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道路策略与秘密
作为一个穿越的人,到了这个年代,尤其是经济条件并不是特别艰辛的唐朝,酿酒自然是不会被落下。
再说了,大唐的人别的不说,那喝酒可是民风彪悍。
不管是武夫,还是文臣,基本上都是饮酒的。
程知节,尉迟敬德,秦叔宝,李靖,李勣,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
除了这些个人权臣,还有民间的百姓,基本上也是能够做到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时间在往后面一点,马周这样的宰相,听说也是喝酒喝死的!
最后到了诗仙李白,那可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骚逼人物。
所以说酿酒这种低投入,高回报的东西,尉迟宝环早就在暗中准备了。
这东西跟尉迟宝环在京畿地区搞得眼镜不同,眼镜到了那种东西,因为没有廉价玻璃的存在,尉迟宝环便是利用透明的琉璃打磨,万幸的是在大唐这个时代,透明的琉璃,石头等等这种东西确确实实不在少数。
以至于让尉迟宝环在武功的眼睛店里面,利用这种纯天然的打磨技术,让眼睛这种东西,在大唐形成了三六九等,也算是琳琅满目。
但是高度蒸馏酒,尉迟宝环却没有放在武功,那是带到了成纪。
一方面是尉迟宝环想要狡兔三窟,不想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算是一种稳妥的行为处事方法。
第二个便是尉迟宝环的自私所在,他不能把所有的成就都放在武功,如果那样的话,天下能有借老百姓知道自己呢?
至于第三个,那便是尉迟宝环一开始在长孙无忌的设计之下,也敢大大方方来到成纪的原因,只要手中掌握了这个法子以后,这个天下尉迟宝环就能够“任我行”!
第四,自然是为了配合 闵国恩提出来的西部计划,不断加强尉迟宝环在西部的影响力,才是尉迟宝环日后回到长安,回到京城,回到朝堂的资本。
只要尉迟宝环顶着一个西北王的头衔,哪怕这个头衔是地下的,那都是一种政治资本。
可能很多人认为大唐初建,没有粮食,怎么酿酒?
甚至成纪的尉迟宝环内部的人对尉迟宝环酿酒提出了疑问,在他们看来,尉迟宝环的酿酒是在浪费粮食,老百姓都吃不饱,哪里有粮食呢?
这么想的人,也算是为了老百姓考虑,尉迟宝环没有为难这些人,却也不能跟这些人明说,其实大唐是不缺粮食的。
有些事情,尉迟宝环知道,朝廷之中有些人知道,这句话却不能说给普通的老百姓听。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在某些特定的事情上,还必须要瞒着普通的老百姓。
对于粮食这个问题,尉迟宝环在后世的时候,看到隋唐历史,曾今很纳闷,为什么大隋朝的时候不缺粮食,却会有那么多的难民呢?
这个问题,自从尉迟宝环来到了唐朝之后,翻看了一些在尉迟敬德家里面的记录之后,算是彻彻底底的弄清楚了这个问题。
这一切,还都是要从隋炀帝,甚至隋文帝开始说起。
隋朝也是关陇贵族支持建立起来的王朝,只是这两个天纵英才,不甘他们建立的大隋朝,只能是代表着关陇贵族,以至于在杨坚活着的时候,就在着手如何去削弱关陇贵族的影响力。
隋文帝做的隐暗,关陇贵族起初没发现什么,但是隋炀帝上台之后,选择了一种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在收拾关陇贵族。
先后发动对吐谷浑的战争,好几次对高句丽的战争。
战争怎么还是收拾关陇贵族呢?
因为这样的战争都是会死人的,而战争的主力,就是关陇贵族他们的嫡系军队,从王牌主力一直到辅军厢兵,全部都是关陇贵族的嫡系。
可以说,隋炀帝为了虚弱关陇贵族,真的是拿着生命赌明天。
雁门关之战,死伤无数。
三次东征高句丽,死伤无数。
聪明过人的隋炀帝,难道看不出来关陇贵族的杨玄感都运粮草,就没有包藏祸心嘛?
