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铁锹终于造出来了
马邑的风暴,来得快,去得也快。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城头时,封锁全城的军队已经如潮水般悄然退去,仿佛昨夜那场肃杀的军事演习只是一场幻梦。
但城中百姓和工匠们,却从空气中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百骑司的便衣多了,巡逻的驻军眼神更锐利了,而城中那几家最大的胡商酒肆和钱庄,却在一夜之间人去楼空,只留下被官府贴上的封条,在晨风中萧瑟作响。
人人都在私下议论,却又不敢高声。他们只知道,那位坐镇马邑的太子殿下,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几颗藏在米仓里的毒钉子,给干干净净地拔了出去。
驻军大营内,李承乾正在嘉奖此次行动的有功之臣。那三名被他当作诱饵的匠人,此刻正一脸惶恐地跪在地上。
“都起来吧。”李承乾的声音很温和,“此次揪出草原狼,你们三人,功不可没。”
三人闻言,顿时愣住了,面面相觑,但随之,心中火热,满眼都是......忠诚。
“你们的忠心,孤看在眼里。你们的家人,孤也已派人妥善安置。”李承乾走到他们面前,亲自将他们扶起,“从今日起,你们便是格物院甲字三号炉的副总工,每人赏钱五百贯,良田百亩。孤只有一个要求,把你们的本事,都用在为大唐炼钢上,把嘴闭紧,把心放正。能做到吗?”
三人激动得浑身发抖,眼泪瞬间就涌了出来,重重地磕头道:“能!我等愿为殿下效死!”
李承乾满意地点了点头。
处理完马邑的收尾工作,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密报,也从长安送到了他的案头。信是李世民写的,没有用朱笔,而是用寻常的墨,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复杂的意味。
信上,李世民先是痛斥了突厥人的狼子野心,然后赞扬了李承乾的雷霆手段,夸他“有决断,不为妇人之仁”。但信的末尾,话锋却一转,写道:“然,高明,为君者,驭天下,当如掌中之水,过紧则流,过松则溢。诡道虽能取胜一时,非立国之本。望你好自为之。”
李承乾看着最后那句话,嘴角勾起一抹微笑。他仿佛能看到自家阿耶那副既骄傲又担忧,想夸又得端着帝王架子的纠结模样。
“知道了,阿耶。”他低声自语,随手将信纸在烛火上点燃。你教你的帝王心术,我行我的阳关大道。咱们父子俩,谁也别碍着谁。
就在此时,亲卫来报,说是有“惊天动地”的宝贝要献给殿下。
李承乾挑了挑眉,心中已有了预感。
片刻后,书房的门被推开,程处默那大嗓门就先传了进来:“太子哥!俺们来啦!您要的东西,俺们给您捣鼓出来了!”
只见三个憨货,挤进了书房。他们眼神亮得吓人,仿佛立下了不世之功。程处默和尉迟宝林两人,小心翼翼地抬着一个用红布盖着的长条状物体,房遗爱则跟在后面,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册子,脸上带着智商上的优越感。
“太子哥,您瞧好了!”程处默献宝似的,一把掀开了红布。
一柄崭新的铁锹,静静地躺在架子上。
这铁锹,与时下任何农具都不同。它的锹头,呈现出一种优美的弧度,闪烁着马邑钢独有的暗沉光泽。锹头中间略薄,四周却有一圈明显的加强包边,一看就兼顾了轻便与坚固。四尺长的锹柄,是用上好的铁木打磨而成,光滑笔直。最精妙的,是锹柄的末端,安装了一个符合人手虎口形状的“T”字形握把,正是房遗爱的设计。而锹头与锹柄的连接处,不再是粗暴的铆钉,而是一种精巧的卡榫结构,旁边还配着一个专用的扳手,显然是方便随时更换。
这柄铁锹,完美地融合了三个憨货最初的设想,又在李承乾的指点下,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它不再是一件粗糙的工具,而是一件充满了工业设计美感的……杀器。
“太子哥,怎么样?”尉迟宝林一脸期待地看着李承乾,“俺们三个,可是三天三夜没合眼,在格物院跟那帮老工匠一起,硬生生给磨出来的!这玩意儿,俺给它取了个威风的名字,叫‘开山碎石无敌神锋锹’!”
房遗爱则清了清嗓子,递上他手中的册子:“殿下,此乃《神锋锹制造标准与使用指南》。里面详细记录了从选材、锻压、淬火到组装的每一个步骤,以及三百六十种标准使用姿势,确保使用者能发挥其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功效。下官不才,将此法命名为‘房氏开山三十六式’。”
李承乾看着眼前这三个活宝,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他拿起那柄铁锹,掂了掂分量,恰到好处。握住末端的握把,发力感也极为舒适。
“不错。”他故作严肃地点了点头,“孤很满意。”
三人顿时喜上眉梢。
“为表彰尔等之功,孤决定,特封你们三人为‘大唐皇家特级工农器具改良总署首席大宗师’,赏金各三百贯,以示嘉奖。”
“大唐皇家特级工农器具改良总署首席大宗师?”程处默咂摸着这个长得吓人的名号,虽然不知道是干啥的,但听起来就牛气冲天,顿时咧开大嘴,笑得像个三百斤的孩子:“谢太子哥赏!”
