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让你当太子,没让你把青雀腿打断 > 第241章 太子画饼

第241章 太子画饼


与此同时,京登铁路的工地上,也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面对日益增多的内部矛盾和管理难题,李承乾并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军事镇压。高压只能换来一时的屈服,却会埋下更深的怨恨。

他召集了铁道兵团所有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以及数十名从普通工人中推选出来的,有威望的代表,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铁道兵团第一届全体代表大会”。

会上,李承乾抛出了他的解决方案——《大唐铁道兵团内部管理及奖惩条例》,简称“铁道军法”。

这套“军法”,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

它不光有严苛的惩罚条款,比如“严禁赌博”、“严禁私斗”、“严禁偷盗”,违者轻则扣除工分,重则鞭笞劳改。

更重要的,是它建立了一套前所未有的激励和保障体系。

第一,成立“铁道兵团军法司”。军法司不光负责惩罚,更负责调解。每个大队,都要成立一个由监工、老兵和工人代表三方组成的“调解委员会”,负责处理日常的鸡毛蒜皮。实在解决不了的,再上报军法司。这给了底层工人一个发声和解决问题的渠道。

第二,建立“工分银行”。房遗爱的皇家银行,在工地上设立了无数个流动的“储蓄点”。工人们的工钱,不再发现金,而是以“工分”的形式,记在每个人的账上。工分可以随时在储蓄点兑换成存单,寄回家中,也可以用来在工地的“供销社”里,购买烟酒、布料等生活物资。这不仅杜绝了赌博和偷盗的根源,也让皇家银行的储蓄额,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暴涨。

第三,丰富精神生活。李承乾下令,从长安的教坊司和瓦舍勾栏,招募了上百名说书人、杂耍艺人和戏班子,组成了“铁道兵团慰问团”,在各个工段之间巡回演出。程处默和尉迟宝林这两个混世魔王,被任命为“铁道兵团首席安保及文娱总管”,负责组织摔跤、拔河、蹴鞠等比赛。一时间,工地上除了号子声,还多了欢笑声和喝彩声。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效果立竿见影。

工地上打架斗殴的事件,直线下降。工人们白日里挥汗如雨,晚上则有说有笑,有了盼头,有了乐子,心中的戾气和怨气,自然就消散了。整个铁道兵团,从一个混乱的、临时的草台班子,开始向一个有组织、有纪律、有文化、有灵魂的,准现代化社会团体转变。

生产力,再一次得到了解放。

李承乾站在高高的瞭望台上,看着下方那座秩序井然,又充满了勃勃生机的“移动城市”,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这,才是他想要的。

然而,就在他为自己的“社会学实验”大获成功而感到满意时,一骑快马,从长安的方向绝尘而来。

信使送来了一封来自东宫钱掌柜的亲笔信。

李承乾拆开信,信上只有寥寥一句话,但每一个字,都像一块千斤巨石,砸在他的心上。

“殿下,账上……快没钱了。”

......

夜,深了。

京登铁路中段的总指挥部,一顶巨大的牛皮帐篷内。

李承乾坐在主位上,面沉如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这是他思考时习惯性的动作,但在此时此刻,这单调的声响,却像重锤一般,敲在帐内每一个人的心上。

他的面前,摊着一本厚厚的账册。

房遗爱,这位昔日的“明算科会元”,如今大唐皇家银行的实际掌舵人之一,正满头大汗地站在一旁,声音都带着哭腔:“太子哥,您看……这……这真不是我算错了啊!实在是……花钱的速度,太吓人了!”

账册上的数字,触目惊心。

从东瀛运回的千车黄金,在刨除兑付债券、犒赏三军之后,剩下的部分,堪称一笔天文数字。但这笔足以让任何一个王朝挥霍数十年的巨款,在“京登铁路”这个吞金巨兽面前,却显得如此脆弱。

三十万铁道兵团,每日的人吃马嚼,就是一座金山。

马邑钢铁厂那边,为了保证铁轨的供应,数十座转炉日夜不息,消耗的煤炭、铁矿,更是一个无底洞。

还有工人们的薪饷、工具的损耗、管理人员的俸禄……

每一项,都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按照现在的消耗速度,我们账上的黄金,最多……最多还能支撑两个月。”房遗爱艰难地咽了口唾沫,说出了最后的结论。

两个月。

对于一项预计耗时五年的浩大工程而言,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帐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慌什么。”李承乾终于停止了敲击桌面的动作,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天,还没塌下来。”

他的镇定,让帐内众人那颗悬着的心,稍稍安定了一些。

“殿下,当初发行的‘兴唐铁路债券’,第一批倒是很顺利。可如今,那些世家大族,都跟猴儿精似的,一个个捂紧了钱袋子,都在观望。没有见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是不会再掏一个子儿的。”从长安被紧急召来的张玄素,此刻也没了平日里那副指点江山的潇洒,一张老脸皱得像苦瓜。

“观望?”李承乾冷笑一声,“他们是怕了。怕孤这铁路修到一半,没钱了,成了烂尾工程。他们手里的债券,也就成了一堆废纸。”

“殿下圣明。”张玄素躬身道,“那……我们现在该如何是好?要不……老臣再去游说一番?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劝他们为国分忧?”

