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唐极品纨绔 > 第115章 成纪

第115章 成纪


在尉迟宝环问话的时候,这个原州刺史已经打着呼噜,睡着了。

“成纪令,唉,是这样的!”

高平令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无可奈何的说着:

“现在这些在高平街道上的,根本就不是官员,而是当初突厥人走的时候,留下来的一些个狗腿子,他们在收税收租,就是他们,把持着整个高平!”

听到高平县令这么说,尉迟宝环心中震惊不已。

突厥人已经退走了,没想到他的影响力直接还是把控着灵州,这个是属于大唐京畿道的城市,还是被外邦的人把控着。

这跟当初清朝的时候又什么两样,所有的一切都是外国人把持着,这不是……

在尉迟宝环看来的民族,只要是你能够跟大唐的所有一样,信奉道家,尊崇儒家,爱好和平,积极融入中原文明之中,那你就是尉迟宝环的兄弟,跟尉迟宝环是一个民族。

况且,大唐李家本来就是鲜卑血脉,还不是在后世的千年之中,照样被人追随推崇嘛?

民族主义,是后世人的看法,是后世人为了团结而提出来的口号。

尉迟宝环来到大唐这一年多的时间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为啥现在大唐朝堂之上,四分之三的都是鲜卑血脉,却不被世间排斥?

李世民是鲜卑贵族血脉。

房玄龄也是!

长孙无忌,尉迟敬德这样一听名字就知道不是正儿八经汉人,他们都是鲜卑后裔。

而自称是老子后代的皇族李家,根据有心人的一些个说法,其实他们以前的家族是拓跋达阇,而不是李广,亦或者是老子李耳的后代!

在中国历史上,外族通知的朝代,不在少数。

就拿完成大一统的李唐,蒙元,满清三者来说为啥只有李唐被人推崇,被人尊重?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尉迟宝环来到大唐思考的问题,就是尉迟宝环在前世,在千年之后的那个年代,也一直都在思考着的问题。

尉迟宝环在后世虽然是一个工科机械男,但是爱好历史的他,思考过这些个原因。

对于这个问题,尉迟宝环曾今总结出来过几个原因!

第一,感谢一个人,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就是这个人外族人,他在当初登上大宝的时候,没有跟蒙元,满清一样,推崇自己的文化,推崇自己的一切,而是放下身段,学习汉人的东西!

革俗汉化。

迁都洛阳,放弃自己的首都,承认中原洛阳为皇都所在,这是给中原人们的福音。

首都是一种情节,一种文化情节。

改革吏治,穿汉服,剃汉发,说汉话,改汉姓……

我们初中历史课本里面,北魏孝文帝改革,是我们必背和必考的东西,为啥他能进必考题?

就是在这里!

相反,为啥蒙元和满清就不受待见呢?

那就是他们推广他们的文化,蒙元当初拆了中原所有的城市,要把中原大地变成牧场,这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摧残。

至于满清,当时的社会文明已经比较高水平发展,满清进来以后,却是思想禁锢,要求全国剃一样的发型,还有把自己在关外极度奴隶制的一套搬了进来!

总的来说,这蒙元,满清进来以后,放弃了学习先进文化,反倒是要把自己落后的东西带来!

这才导致了对他的一种讨伐!

当然,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说,一个新的王朝建立,那必须是要进行文化改造,这种改造的目的自然是不论先进与否,只要求所有人能够尊崇!

哪怕是眼前是一头鹿,只要统治者说是马,其他人都必须去说马,这是王朝初建必须要经历的一次文化变动。

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甚至是那动荡不安的十年,都是为了这个问题。

好了,这第一点,就是感谢孝文帝,他引领了这个朝代,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他的做法,是给了后面其他外族一个参考,这也是中原文化跟外族统治者之间的一种妥协!

第二个,便是感谢一个组织。

儒家!

纵然很多人都在批评这个组织,甚至在动乱开始的时候,人人都在打倒空门店,到了治世,却不得不拿起他来,用他的礼法,用他的包容来思想教化众人。

从孔圣人有三千形色各异的弟子开始,就鉴定了这个组织的不一样性。

实际上所有的教派,都有自己的局限性,都有自己的服务人群,但是孔圣人的没有,有教无类的提出,让其他的教派黯然失色。

在尉迟宝环的心中,对儒家,亦或者说儒家和道教结合演变而来的这个信仰民族来说,是世界上最开放,最自由的,没有之一!

