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出师不利丢城失地(上)
皇太极率军来袭,蓟州镇方向狼烟四起。
顺天府东北面和永平府西面的百姓见了狼烟,那都不由得紧张不已。
这好不容易过了几个月安生日子,北虏竟然又杀过来了!
若是北虏杀穿了蓟州镇防线,他们可怎么办啊?
这个并非不可能,嘉靖朝庚戌之变北虏那就杀穿了蓟州镇防线,在京畿肆虐了七八天这才满载而归。
隆庆朝和万历初还好一点,有名将戚继光在,北虏那都被打得乞降了。
这会儿就不知道了,大明刚经萨尔浒惨败又丢了辽东大半土地,边军精锐那都不知道损失了多少,蓟州镇防线还能守住吗?
其实,平民百姓想也无用,他们再怎么想那也无能为力。
真正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的是当朝皇帝。
朱觉这会儿正盯着地图等消息呢。
狼烟那也只能传递一个消息,那就是蓟州镇有敌军来袭,是不是建奴那都辨别不了。
建奴来袭也只是他们的判断而已,还未经证实呢。
还好,这会儿驿路还是挺通畅的,特别是京畿的驿站,那都补足了快马,消息传递的也相当之快。
他才命方正化把密旨传出去没多久,方正化又捧着份奏折疾步而入,躬身道:“陛下,蓟州兵备副使王应豸八百里加急奏报。”
朱觉接过奏折打开一看,不由满脸凝重的点了点头。
蓟州兵备副使王应豸还是挺负责任的,北面狼烟起之后他便派出了侦骑赶过去查探,结果侦骑探到了黑压压一大片建奴骑兵,足有好几万。
他已经按巡抚卢象升的部署派出快骑让遵化城西面所有平民百姓即刻带着财物和粮食穿过蓟州城,躲到蓟州城以西暂避,给建奴来个坚壁清野。
“果然是建奴杀过来了。”
朱觉看罢,便将奏折递给了一旁的卢象升。
不一会儿,方正化又捧着份奏折疾步而入,躬身道:“陛下,蓟州兵备使王元雅八百里加急奏报。”
蓟州兵备使王元雅更负责任,他也是北面狼烟一起便派侦骑前去查探了,侦骑查探到建奴骑兵之后他还做了番安排。
至于安排,那便是“建奴十有八九将围遵化,微臣已然派快骑去了城南沙河对岸的驿站,若是建奴围城,也有微臣急报到。”
这下就剩三屯营方向未有奏报了。
三屯营还在遵化以东将近百里,奏报未到倒也没什么不正常。
朱觉看了看时间,干脆命人将御膳送到玉熙宫主殿大堂与卢象升、王承恩等一起用了。
他们刚吃完没多久,方正化又捧着份奏折疾步而入,躬身道:“陛下,蓟州镇总兵朱国彦八百里加急奏报。”
朱觉接过奏折一看,不由放下心来。
蓟州镇总兵朱国彦也早早就派出侦骑探得建奴来袭,且已按卢象升的安排,命快骑去通知遵化城东面的平民百姓穿过三屯营往东暂避,给建奴来了个坚壁清野。
这一下三座城池都有了准备,且援军都已经赶过去了,建奴想要突破蓟州镇北面的防线是不大可能了。
没过多久,方正化又捧着份奏折疾步而入,躬身道:“陛下,蓟州镇兵备使王元雅八百里加急奏报。”
这家伙还如同诸葛亮玩锦囊妙计一般,提前便准备好了。
朱觉好奇的打开奏折一看,那都不由露出一丝肃穆之色。
王元雅就留下一句话,“建奴已然围住遵化,微臣定与遵化共存亡,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此人不错,可以考虑重用。
朱觉看罢,满脸肃穆的将奏折交给卢象升。
卢象升看了那也不由得感叹道:“现如今这种有气节的官员已经不多了。”
是啊,现如今的外廷官员那都只想着争权夺利,脑子里有为国尽忠这想法的真没几个了。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建斗,你准备什么时候过去。”
卢象升不假思索道:“微臣准备收到应元抵达蓟州城的消息就过去。”
朕也想去看看。
朱觉琢磨道:“殿试阅卷得两天,要不你等等朕,三天后我们一起过去看看,这个应该没多大影响吧,第四天一大早我们就赶去蓟州城,那时候建奴的步卒应该才刚刚赶到遵化不久,他们应该不可能这么快拿下严防死守的遵化城。”
呃,您也要去?
卢象升闻言,犹豫了一下,还是劝谏道:“陛下,战场凶险,建奴若是知道陛下御驾亲征,恐怕会不顾一切亡命来攻啊。”
朕可没说御驾亲征。
朱觉微微摇头道:“朕也就是乔装成禁军将士赶去蓟州城看看,毕竟那里离遵化近,很快就能收到遵化那边的消息,朕在这里等着,那最少得延迟两个时辰,等得让人颇为心焦啊。”
您乔装去蓟州城啊?
这个问题应该不大。
毕竟他们赶到蓟州城的时候城里集结的大军都超过五万了,建奴只要不如同发了疯一般舍命来攻那是不可能攻下蓟州城的。
卢象升细细想了想,这才满脸凝重的拱手躬身道:“微臣遵旨。”
朱觉是真想去看看,毕竟,两世为人他还没亲眼见过十余万人大战的场面呢,且作为皇帝,他连边关是什么样都不知道,关于边关的一切他还只能问卢象升和孙传庭等去过边关的统帅,这对于他制定相关策略也极为不利。
这会儿相关策略他还只能听从卢象升的建议,他很不喜欢这种感觉,他并不是信不过卢象升,关键不管是作为皇帝还是作为总裁那都要掌控一切,且卢象升没有他脑海里几百年的经验,想出来的策略肯定没有他想出来的策略有前瞻性。
是故,他必须边关看看。
若是可以的话,他也想收到京营车兵赶到蓟州城的消息就跟着卢象升一起赶过去。
奈何,他现在还不能走,因为殿试金榜贴出去之前还得传鸿胪,他还得假假意思去听听前面若干名考生的文章,最终确定金榜排名。
到时候外廷的弥封官、阅卷官、考官,包括鸿胪寺官员都会到场,他若是不露面,那必定会引起东林和齐楚浙党的猜疑。
殿试定排名这么重要的事他都不在,那去哪儿了?
这个不用猜都知道,十有八九是去蓟州镇了!
是故,传鸿胪的时候他还必须露个面,这样那些通敌卖国之贼才猜不到他去了蓟州镇。
若是被通敌卖国之贼猜到他去了蓟州镇,那可就麻烦大了,建奴还真有可能发了疯的来围攻御驾所在之地。
毕竟,土木堡之变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若不是英宗莫名其妙带着几十万京营将士在宣府镇一通乱窜,最终被俘,大明就不大可能败给瓦剌也先。
皇太极自然也知道土木堡之变,这么好的机会人家自然不会错过。
他不想引得边关大乱,那就必须悄声无息的过去。
这三天他不想等那也得等。
还好,他等来的都是好消息,第一天,周遇吉便率一万京营骑兵赶到蓟州城了,第二天,黄得功便率一万京营骑兵赶到三屯营了,而后孙应元也率三万车兵赶到蓟州城了。
第三天一早,宋应星还凑了个巧,给他送来了最新研制出来的望远镜,那长度足足达到了两尺,那视距足有五六里远。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614/1111103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