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谁愿自毁长城?
“贾壮甄强,通知下去,陇山派遣大量的斥候,大军从今天开始,加快扫荡陇山之上的所有流匪。”
尉迟宝环的这个命令,在场所有的人都没有看懂,按理说这有人造反,不应该是全部龟缩,而应该是主动出击,阻击跟成纪,陇城就差着一个小小的泷州的泾州,宁州,庆州的叛军。
“少爷,罗艺造反,盘踞在泾州,宁州,庆州,咱们是不是应该主动出击,去骚扰罗艺?”
“你知道罗艺是谁吗?就凭你也想去骚扰罗艺,你去还不够他塞牙缝!”
罗艺,这个隋唐历史上最能打仗的人之一,当然,不是隋唐演义那种,而是用品入神,被封为郡王,赐国姓,想想大唐历史上这样的人有几个?
“不就是一个小小的罗艺,少爷,我们有精兵一千五,还有衙役和陇城的兵马,最少我们可以撕扯罗艺的后勤补给线!”
“甄强,你不懂兵法,不知道兵家之事,现在的罗艺,真的是无人能敌!”
贾壮直接把年轻的甄强给压倒在了地上,对着他说道:
“罗艺可是比大将军李靖还要厉害的人物,是先皇最器重的人,隐太子一直喊他叔父,被赐了国姓,整个大堂,没有人能说,在治军方面,能出其右!”
贾壮这一说,其他人也来了兴趣,认真听了起来。
“罗艺,是隋朝的时候,年纪轻轻,就因为屡立战功,被封为虎贲中郎将,驻守涿郡,领幽州总管。”
“幽州,幽州在哪?幽州很大吗?”
贾壮知道,可是在场的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个年代的人,可是没有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的知识普及,对于幽州在哪,幽州大不大,真的不知道!
“幽州都不知道,有没有听过高句丽?就是隋炀帝三次东征都没有拿下的地方!幽州就是跟他挨着!”
“奥,原来是这样?”
王县尉是一个年轻人,积极的年轻人,可是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些东西。
“隋炀帝三次东征高句丽而无功,但是这个罗艺,却带领着幽州的兵马,跟高句丽打的有来有回,甚至这几年的时间,都没有怎么吃过亏!”
“这么厉害?”
一直在旁边听着的尉迟宝环,缓缓地坐了下来,说道:
“他的厉害可不仅仅只是这么一点,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只有他,仍旧镇守幽州这块地方,防止高句丽入侵中原大地。
后来先皇自太原起兵,除了跟上书认突厥为皇,借兵之外,还上书幽州罗艺,保他万世富贵!”
尉迟宝环说的这些,贾壮和甄强都不知道,原来还有这档子事情?
“少爷,这是真的吗?”
这是真的吗?这还能有假?
不然的话,为什么唐朝的开国功臣那么多,赐国姓才三个?
只是这罗艺这家伙,跟那大汉的开国功臣韩信一样,持功自傲,李渊能忍他,因为他知道这家伙的厉害,也知道这家伙到底是对大唐有多大的贡献。
隐太子李建成佩服他,那是因为李建成持家早,从他有记忆开始,战场上面南征北战的就是这位大佬罗艺。
李二却不知道,他出面打仗的时候,罗艺这家伙已经不怎么喜欢出风头了,想要安定下来了。
“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就是因为他这么厉害,才被皇上安排在了泾州,严防突厥人的动向呢!”
尉迟宝环放下了自己手中的地图,对着面前的这些人说道:
“所以,罗艺这家伙,我们还是不要去得罪的好!”
其他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便按照尉迟宝环的吩咐下去准备。
尉迟宝环没有说出口的话,那就是李世民想要削弱没有参与到玄武门之变的人,削弱他么你手中的兵力,李靖,李勣,都被李世民下放了。
李渊那个时候,设置的京城十二卫,这十二个带兵的将领,都被他撤换了,就连他的姐夫柴绍,也被李世民撸掉,而罗一个没有在玄武门前站队的人,怎么还能手握大军呢?
说起京城十二卫,那可是不得不提的人,每一个人,在武德皇帝年间,都有属于自己的封号,那可都是响堂堂的大名。
不过在李世民继位之后,这些个大将军都基本上都是被升了官,当然是虚职,全部被调离了手握实权的京城十二卫。
这十二人都有谁:
参旗将军窦诞,被调往山南梁州任都督。
鼓棋将军刘恭仁,调往淮南扬州,任大都督府的长史。
玄戈将军李神通,这位只是升了个虚职,调离了岗位。
井钺将军刘弘基,调往河北易州出任此时。
天纪将军张瑾,也是升了个官,然后撸了下来。
奇官将军长孙顺德,调往河东泽州担任刺史。
第一任天节将军樊世兴,直接因为一点小事情,被削掉了爵位。
第一任平道将军柴绍,去了华州当刺史,第二任平道将军马三宝,也被贬了。
苑游将军钱九陇,去建南当眉州刺史。
还有三位将军,直接被撸掉了,后面也没有安排其他的工作。
这三位就是
招摇将军安修仁,
折威将军杨毛,
原天纪将军王长谐,
这里为啥说原天纪将军呢?因为就是把王长谐撸掉之后,把这个将军分给了罗艺,还加封了一个右武卫大将军。
京城十二卫,转眼之间就剩下了天纪将军罗艺,到了这个时候,谁都要为自己鸣不平?