调换位置,其他的这些教派的后代,他们的孩子生下来,大多数已经失去了自由,失去了信仰自由的权利。

所以,在当下,尉迟宝环还不能用民族问题跟突厥人闹腾起来,他也不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骂眼前这个投降了突厥的汉人。

因为他知道,尉迟宝环这个人,是鲜卑人后裔。

贾壮甄强可以骂,倾国倾城可以骂,就是自己不行!

现在是一个尴尬的境地,尉迟宝环不能杀了他,杀了他肯定有萧关的突厥人南下,会学习原州。

也不能骂他,因为尉迟宝环根本没有理由去骂他。

再说了,自从太原起兵以来,李唐一直尊突厥为上,这也是公开的秘密。

“哈哈,既然你我都是县令,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想办法,让  治下的百姓过得更好一点,不是嘛?”

思来想去,尉迟宝环还是放弃了跟眼前此人讲其他民族大义,国家大略的想法,而是从底层开始说起来。

面前此人闻言,眼神几经变化,看他的样子,应该是思考了很多,许久之后,再从冲着尉迟宝环抱拳说道:

“尉迟县令,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样的书,某也读过,但是在草原上行不通,草原之上,只有王,与王的奴隶!”

顿了顿,他再次打量着尉迟宝环,随后有朝着西边的天空看了看:

“尉迟大人,听说您在成纪采取仁政,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如果有可能,原州的百姓能到成纪去避难嘛?”

听闻这句话,尉迟宝环开始对眼前的这个突厥人留下来的县令有些刮目相看,甚至都看不懂眼前此人到底是什么意思!

可想而知,原州的百姓活的不如狗。

他们现在是双政府状态,有大唐的政府,还有突厥的政府。

这样是不是要缴纳双份的税收呢?

缴纳双份的税收,那就是要面对着多方面的剥削。

在这种情况之下,可以想象,原州的老百姓现在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

让尉迟宝环意外的是,听眼前这个县令口中的意思,他或许要把原州的百姓放出去逃难。

这里就有一个大问题,怎么逃难?

要知道,在每一个朝廷初建的时候,都是有严格的户籍制度,不允许老百姓随便脱离七级的户籍制度,跑别的地方去!

这主要是政权建立者他们在打天下的时候,就是鼓动百姓到各地方去,现在当他们建立政权,那肯定是禁止百姓随便流动。

关牒文书,这是以前老百姓出行的硬通货,没有这个玩意,你就不能离开你的家乡。

不知道是不是眼前的县令看到了尉迟宝环的疑惑,他冲着尉迟宝环轻蔑一笑:

“尉迟县令,原州可以说是一个战乱地区,这里的老百姓逃难回家,你那边应该可以接收吧?”

这县令一句双关,有些话没有说出来,但是他懂了!

在原州,他可以汇报给他的上官,说原州的老百姓受不了战乱,逃难回家了!

而在尉迟敬德的成纪县令,尉迟敬德也可以以逃难难民的身份接纳这些老百姓。

读懂了这个县令话中的意思,尉迟宝环感激的冲着眼前这个突厥县令拱手,表示感谢。

只有高平县令,看着尉迟宝环和这个突厥的县令两个人打着哑谜,在旁边东张西望,上跳下窜,就是搞不懂尉迟宝环到底是什么意思!

那么,到了这一点,新的问题出现在了尉迟宝环的身边。

能不能接纳原州的百姓去逃难?他能到会放原州的老百姓出去嘛?

在看不懂眼前此人的同时,尉迟宝环也对原州百姓去成纪的这个事情抱有迟疑态度。

作为一个没心没肺的人,那肯定是说:来吧,来吧,都来吧,不就是人口嘛?

不过尉迟宝环已经在县令的位置上一年多的时间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面,对于基层的问题,他基本上都能够条件反射出来。

原州到底有多少人,这些人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进入到成纪,在成纪怎么接纳这些百姓,然后怎么安置这些百姓!

成纪是一个苦寒之地,县内耕地面积不多,大多都是高山丘壑,基本上都是坡地!

虽然说陇水从成纪县城穿过,但是在没有整梯田这个名词之前,这里的耕地面积实在是有限。

在尉迟宝环来到成纪的这一年时间里面,尉迟宝环做的事情,只是帮助这里的老百姓改革他们的手段,甚至还把很多人带入到了手工业体系之中,农业人口流失严重,一点都没有增加,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394/1111101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