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荒漠起楼阁,狼烟惊边陲
大周的官僚机器,在皇帝不容置疑的意志下,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效率。
仅仅半个月。
在年富勘定的第一处水源点上,一座名为“新安镇”的城镇雏形,已经奇迹般地拔地而起。
从高空俯瞰,这座小镇的设计本身就是一座坚固的堡垒。
外围是深达两丈的壕沟与高耸的夯土墙,墙体之内,民居、商铺、仓库、兵营的布局,严格遵循着一种贾环称之为“模块化”的规划。
每一片街区,都能在战时独立封闭,成为一个可以互相支援的战斗单元。
数千名从山西、河北等地招募来的流民,在这里找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土地与希望。
他们分到了崭新的农具和优质的种子,在退役老卒的指导下,学习着如何在戈壁上开垦田地,修建水渠。
宝钞司承诺的“无息借贷”和“开铺补贴”,更是让第一批闻风而来的精明商人,在这里开设了铁匠铺、杂货店、客栈和车马行。
白天,整个新安镇是一个巨大的、充满活力的工地。
民夫的号子声,商贩的叫卖声,铁匠铺的锤打声,混合在一起,奏响了一曲荒漠之上,生命与文明的交响。
夜晚,一盏盏油灯在新建的屋舍中亮起,如散落的星辰,温暖着这片沉寂了数百年的土地。
而年富和他麾下的健锐营,则成了这座小镇最可靠的守护神和……总教官。
他们轮流驻防,开垦军屯,同时还要负责教导新组建的“民兵团”如何使用兵器,如何协同作战。
那些曾经桀骜不驯的骄兵,在亲眼见证了一座城镇从无到有的诞生,在亲身感受了百姓们那发自内心的拥戴与敬仰之后,身上那股属于京城大爷的痞气,早已被一种更为厚重、更为坚实的责任感所取代。
年富站在小镇初具规模的望楼上,看着脚下这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心中除了敬畏,更多了一种他从未有过的、名为“创造”的成就感。
他知道,自己参与的,不再是一场简单的战争,而是一项足以名垂青史的伟大事业。
哈密卫,抚远大将军行辕。
年羹尧面无表情地接过了那道由皇帝亲笔书写,并加盖了玉玺的圣旨。
当他看到“贾环在西北之一应事务,皆为朕之意志!军务、政务、财务,皆由其总揽节制!”
这几行字时,他握着圣旨的手,青筋暴起,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发出“咯吱”的轻响。
总揽节制!
这四个字,如同一座大山,狠狠地压在了他的头顶。
这等于告诉他,他这个抚远大将军,从此以后,只是贾环手中一把负责冲锋陷阵的刀。
至于这把刀要砍向哪里,何时砍,用多大的力气砍,全都要听那个十四岁少年的号令。
“大将军……”
一旁的副将小心翼翼地看着他那张阴沉得快要滴出水的脸。
年羹尧缓缓地、缓缓地将圣旨卷起,放回锦盒之中。
他脸上所有的愤怒与不甘,都已收敛,只剩下一种令人心悸的、深不见底的平静。
“传我将令。”
他声音嘶哑地道,“命前锋营暂缓对哈密卫外围的一切攻势。全军后撤三十里,就地休整。在贾提举的后勤补给未曾抵达之前,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击,违令者,斩!”
副将大惊:“大将军,为何?我军士气正盛……”
“这是军令。”
年羹尧打断了他,眼中,闪过一丝猛虎蛰伏般的隐忍与寒光。
他知道,他不能反抗,也反抗不了。
他唯一的破局之法,便是等。
等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在西北这片复杂的棋盘上,自己走出一步臭棋。
他相信,战争,终究是要靠刀剑来说话的。
只要前线战事一起,他就有的是办法,让那个只懂得纸上谈兵的“财神爷”,死得无声无息。
新安镇,指挥部。
贾环同样接到了一封来自京城的、更为私密的“圣旨”。
那是由皇帝身边最信任的大太监苏培盛,亲手写就的一封信。
信中,皇帝对“新安镇”的模式大加赞赏,并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要将这种模式推广到整个西北的雄心。
然而,在信的末尾,苏培盛用一种看似闲聊的口吻,轻描淡写地加了一句:“圣上说,贾提举您在外面为国操劳,甚是辛苦。只是这宝钞司的账目,事关国本,千头万绪,也需有个贴心的人帮衬着才好。老奴斗胆,向圣上举荐了内务府会计司的掌印太监,王景弘。此人跟了老奴半辈子,算盘打得极精,为人也最是‘本分’。不日,便会启程,前往西北,为贾提举您……分忧解劳。”
贾环看着信上“王景弘”三个字,嘴角,勾起了一抹冰冷的笑意。
刀鞘,来了。
皇帝,终究是不放心自己这把太过锋利的刀。
派一个内务府的掌印太监来“分忧”,名为襄助,实为监视。
监视他的一举一动,监视他手中流过的每一笔银子。
“看来,圣上是怕我这财神爷,真的变成了……活阎王啊。”
贾环将信纸凑到烛火之上,看着它化为一缕青烟。
他并不意外,甚至觉得,这才是帝王心术的常态。
这反而让他心中大定。
皇帝既然要派人来监视,便说明,他暂时,还需要自己这把刀。
“爷,”
卫七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南方的棉船到了。第一批五十万斤新棉,已在三十里外的渡口卸货。刘同问,是直接运往京城,还是……”
“不必了。”
贾环打断了他,“传我的令,将这批棉花,就地留下。告诉薛宝钗,冬衣之事,京城与此地,同步进行。”
“另外,从‘兴业基金’中,拨银五万两,在新安镇,建立我大周第一座……军用纺织总厂!”
