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状元经济”进行时
跟新东圩港中学沙洲本部校区的开学典礼不同,马洲分校和江皋分校要轻松得多,没有低调一族会来这里,撑死了“城关镇五大家族”。
所以为了整点儿实惠的,张大安让人弄了四十吨的水果零食大礼包,连吃带拿热闹了一下,跟本部校区不同,这里的学生家长,明显更关注明年能不能考上二本、一本还有重本。
“张老师,我们家小孩去年就只有专二的分数,真能有希望考上本科啊?”
“是夏小雨的爸爸是吧?”
“哎哟,张老师您这都记得,真是没有想到……”
“两个校区三千学员我都认识。”
“……”
“不用惊讶,我是吃这碗饭的,一向很专业。既然‘张安教育’会把学员收进来,那自然是面试过了关。夏小雨的面试资料我看过,接下来我要说的话,可能您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您可以认真追踪一整年,然后严格遵守‘张安教育’的家庭教育指导内容,那么,明年的这个时候,夏小雨应该是在一所重本院校报到。”
“啊?!”
别说夏小雨的父亲,周围学员的父母都是惊呆了。纷纷围了过来,想要听个所以然来。
张大安也懒得解释:“这里面涉及到学员的个人天赋以及‘张安教育’的核心技术,所以很抱歉,我是不会在这里详细解答疑惑。我不会多收你们一分钱的。”
专二跳到重本,听上去好像非常的离谱,但如果说一个高一学生,最后会考上重本,那仿佛就没有什么问题。
因为这是一个必须度过的阶段。
那么仅针对这个叫夏小雨的学员,张大安不过是让他重走高中路,然后参加高考。
只不过高一的学生用了三年,他用一年。
这里面魔法,不过是一个时间效率问题。
当然,前提是这个学员天赋足够好。
而事实上夏小雨的天赋确实相当可以,他《三国战纪》是断档式的领先,任意一个角色一命通关都是三十分钟以内,像选了“诸葛亮”这种,他甚至能二十五分钟以内一命通关。
《街头霸王》和《拳皇》也是各种丝滑小连招,而且不用“禁招”,技术相当过硬,比不了“小孩”那种水平,但在三千人的在校学员范围内,已经相当厉害。
那么,一个能正常考上高中,同时游戏玩得特别好的少年,他在正常情况下考上好大学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同样的,顶级科学家或许会有一些怪癖,但是在科学家这个群体中,掌握一两门乐器的使用不足为奇。
玩音乐、玩棋牌、玩游戏……都是一回事。
所以当张大安这么一说,夏小雨的老父亲一脸懵逼,他不是没有幻想过自己的儿子突然变异给他一个惊喜,然而事与愿违,除了高一还行,之后就是一烂两年。
在自我怀疑和相信张大安之间,他选择了相信张大安。
没办法,不是相信张大安,他也不会掏九万八千块钱送来新东圩港中学,听说明年还要涨价,今年还算是便宜的。
毕竟总教练张安董事长先生三连高考状元,实在是威武霸气,而且今年还是满分状元,强得让人无话可说,一点儿羡慕嫉妒恨的念头都没有。
同时新东圩港中学三大校区本科率百分之一百,更是威名赫赫,不知道多少省内高中持续不断地抗议。
甚至一度闹出来有人联名要求控制高考复读规模。
不过最后还是不了了之,“考试权”这个东西,你可以不要,但不能没有。
吃着西瓜嘬着葡萄,张大安跟每一个学员的家长都能聊起来,他也没有吹牛逼,他是真知道两个校区的全部学员;不过呢,上一届的学员已经全部忘得差不多了,不提醒就想不起来。
为了赚钱,张教练还是挺努力的。
该摆烂的地方绝不上心,该用心的地方绝不躺平。
该省省该花花原则永不过时。
比如现在吃的西瓜,是彭城市丰邑县老乡们种的,张叔叔之前只是搞菌菇培植,但因为大棚上量有点儿超标,就索性搞了点儿西瓜。
江口省的农科院倒也挺配合,弄了一堆特色西瓜品种来丰邑县试试水,这事儿也讲究一个缘分。
因为搞农业科学研究,除了经费上的事情,还有就是项目落实需要场地,可不是说农科院的关联公司、农场等等单位都可以给划一块地给你科研人员。
跟农户的合作,那从来不是说送钱给农户,农户也要承担风险的。
张叔叔就不一样了,他就是见不得乡下的地空着,于是就随便搞点儿。
江口省的农科院在几年前改良过多个西瓜品种,其中一款叫“江八-黄皮”,在隔壁江淮省尝试推广过,但因为西瓜皮太厚,甜度太低而宣告泡汤。
这是一种将黄皮西瓜改良的品种,北方主要是京城那边在做,南方则是岭西省,江口省这里是闲着也是闲着凑个数,商品化不成功就当是个储备。
京城做的黄皮西瓜目前是纺锤形,岭西省的则是大个体球形,江口省的要小一点儿,一般也就一公斤两公斤的样子,二十八天成熟期,产量不高也不低,全靠瓜皮压秤……
把西瓜装上车的时候,省里农科院的科研狗跑得比兔子还快,张叔叔找他们麻烦有一个多月了。
你们这瓜保熟吗?