尉迟宝林和房遗爱也是一脸的与有荣焉。
“行了,别傻乐了。”李承乾将铁锹扛在肩上,“走,跟我去个地方。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孤要让你们亲眼看看,你们捣鼓出的这玩意儿,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一个时辰后,京登铁路一号工段。
这里是整个大唐最热火朝天的所在。数万名赤着上身的铁道兵团士卒,如同一群不知疲倦的蚂蚁,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挥洒着汗水。号子声、夯土声、金属碰撞声,汇成了一曲雄浑的劳动交响乐。
李承乾扛着那把“神锋锹”,带着三个新鲜出炉的“大宗师”,直接走到了工地上。
工人们用的,还是从民间征集来的各式铁锹,长短不一,形制各异,笨重且效率低下。许多人干了半天活,手上已经磨出了血泡,累得气喘吁吁。
李承乾走到一个正在休息的壮汉面前,将肩上的新铁锹递了过去:“老表,用这个试试。”
那壮汉疑惑地接过铁锹,入手的感觉就让他愣了一下。这锹,比他手里的那把,轻了至少三成,但分量感却很足。他学着李承乾的样子,握住末端的握把,随意挥舞了两下,只觉得一股力道从腰间,顺着手臂,很顺畅地就传到了锹头。
“好家伙!”壮汉眼睛一亮。
他走到一处尚未开挖的硬土地上,深吸一口气,猛地一锹下去。
“噗嗤!”
一声清脆的入土声,与寻常铁锹沉闷的“吭哧”声截然不同。那闪着寒光的锹头,竟毫不费力地切入了半尺多深的硬土。壮汉腰部一发力,手腕一翻,一大块土方就被轻松地撬起,顺着优美的弧度,被甩到了一边。
整个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壮汉自己都惊呆了。他感觉自己刚才,只用了平时一半的力气,但干的活,却是平时的两倍!
周围的工人们,也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呆呆地看着这一幕。
“这……这是什么神仙宝贝?”
“俺的娘嘞,挖土跟切豆腐似的!”
壮汉不信邪,又连续挖了十几下,每一锹都又快又省力。他越挖越兴奋,越挖越顺手,仿佛手中的不是铁锹,而是自己手臂的延伸。
“好!好锹!这真是神仙造的宝贝!”他激动得满脸通红,抚摸着锹身,爱不释手。
李承乾笑了笑,对身后的程处默喊道:“处默,传令下去,把我们带来的五千把‘神锋锹’,全部分发给一号工段的弟兄们。让大家都试试,什么他娘的,叫惊喜!”
“得令!”程处默兴奋地吼了一嗓子,仿佛这锹是他亲手打出来的一样。
很快,五千把崭新的“神锋锹”被分发下去。整个一号工段,瞬间沸腾了。清脆的“噗嗤”声此起彼伏,取代了之前沉闷的挖掘声。工人们的脸上,不再是痛苦和疲惫,而是充满了新奇和兴奋。劳动的效率,肉眼可见地提升了一倍不止。
看着这火热的场面,程处默和尉迟宝林挺着胸膛,感觉自己比打了场大胜仗还威风。房遗爱则矜持地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心中暗道:科学,才是第一生产力啊。
然而,就在李承乾为解决了工具问题而满意时,铁道兵团的总监工,一名从工部调来的老吏,却愁眉苦脸地找了过来。
“殿下,工具是好工具,弟兄们的干劲也足。可……可这人一多,事儿就来了。”老吏擦着额头的汗,低声道,“这几天,工地上为了抢水喝、插队打饭、赌钱赖账打架斗殴的事,发生了十几起了。昨天夜里,两个营的兵勇,还因为白天口角,发生了百人规模的械斗,伤了二十多个人。再这么下去,三十万大军聚集于此,怕是要出大乱子啊!”
李承承脸上的笑容,缓缓收敛了起来。
他看着眼前这片广阔的工地,看着那数万如同潮水般涌动的人群。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之前还是把问题想简单了。
这三十万铁道兵团,不是一支令行禁止的军队。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成分复杂,有农夫,有游侠,有流民,甚至有囚犯。将他们聚集在一起,给他们饭吃,给他们工具,只是第一步。
如何管理他们,如何约束他们,如何将这股庞大的力量,拧成一股绳,而不是任其变成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这才是真正考验。
他要建的,不只是一条钢铁铸就的铁路。
他要在这条铁路之上,建立起一种全新的秩序,一个属于劳动者的,全新的社会模型。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231/2364433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