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崇祯霸道 > 第93章 文人闹事魏公来治(上)

第93章 文人闹事魏公来治(上)


魏忠贤又开始收地了。

    这家伙那又是带着数千缇骑从安定门蜂拥而出,直奔北面而去,后面还又是上万锦衣卫如同百川汇流一般涌到安定门和德胜门,而后紧跟在缇骑后面出了城。

    紧接着,大兴知县和宛平知县又被锦衣卫缇骑给拎了过去。

    他摆起谱来那着实声势浩大得很。

    不过,这次却是没多少人搭理他。

    京师百姓那是看多了,麻木了,九千岁魏公公不来找他们麻烦他们就烧高香了,他们怎敢去搭理这大恶人。

    而敢于搭理他的外廷的文官这会还都没空。

    皆因会试结果就要出来了,他们都在等着贡士榜单公布呢。

    东林和齐楚浙党那都想借着这次机会收拾徐光启和王徵,给小皇帝来个下马威,同时让京师乱起来。

    至于魏忠贤,摆再大的谱他们都懒得去管了,皆因他们就收拾不了那厮,管也没用,还不如不管。

    这贡士榜按规矩是二月二十八必须公布。

    且在此之前还要先交当朝皇帝过目。

    这总共才十二三天,那都不知道要批阅多少试卷,且还要定排名,主考官、同考官和阅卷官那都是忙得晕天暗地。

    二月二十七己未,下午酉时许,太阳都快下山了,徐光启和王徵这才带着写好的贡士榜单来到玉熙宫中。

    这会儿朱觉也正坐在主殿大堂等着呢。

    他也想看看这届考生里面有没有青史留名的可用之才。

    当然,他说的这可用之才是指精通格物致知的可用之才,不是什么八股文章做得好的。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便直接抬手道:“就在桌上展开吧,不用举手里了,麻烦,朕起来看就行了。”

    说罢,他便站起身来。

    徐光启和王徵闻言,连忙合力将巨大的贡士榜单在拼起来的大书桌上展开来。

    还好,这大书桌够大,要不然还真摆不下这几丈长的贡士榜。

    朱觉走到起头的位置一看,第一个还真是个青史留名的可用之才。

    孙元化,南直隶苏州府嘉定县江东籍。

    此人貌似会造火炮,他好像在哪里见过相关记载。

    他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子先,孙元化老家离你老家好像很近吧,你可认得他?”

    唉,这个怎么说呢?

    徐光启想了想还是如实道:“陛下,这孙元化曾在微臣开的私塾里读过书,是故,微臣算是他的启蒙恩师,微臣不但认得他,还教他种过红薯。

    还有西洋佛郎机炮图纸,微臣也细细跟他讲解过,他在守宁远的时候就曾铸造火炮立功,不过,后面因得罪魏公而被罢官削籍了。

    这次他本是来找微臣恢复举人功名,看能不能找点差事干,微臣觉着他格物致知学的不错,是故极力劝他参加这次会试。

    原本微臣应该避嫌的,谁知道,阅卷的结果出来他竟能排贡士第一!

    陛下,微臣是真没想到啊,且卷首的考生姓名籍贯那是早弥封好的,是贡士排名定下来之后才打开录姓名和籍贯的。”

    哦,此人本就是你的门生啊。

    那可太好了。

    朱觉闻言,饶有兴致道:“你还会造火炮?”

    这个我在给先帝上奏折的时候都提到过啊。

    徐光启连连点头道:“微臣只是略懂,比不得孟侯精通火器。”

    你谦虚了。

    不过,朕倒不是让你去研制新型火炮。

    你这农政可是跟火炮一样重要。

    朱觉微微点头道:“嗯,很好,这孙元化就点个状元,到时候让他跟孟侯一起去研制火炮,这样孟侯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您还点他状元!

    外廷很多人知道他是我的门生啊!

    原本他在这贡士榜排第一我就要挨骂了,您再这么点状元我恐怕会被那些考生的唾沫星子给淹死。

    罢了,罢了,到时候让魏忠贤去接那唾沫星子吧。

    徐光启想了想,干脆道:“陛下,这次会试殿试与元化相关之事,微臣得避嫌,微臣不敢妄议。”

    这有什么。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继续往下看去。

    刘若宰,南直隶安庆府怀宁县籍。

    不认得。

    他干脆问道:“这刘若宰什么出身?”

    徐光启小心道:“刘若宰是士籍出身,其父乃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刘尚志,不过,看其文章应是谦谦君子,并无纨绔之风。”

    君子吗?

    朱觉琢磨道:“士籍就算了,让其去翰林院待着,以观后效吧。”

    这意思就是不招入内廷。

    徐光启连忙点头道:“微臣明白。”

    朱觉又继续往下看去。

    管绍宁,南直隶常州府武进县籍。

    又不认得。

    他想了想,还是问道:“这管绍宁什么出身。”

    此人我倒是特意关注过。

    徐光启不假思索道:“管绍宁是民籍出身,是农户,从其文章来看对农田水利和农作物生长习性等都很了解,应是经常干农活的。”

    嗯,不错。

    朱觉微微点头道:“你若是觉得可以就收为弟子悉心培养吧。”

    我正想找个弟子传承衣钵。

    徐光启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朱觉再继续往下看去,后面貌似就没认得的。

    这不认得倒也不是什么坏事,这些人在崇祯朝的官场不出名那就证明跟东林和齐楚浙党没有太大的瓜葛。

    等等,史可法!

    他看了几十个,终于看到一个青史留名的大名人。

    此人貌似忠良,但因与东林瓜葛太深,在南明弘光朝被阉党马士英和阮大铖孤立,后面的悲剧也正是其东林出身造成的。

    这与外廷朋党瓜葛太深本就是个大麻烦,这麻烦还是不要去自找了。

    他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这史可法好像是东林左光斗的弟子,不可用。

    其他人你们看着办吧,但凡农户、匠户、军户出身的都可以考虑培养一下,士籍就算了,留在外廷以观后效吧。”

    徐光启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你怎么就不问问以观后效怎么观呢?

    算了,你们心思就不在官场,还是朕来观吧。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郑重道:“这次金榜题名的,除了入内廷培养的你都给发一套《农政全书》和一本《甘薯疏》,让他们自己去体悟。

    若是能在地方上做出成绩,大力推广红薯和土豆种植,乃至通过兴修农田水利,施用肥料,使得农作物大幅增产的,我们以后就留下来重用。

    那些不明所以,只想跟着朋党混,乃至贪赃枉法的,那就随着那些朋党一起收拾了。”

    哦,原来是这么以观后效的。

    徐光启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朱觉微微点头道:“嗯,那就这样吧,明日一早公榜。”

    呃,这就完了?

    徐光启闻言,小心道:“陛下,这贡士榜若就这么贴出去,那些考生十有八九会闹事啊。”

    闹事就闹事呗。

    朕还怕他们不成。

    朱觉毫不在意的挥手道:“这个你就别管了,朕会让魏忠贤去管的。”

    唉,这骂名我是背定了。

    或许,当初我就不该让元化参加这次会试。

    徐光启暗自叹息一声,连忙和王徵一起收齐贡士榜,拱手躬身告退。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614/1111104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