只不过,罗艺想多了,前面的十一卫都没有行动,就他能成?
长安,武功县。
吴国公府邸。
最近这个把月,一直都在外面忙碌,已经把尉迟宝环给自己的建议,实施的七七八八的尉迟宝林,从外面跑了进来,拉着尉迟敬德就悄声说道:
“父亲,罗艺造反了!”
尉迟敬德先是一愣,随后又无奈地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他怎么就不能忍一下呢?就不能忍一忍嘛?
扶着尉迟敬德,缓缓走进了他的卧房,四周没人,尉迟宝林这才说道:
“父亲,你知道吗?陛下为了讨好突厥人,把京城十二卫全部撤掉,这难道真的就能让突厥人听话嘛?”
“甚至朝廷有人在说,陛下这是为了遵守当初太原起事的约定,先皇认父,陛下也要认父……”
尉迟敬德一把推开尉迟宝林,一脚把他踹倒在了地上,怒目而斥:
“放肆,这些话你在哪里听到的?”
可是随后,尉迟敬德却又换上了一个平淡的脸色,说道:
“也没啥,这些都不是秘密,先皇认突厥为父,现在陛下认吉利可汗为父,能为我大唐抵消一次兵灾的话,也是大功无量!”
尉迟敬德心中想的乐观,但是尉迟宝林就乐观不了。
“父亲,陛下这完全是自毁长城,这个时候撤掉十二卫,现在还把天纪将军罗艺逼反,这不是要把天下送给吉利可汗嘛?”
尉迟敬德没有回答尉迟宝林的话,而是挥了挥手,说道:
“这不是你跟我操心的事情,你还是好好去忙你的事情吧,这些都是朝廷大臣要关心的事情!”
看着尉迟宝林远去的声音,尉迟敬德缓缓地说了一句:
“李世民这么做,也是万不得已,裁减了十二卫,突厥人打进来,无非就是需要人口,金钱,粮食,劫掠够了,他还是回到草原,李世民还是皇帝;
可是不裁减十二卫,就不能肯定谁是皇上了……”
尉迟敬德在自己的家中,看着天空喃喃念叨着:
“谁愿自毁长城,都是迫不得已啊!”
这天下看得透彻的,可不仅仅是尉迟敬德,朝廷之中还有一大把人呢?
比方说这件事情的主推——房玄龄。
躺在好友杜如晦家的藤椅上,看着手中的折子,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最后一个了,处理完这一个,就再也没有京城十二卫,皇上终于可以安心了!”
站在院子里面,舞动着自己手中宝剑的是杜如晦,那个为了躲避这件事情,选择了装病的杜如晦。
“玄龄,你这么做真的是太冒进了,你可知道这一下子撤换掉京城十二卫,意味着什么嘛?”
停下了手中的宝剑,看着一身疲态的房玄龄。
“老杜,陛下现在每日里担惊受怕,你忍心嘛?你可是一手策划了玄武门的人呐?难道现在要扔给陛下这个烂摊子?”
杜如晦端起眼前的茶水,轻轻地抿了一口。
“烂摊子,才需要慢慢收拾,你现在这么着急,只会给天下招来更大的灾难,也会让陛下彻底上去民心!”
“玄龄,万事有度,切不能着急,现在逼反的是罗艺,谁知道下一个被逼反的是谁?”
杜如晦力争不退,两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老杜,我知道,这么做风险很大,甚至突厥吉利可能南下,但是你也知道,在治国理政这方面,陛下远远不是那隐太子的对手,陛下最擅长是战争,现在只有推出来新的战争,才能掩盖陛下不善治国的弱点。”
其实杜如晦和房玄龄,对当下朝堂的事情都是一清二楚,房玄龄说的这些,杜如晦怎么会不知道呢?
现在房玄龄的政策,就是要通过外部矛盾,解决内部矛盾,把朝廷之中积压的那股子怨气,散发出去,让罗艺,让那些举起造反旗帜的人,去承担这样的过错。
“可是你知道,这样做,会有多少老百姓死于非命嘛?现在只是一个洛阳,很快就会有其他的功臣起来造反,到时候一发不可收拾!”
房玄龄眼神坚定,语气坚定:
“大唐的江山已经定下来了,现在起兵造反的功臣,都只能是秋后蚂蚱而已,正好把陛下不善政务的事情掩盖下去!”
“你要是这一次突厥乘着罗艺造反,南下又当如何?”
这一次,没有迎来房玄龄的针锋相对,而是迟疑,而是犹豫!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394/1111108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