要知道杨玄感的爹杨素可是被隋炀帝一直都死死地盯防着,在杨家不知道安插了多少的眼睛。
至于为啥还会把杨玄感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上,那便是杨玄感的造反,其实是隋炀帝一手操控的,这也是为啥杨玄感在起兵造反之后,没有选择李密的上策和中策,而是选择了一条送死的道路。
相传,当初杨玄感造反之后,李密给他献计,上策便是带兵追到涿郡,把隋炀帝关在关外,相当于是一个里应外合,让隋炀帝彻底断绝了中原的天下。
不是喜欢高句丽嘛?那就让隋炀帝去高句丽呆着玩呗?
而当初李密给杨玄感出的中策,就相比较而言比较温和,是一条中规中矩的道路,那就是占据关中,然后守住关中,走一个仿照大秦帝国统一六国的路数。
杨玄感还是没有选择中策,最终杨玄感选择了一条下下策,那就是去攻打东都洛阳,以至于被隋朝的官军包围,消灭在了洛阳城下。
这中间的圈圈套套,真的是杨玄感不知道历史,还是不知道战略?要知道陇西贵族在南北朝时期可是控制着北方的经济文化,兵书战略等等这些个书籍,都是属于他们家族内部的书籍,其他人都是禁止参阅的书籍。
杨玄感作为杨素的儿子,怎么回事草包呢?
根据尉迟家自己内部整理记录的一些个资料,当年杨玄感之所以选择攻打洛阳,好像是在他的军队中,除了当年的李密之外,还有一个神秘的参谋。
只是此人在杨玄感兵败之后,基本上没有再出现过。
而尉迟家探索的结果,此人在江都活跃过一段时间。
江都那是什么地方?就不言而喻了吧!
所以尉迟家总结出来的结果,杨玄感的额叛乱,可能是一场隋炀帝安排人整出来的幺蛾子,主要是为了让关陇世家再次消耗一波!
在覆灭杨玄感的叛乱中,那可是实实在在地关陇贵族和关陇贵族之间的战斗,所以尉迟家的调查结果提出了这样的说话:
炀帝策玄感之乱,其目让关陇内耗,血肉相残……
这些都是尉迟家秘密书房里面记载的一些文字,尉迟宝环知道,如果尉迟家的书房里面有这样的记载,关陇贵族其他大家族的书房里面难道没有?
只是这些东西,尉迟宝环能说给大唐的普通老百姓听嘛?能说过大唐的其他官员听嘛?
隋朝的历史已经开始编纂,那些编纂历史的学者,他们写的所有历史,以及他们写出这些历史的证据,都要交给掌权的过目,他们能接触到什么史料,这些都是需要掌权给他们批准。
尉迟宝环可不认为,那些修史的专家能够接触到他家中的那些个推测和调查结果!
在尉迟家的记录中,有一句话让尉迟宝环对隋末的一些个形式有了新的认知,当尉迟宝环看到那一句话的时候,才是真正的震惊。
广与诸家会猎于朝野内外,招数繁多,且彼此心照不宣,初颇有章法,斗之数年,失控……
看过这句话之后,尉迟宝环也渐渐地明白,隋炀帝为啥对全国的一些个小规模叛乱基本上置之不理,可能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关陇贵族的一些把戏而已。
最让尉迟宝环感觉到震惊的是,他还在自己家中的卷宗中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
大业三年八月,帝欲西征吐谷浑,诸公感天下初定,百姓艰难,遂藏官仓与义仓……
一开始读完这句话之后,尉迟宝环想要杀人的心都有了,是个什么意思呢?
感情隋朝末年的那些个土匪叛乱,不过是因为关陇贵族和隋炀帝之间的一场游戏,所以隋炀帝不予理会。
只是这些关陇贵族实在是做的太过于过火,尽然把隋文帝给儿子留下的那些个粮仓都藏了起来,让隋朝的老百姓吃不到粮食。
简直是畜生,尉迟宝环试想,如果是自己的话,可能会一时忍不住,把这些跟自己作对的全部杀个一干二净。
怪不得隋炀帝到了后来,干脆躲到了江都,在哪里享片刻安宁。
也不难理解,关中和中原的烂摊子是你们搞出来的,我去江都享享福,你们关陇集团不是特别能打嘛?
那就把你们搞出来的乱子收拾了,等收拾了这些之后,朕再回去!