就在贾环准备将自己更为宏大的工业化蓝图付诸实施时,一声凄厉的、刺破天际的号角声,毫无征兆地从镇外传来!
“呜――呜――”
“敌袭!是准噶尔的狼骑!”
望楼之上,负责警戒的哨兵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呐喊。
只见远方的地平线上,扬起了一道遮天蔽日的黄色烟尘。
数以千计的准噶尔骑兵,如同从地狱中涌出的恶鬼,挥舞着雪亮的弯刀,发出野兽般的嚎叫,向着这座刚刚诞生、立足未稳的新城镇,席卷而来!
他们的目标,不是攻城,而是……屠杀与掠夺!
镇内,瞬间陷入了一片巨大的恐慌。
那些刚刚看到生活希望的流民,脸上血色尽失,尖叫着四散奔逃。
“不要慌!各回各家!关闭坊门!民兵团上墙!弓箭手就位!”
年富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他拔出腰刀,跃上战马,在镇中主道上来回飞驰,用他那被血火淬炼过的声音,声嘶力竭地吼着,试图稳住阵脚。
健锐营的士兵们,也迅速地进入了各自的防御位置。
贾环却在敌袭的第一时间,登上了最高的那座望楼。
他手中没有刀,只有一架单筒的黄铜望远镜。
他看着远处那黑压压的敌骑,脸上没有丝毫的慌乱,眼神,冷静得如同正在计算一道复杂的数学题。
“传令下去。”
他声音平稳,通过旗语和鼓点,向全镇下达了命令,“敌军势大,不可出击。所有人,坚守不出。弓箭手自由射击,以阻敌近前为要。”
“命,健锐营第一、第二总队,守东、西二门。民兵团协助,守南、北二门。命,所有商户,将库中火油、滚木,尽数搬上城头!”
“告诉年富,让他守好镇中帅旗。旗在,则镇在!”
一道道命令,清晰而准确地传达下去。
慌乱的城镇,在他的指挥下,如同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开始以一种惊人的速度,运转成一台高效而冷酷的战争机器。
然而,准噶尔的骑兵,来得太快了!
为首的一名将领,身材异常魁梧,头戴狰狞的狼头盔,他显然看出了这座小镇的防御核心。
他没有去冲击厚实的城墙,而是发出一声长啸,带领着手下最精锐的数百名骑兵,如同一柄黑色的锥子,绕过正面,直插小镇防御最薄弱的、尚未完工的西侧一处栅栏!
“不好!”
年富脸色大变,他立刻意识到,对方的目标,是要从侧翼撕开一道口子,冲进镇内,制造混乱!
他正要带兵去堵截,却见望楼之上,贾环的令旗,再次挥动!
旗语清晰地传来:命他,按兵不动,死守帅旗!
“为什么?”
年富急得双眼赤红,他不明白,为何要眼睁睁地看着敌人冲进来!
就在他迟疑的瞬间,那数百名准噶尔精骑,已经撞开了脆弱的木栅栏,如潮水般涌入了镇内!
然而,迎接他们的,不是惊慌失措的平民。
而是一张……早已张开的、由无数绊马索、陷坑、和隐藏在街角屋后的强弓硬弩所组成的……死亡之网!
贾环从一开始,便将那个看似薄弱的栅栏,设计成了一个致命的陷阱!
一个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屠宰场!
“放箭!”
随着贾环的令旗落下,埋伏在两侧民居屋顶的弓箭手,同时万箭齐发!
凄厉的惨叫声,瞬间响彻了整个街区!
而那位狼头将军,在冲锋受挫之后,猛地抬起头,那双如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穿过重重混乱,死死地锁定在了望楼之上,那个手持令旗、镇定自若的青衣少年身上!
他知道,那,才是这座城镇的……灵魂!
狼头将军发出一声怒吼,竟不顾身边亲兵的死活,独自一人,从马背上抽出了一张比寻常骑弓要大上一倍的黑色角弓!
他搭上一支特制的、尾羽漆黑的狼牙箭,弓开满月,对准的,不是别人!
正是数百步之外,望楼之上的贾环!
那一箭,带着必杀的信念,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撕裂了空气!
“爷!小心!”
卫七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虎吼,想也不想,便用自己的身体,挡在了贾环的身前!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636/1111109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