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不朝不见万历再现(上)
京师十月,天气渐凉,朱觉也开始考虑为通州城的平民百姓盖房子了。
这会儿通州城百姓虽然没露宿街头,但老挤亲友家里也不是个事。
特别那些开商铺酒楼什么的,不做生意那就是躺那里亏。
他自然不能让平民百姓吃亏。
这天一大早辰时许,他便展开京师新地图开始琢磨了。
通州新城或者说新街道建哪里呢?
如果光为图省事,那自然是建在通州城外最简单。
不过,这么建却有个问题,那就是通州城里全是不能泄露的秘密。
若是他直接把新街道建在通州城外,那平民百姓总会有忍不住回老家去看看的。
到时候他能不让通州城本地人进城吗?
他可以强令不让人进,但却会麻烦不断。
如果为了避免麻烦,那新街道就需得离通州城远点,越远越好。
他目光一转,顿时有了主意。
京师南城的广渠门外就不错,那里距通州城大致有四十里远,一般平民百姓是不准离开居住地这么远的,且那里本就有进出京师的大道,主街道都不用修了,直接开建就可以了。
还有一点,大通桥就在广渠门北面的东便门外,平民百姓住那边,想要过通惠河都方便得很。
大通桥旁边还有个漕运码头呢,通州城里在码头上干惯了的平民百姓还能去大通桥漕运码头找点活计干。
这地方着实不错。
他大抵用手比划了一番,随即便果断道:“传魏忠贤前来觐见。”
魏忠贤这会儿多少有点忐忑,皆因这阵子他都没查出一个内奸来,当今天子貌似也把他给晾起来了,不闻不问,也不召见。
他都有点怀疑自己可能失宠了。
还好,当今天子总算是召见他了。
他是一溜烟跑到玉熙宫主殿大堂,气喘吁吁的拱手躬身道:“奴婢参见陛下。”
朱觉放下手中奏折,颇有些哭笑不得道:“忠贤,朕又没有让你速速前来觐见,你跑这么急干嘛?”
我这不是怕失宠嘛。
魏忠贤连忙舔着脸道:“奴婢是怕让陛下久等了。”
你个马屁精,能不能不要像个舔狗一样?
算了,不让你拍马屁怕是比不让你吃饭还难受。
朱觉随口问道:“内奸的事查得怎么样了?”
唉,这个怎么说呢?
魏忠贤颇有些尴尬道:“前几天晚上密卫用网子网住一个黑衣人,但是,他们解开网子去看的时候那人已经服毒自尽。”
这帮通敌卖国之贼,还豢养死士!
哼,你们以为朕什么都不知道是吧?
朕起码知道你们的头头是谁,朕还知道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
反正你们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这个倒是不用太急。
朱觉微微皱了皱眉头,随即抬手道:“这个先不急,你再给朕去收块地,就是广渠门外和大通桥漕运码头附近这一块,你去收片跟通州城差不多大的地,我们该给通州城里的平民百姓盖房子了。”
这收地我特拿手啊,闭着眼睛都能收。
魏忠贤闻言,连连点头道:“好嘞,奴婢等下就去。”
朱觉又问道:“还是三天,有没有问题?”
谁敢给我整出问题来我弄死他!
魏忠贤毫不犹豫道:“没有问题。”
你都轻车熟路了,其他的就不用说了。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挥了挥手。
魏忠贤连忙拱手躬身告退,屁颠屁颠的去了。
朱觉则拿起奏折继续批阅起来。
没想到,下一份就是黄道周的奏折。
翰林院侍讲学士臣黄道周谨奏。
你奏个毛线。
他看都不看内容,直接就撇到一边。
这就是他新想出来的招数,看到这两个家伙的奏折就丢,眼不见为净!
后面果然又有刘宗周的奏折。
他也是看都不看,直接撇一边。
这样就不会被这两个家伙影响到心情了。
他匆匆批阅完奏折便带着王承恩和方正化一行直奔通州城而去。
这通州城里的三处厂房建得倒是快,皆因蒸汽机厂和机器厂里面就不用建造什么设施,直接就建空厂房就行,里面的机床什么的那都是宋应星负责来造的。
问题就是,他们这会儿缺铜,根本就造不出多少车床来,更不要说其他机器了。
这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抢到。
他正站通州城北面的城墙上琢磨着呢,袁祐已经疾步赶来,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陛下。”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国丈,东城那边匠户的宅院就快完工了吧?”
袁祐连连点头道:“是的,陛下,很多都已经建好了,剩下的这两天就能完工。”
那就好。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郑重道:“我们要给原来通州城里的平民百姓建房子了,就建在广渠门外和大通桥漕运码头之间。
魏忠贤已经去收地了,三天后估计就能收完,到时候你命所有匠户家里的青壮都过去,赶紧建,一个月之内一定要建好,要不然,拖到天寒地冻那可就麻烦了。”
这通州城里原本的住户也就是万余户,十余万匠户去建万余户平民百姓的房子一个月应该没多大问题。
袁祐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微臣等下就命建好宅院的匠户青壮过去准备。”
对了,魏忠贤把那块地一收,原本住那里的平民百姓又没房子住了。
京畿的人口还很密集,且越接近内城越稠密,那么大一片地估计有几千户平民百姓。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郑重道:“魏忠贤收的那片地估计还有四五千户平民百姓,那些平民百姓的房子你也要命人一起建了,就建在通惠河北岸我们收的那一里范围以内,同样一个月建好,有没有问题?”
这也就多出四五千户来,问题应该不大,实在不行这边的匠户把厂房建完就赶紧过去帮忙也来得及。
袁祐琢磨了一下,这才连连点头道:“没有问题。”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举起望远镜,扫视着通惠河北岸的东城,陷入沉思之中。
东城就快修建完毕了,东南城今年也能完工,接下来向哪个方向扩张呢?
这京师扩张还得一鼓作气干到底才行,皆因这会儿他才有足够的军户和匠户可用。
他不可能一直就维持六万京营将士的数量,为了平定西北,为了收拾建奴,他必须的不断扩充京营将士数量才行,到时候能征召来建城的京营屯卫军户就会越来越少。
还有,他还要的不断建工厂,每个工厂需要的匠户数量那都是数以千计的,到时候能招来建城的匠户也会越来越少。
东城和东南城之所以建得快,那就是因为有这几十万军户和匠户,如若没这几十万军户和匠户来干活,那扩建京师的速度恐怕会跟修建金陵外城一样,动不动就是十几年,他可没这时间。
他必须在两年内将京师扩建完才行,到时候哪怕建奴不打过来,他也要征召人马开始反攻了。
这两年还有北面和西面五座新城需要修建,是先修建北面还是先修建西面呢?
他还得考虑赚钱的问题,扩建新城可是花钱如流水,如果不能创造经济效益,哪怕有魏忠贤抢钱,内库都会撑不住。
至于赚取海外贸易的利益,那还得把郑芝龙骗来京师才行,两年时间熊廷弼还不一定能将郑芝龙骗来京师呢。
现如今除了海外贸易,还有什么来钱快赚钱多的东西呢?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614/1111105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