只是没想到,身边出了个宇文化及这个软耳根的人,被有心人怂恿两句,了解了杨广。
以杨广的英明神武,他知道以宇文化及这样纨绔子弟的尿性,这种事情做不出来,所有才把权利交给他。
这两年的时间,尉迟宝环每每想到这里,都暗自摇头:
还真得不能小看纨绔子弟,小看就要出大乱子。
当然,话说到了这里,隋朝都缺粮食,只是大臣们把粮食藏了起来了。
而继承了隋朝大业的大唐的时候怎么会缺粮食呢?
隋炀帝的十二大粮仓,虽然说在乱世的时候毁了几个,其实不过是九牛一毛,这些被毁掉的都是没多少存粮的。
大佬级别的粮仓,都被关陇集团藏了起来,李渊上台之后,他自然知道粮仓在哪。
唐朝初年他娘的自然是有饿死人的存在,就是在千年之后的太平盛世,和谐社会,还是有饿死人的地方,况且这个大唐,并没有平均分配这个说话,也没有先动带动后动,先富带动后富这样 的事情。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粮食自然是不缺。
这一年多的时间以来,尉迟宝环接触到了尉迟家的一些事情,就他渐渐地知道,尉迟家族储存起来的粮食,让尉迟家养一支五万的军队,三五年都没问题!
那么为啥一开始尉迟宝环赌博让尉迟家那么窘迫,这一点尉迟宝环想通了,却一直没有说过,也是不能说的……
成纪确确实实缺乏粮食,不过没关系,只要从长安买进来就行了,买进来做成简单加工品,到时候卖出去,赚的不会少。
“先不着急贩卖到长安,这个你先回去给他说,叫他稳住,现在要做的还是贡酒,贩卖的时间还不到!”
这一年多的时间,成纪研究蒸馏酒基本上就没有停下来过,哪怕是到了现在,因为设备的问题,蒸馏酒的产量也不是特别高!
这样的好东西,尉迟宝环自然是必须先要用到刀刃上!
吐谷浑是在高原上,对于烈酒的需要肯定是很大,所以尉迟宝环叫闵国恩去做这个外交工作,带去了一部分!
还有更高原的吐蕃,怎么也是不能疏忽!
啥,疏忽了君臣父子?
那怎么会,尉迟宝环虽然年轻,这方面还是知道应该怎么做!
尉迟敬德是他的父亲,是他这具身体的生父,他肯定早就已经给尉迟敬德送去了这高度酒!
给了尉迟敬德,肯定是不会少了皇帝李世民,这方面尉迟宝环都干打包票。
他们那种老战友,不管是关系好的时候,还是关系不好的时候,只要有酒,他们就能够走到一起。
何况。
尉迟宝环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这跟吐谷浑接触的事情,没有皇帝的首肯,就是给尉迟宝环十个胆子,尉迟宝环也不敢去。
“大人,这个……”马卡犹豫了,他犹豫了很久之后,再次说道:
“大人,咱们修建官道,最需要的就是钱,只有把这酒卖到长安,才能赚到钱,这样修官道才有保障……”
马卡说的不无道理,尉迟宝环内心里也认可马卡说的话,只是有些事情做起来,需要步骤,也就是古人说的徐徐图之!
首先就是产量不够,还不能给长安销售,总不可能一次就卖个几十瓶吧?
这种饥饿营销的方式,尉迟宝环也想过,却最终放弃,别的不说就是那些个尉迟敬德的老战友,都能把尉迟宝环绑起来抽一顿。
其次就是,尉迟宝环需要用这样的美酒,去走打通关系。
至于在长安的销售问题,尉迟宝环早就想好了,先从贡酒开始。
尉迟宝环已经开始了好几个月,每个月给京畿送去三瓶酒,一瓶给自己的老爹,两瓶直接送进皇宫!
咱这个酒水的代言人,那必须是皇帝李世民呀!
至于修路,尉迟宝环给马卡的要求,成纪到长安的官道正常修建,还可以顺道把独家运输权利卖给陇右这边的大客商,只要他们掏钱修建官道,可以许诺他们五到十年的独家运输权利,不收取税收!
至于具体怎么操作,等到了时候,尉迟宝环留下了一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话,就和若有所思的马卡分道扬镳。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394/1111102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