保的。
保甜吗?
不保。
保皮薄吗?
不保。
保份量吗?
不保。
现在还有有个几百吨的产量等着呢,现在哪儿有大规模的黄皮西瓜啊,这都是大棚里的瓜。
张教练一看自家老叔又整活儿,索性抬了一手农科院的科研狗们,五毛钱一斤的高价直接收了。
一卡车四十吨,全是高档黄金西瓜!
别问,问就是“状元金瓜”。
张教练还把这厚皮不甜的西瓜专利给买了下来,注册了商品名,就叫“状元金瓜”“金西瓜”。
甜度九左右,不如“墨瞳”“黑美人”一根毛。
毕竟也是个淘汰品种,不甜的西瓜,那就是带点甜味儿的黄瓜。
可怎么说呢,张大安能五毛钱一斤收,就能五块钱一斤往外卖,这还是开学季的优惠价。
跟江口省多个商超签了个合同,专门卖礼品瓜,并且强调瓜是不甜的,心意是甜的。
主要成本都在包装盒上了。
而包装盒的生产厂,还是马洲市招商引资给张教练的一块沿江工业用地,之前刘静波跟刘远山的合作,是想要吃到江宁市城东区的外包装业务,最后因为刘远山去了豫章省,而刘远山的“老板”去了劳动保障管理部门,于是就变成了张教练拓展自己的业务。
还别说,刘副市长为了这事儿还真没少折腾,包括不限于帮张教练介绍二手的生产设备、印刷设备等等,全部设备采购就花了张教练一千多万,无意中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当年单项投资记录。
毕竟新东圩港中学马洲分校已经投入运营,而且稳定软硬件升级中。
随着江皋分校的开张,目前也都有“状元街”的区域品牌建设,以前江皋和马洲两地,想要从市里申报县乡公路的拓展,那只能以市区为重点,向外辐射那是辐射不了一点儿。
以江皋市为例,往东尝试过修公路修到崇州市区,规划其实也有规划,但江皋市这边的东进优质道路,除了一条年久失修的老公路,新修的县乡道路全是“断头路”。
管你柏油还是水泥,到了崇州就是坑。
现在不一样了,“路桥经济”重提,但捎上新东圩港中学,那就是很有讲头的。
这其中的道理,无非是如果路不修好,那我们马洲分校/江皋分校产生的效益,可就是给隔壁江皋/马洲做嫁衣了。
漂亮~~
扬泰和崇州市里,再怎么缺钱,还能缺了这点儿“挽尊”的资金?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围绕新东圩港中学的两个校区,会有如此惊人高速发展的荒诞现实。
底层逻辑就跟张教练收西瓜然后卖西瓜差不多。
“状元经济”的效果,那是真有东西。
之前张大安在江宁的一通嚣张狂喷,并非没有人想要过来搞点儿破坏。
可惜,马洲分校和江皋分校不说是铁板一块,那也差不多,挑刺儿是挑不出来半点儿的。
别说扬泰市这边不会买你崇州高校一两个教授的账,就算是江皋市本地……搞得好像就会当自己人一样。
江皋分校一出来就是实打实的“过亿营收”,可不是前年预估的六千万,这其中的差别,是个基层干部都能分得清。
两座分校在界河两岸一放,那就是个“产业巨头”。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地方上的相关部门内部,没有了噪音,即便地方中学有意见,但都跟张叔叔差不多:有意见可以提,但是我们不改。
不过线下没声音,不代表线上没有。
之前张大安跟太湖市、崇州市做卡通业务代工的几十上百家公司、工作室闹翻,要说一点儿动静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
门户网站且先不说,“金榜博客”就有大量动画漫画从业人员注册了个人博客之后,然后开启了各种控诉、揭秘。
什么套路都有,卖惨的,造谣的,泼脏水的,搅混水的,搞白噪弹的,一击脱离的……
应有尽有。
张教练在九月十号那天就又开始线上热身。
本来他只是在喷这个公司老板的老婆,那个工作室创始人的父亲,“吃瓜群众”们也就是来学习一下技术。
问题就出在这儿,隔天就是九月十一日,然后有个中东少年的叔叔是王牌飞行员,他永久地失去了叔叔,而张教练永久地失去了“世贸中心双子塔”……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608/1111098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