛。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长期处于他国的从属地位。楼兰王心怀不甘,但曾被先帝以压倒性的武力和果断的杀伐所震慑。如今,随着新朝的更替,他开始萌生了独立的念头。

对于阿史那尔的话,楼兰王并未全然相信,于是他派遣使者前去中原探查真相。

萧承谨对此乐见其成,早早地在边关散布了流言,给前来探查的使者制造了一种“中原衰落,皇帝无能”的假象。

不出所料,几天后,楼兰大军逼近边境。

边关将领紧急八百里加急送来急报,恳请朝廷提前做好准备,派遣援军。

急报送达时,吏部尚书贺洺、大理寺卿沈敬雪以及礼部尚书祝由均在御书房内。

众人心中均是稍稍松了一口气。

毕竟,整个计划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任何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计划败露,被宁博远察觉,或者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祝由阅毕军报,询问道:“军报已至,陛下打算何时发起行动?臣等必将全力以赴,予以配合。”

萧承谨点头示意:“就定在明日早朝吧。”

“在朝中,能够对出兵事宜发表意见的重臣们,宁丞相并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去左右他们。他可能会采取一些不为人知的策略,迫使他们支持自己。”

贺洺眉头紧锁。

萧承谨却已胸有成竹。

他点头表示,“这并无大碍。宁博远最多只会挟持臣子们的家眷,但他不敢真的伤害他们。他迫使这些人与他站在同一阵线,这正合我们之意。然而,我们也必须提前告知他们,在必要时表面上仍需配合宁博远。”

贺洺恍然大悟。

次日早朝,萧承谨将军将战报公之于众。

朝野哗然。

楼兰自先帝时期起便已臣服多年,一直表现得十分顺从。然而,近期却突然出现了异动,直接威胁到了边境的安全。

萧承谨的目光缓缓扫过殿堂内的每一位臣子,语气威严地问道:“面对当前的局势,诸位爱卿有何高见?”

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圈套,楼兰多年来一直风平浪静,怎会突然对中原发起攻击?何况现在我们的军队实力雄厚,当今皇上也绝非仁慈之人,定不会轻易放过敌人。

也有人感到局势紧张,主张立即派遣援军前往边境。

宁博远抬头挺胸,在一片喧哗声中站了出来,四周的议论声渐渐平息。他向皇上进言:“陛下,尽管楼兰目前的举动令人费解,但防患于未然至关重要。臣建议尽快向边疆增派援军,以备不时之需。”

他一发言,几位事先与他达成共识的大臣立刻表示支持。

这些大臣都是朝廷重臣,他们的意见一出,其他人也不便再多言。

事态的发展正一步步落入萧承谨精心策划的陷阱中。

他神色如常,颔首道:“朕将调动南境的军队前往支援,并将从北方先行调拨一批粮草以应对当前局势。”

于是,计划就此敲定。

今日的早朝,众臣皆感受到了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

那些平日里与宁博远政见不合,甚至在朝堂上曾相互激烈争辩的重臣们,今日却出奇一致地站在了宁博远一边,给予他前所未有的支持。

正当众人感到些许不安之际,宁博远突然采取了行动。

作为文臣之首,丞相派系中不乏他的追随者。

宁博远在府中精心撰写信件,寄送给派系中职位最高的几位文臣,信中含蓄地透露出即将有重大行动的迹象,敦促他们迅速表明立场。

收到信件的官员们感到惊慌失措,他们回想起今日早朝时皇上的命令,南境的大部分军队已被调往边疆,不久后将开始征调粮草,皇上很可能会指派禁军中的人员负责押运。

这意味着,如果京城突发变故,即使南境有最近的兵力也难以及时回援。更何况,如果禁军中几位皇上最为倚重且能指挥禁军的将领被调离,又有谁能保卫京城呢?

在这种情况下,岂不是强者为王吗?

一些人对此感到心惊胆战,而另一些人则感到异常兴奋。

在过去的岁月里,丞相在朝堂上权势滔天,几乎一手遮天,其嚣张跋扈已非一日之寒,即便皇帝也难以对其采取有效措施。

因此,此次暗中支持宁博远的大臣数量众多。

面对那些不愿屈服的官员,宁博远并不急于求成。

如今他声势浩大,四面八方都是他的支持者,处理这些异议者对他而言易如反掌。

就在那个夜晚,那些拒绝支持宁博远的大臣家中突然遭遇了不速之客,家中的金银细软被翻得乱七八糟,却无一物被带走。

然而,家中的女眷或年幼的子女却神秘失踪了。

在这个关键时刻,众人心知肚明,肯定是宁博远在背后操纵。

家眷被他人控制,即便几位官员心存异议,也不得不屈服于压力。

京城虽小,但消息灵通,宁博远虽行事隐秘,未留下任何痕迹,但有识之士仍能察觉到其中的蹊跷。

陆戚雪刚从凤仪宫向皇后请安完毕,返回暄林殿,芍药便从外面进来,递给她手中的两封信。

陆戚雪感到困惑不解。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801/1111099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