“不必了。”李承乾摆了摆手,“跟那群喂不熟的狼,讲什么家国情怀?对他们,得用他们唯一能听懂的语言。”

“什么语言?”众人齐声问道。

“利益。”李承乾吐出两个字。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堪舆图前。那条从长安延伸至登州的红色线条,如同一条巨龙,盘踞在大唐的腹心之地。

“遗爱,孤问你,如今长安城内,一亩上等良田,值多少钱?”

房遗爱一愣,虽然不明白太子为何突然问这个,但还是迅速答道:“回殿下,城郊的上等良田,因靠近京畿,价格昂贵,大约在五十贯左右。”

“那城内的商铺呢?比如朱雀大街上,一间临街的铺面。”

“那更是天价!寸土寸金,没有上千贯,想都别想。”

李承乾点了点头,他拿起朱笔,在堪舆图上,沿着铁路线,每隔三十里,就画上一个圈。

“诸位请看。”他指着那些圆圈,“这些,是孤规划的,未来京登铁路的沿途站点。每一个站点,都将是一座新兴的城镇。货物在这里集散,旅人在这里歇脚,商铺在这里林立。”

他转过身,看着众人,眼中闪烁着光芒。

“你们说,当火车开通之后,这些站点周围的土地,会值多少钱?是五十贯,还是一百贯?那些临街的商铺,又会值多少钱?是上千贯,还是数千贯?”

帐内众人,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他们都是聪明人,瞬间就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

这是一块……大得无法想象的蛋糕!

“张公。”李承乾点名道。

“老臣在!”

“你立刻返回长安,给孤办一件事。不,是放一个消息出去。”李承乾淡淡道,“就说,孤,为了感谢大唐万民对铁路的支持,也为了让更多人分享到铁路带来的红利,决定成立一个全新的机构——‘大唐皇家铁路总公司’。”

“铁路总公司?”

“没错。”李承乾嘴角上扬,“从即日起,‘兴唐铁路债券’,停止发行。”

此言一出,众人大惊。不发行债券,那钱从哪里来?

“取而代之的,是发行一种全新的东西,孤称之为——‘股份’。”

“股份?”这个全新的词汇,让所有人,包括房遗爱这个明算天才,都感到一阵茫然。

“债券,是他们借钱给孤,孤承诺将来还本付息。说白了,他们是债主,孤是欠钱的。”李承乾耐心地解释道,“而股份,则是孤将这‘大唐皇家铁路总公司’,分成一千万份。每一份,都代表了对这个公司,对这条铁路,拥有万分之一的所有权。购买股份的人,不再是债主,而是孤的……合伙人!”

“合伙人?!”

这个词,如同一道惊雷,在众人脑海中炸响。

和当朝太子,未来的皇帝,成为合伙人?这是何等的荣耀,又是何等疯狂的构想!

“成为合伙人,有什么好处?”张玄素颤声问道,他已经嗅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风暴。

“好处?”李承乾笑了,“好处就是,从今往后,铁路公司所有的盈利,包括但不限于货运的收入,客运的收入,以及……”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以及所有铁路站点周边三里内,所有土地和商铺的拍卖所得,都将按照持有的股份比例,进行分红!每年一次,雷打不动!”

“轰!”

帐内所有人的大脑,都嗡嗡作响。

债券,只是一个遥远的承诺。而股份,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真金白银的利益!尤其是土地和商铺的拍卖分红,这对那些视土地为命根子的世家大族而言,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不仅如此。”李承乾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凡一次性认购一万股以上者,可优先获得在站点城镇的土地购买权。认购十万股以上者,孤可以将其家族的名字,命名站点附近的一条街道!”

“嘶——”

帐内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名利双收!

这简直是要把那些世家大族的最后一点理智,都给彻底摧毁!

张玄素激动得浑身发抖,他仿佛已经看到,长安城内无数的豪强士绅,挥舞着宝钞和地契,哭喊着要当太子“合伙人”的疯狂场面。

“殿下……此计……此计真乃……吞天之计啊!”他结结巴巴地说道,看向李承乾的眼神,已经如同仰望神明。

“去吧。”李承乾挥了挥手,“告诉长安城里那些人,孤的合伙人名额,有限。第一批,只发售三百万股。先到先得,过时不候。”

“是!老臣……老臣这就滚回长安,为殿下摇旗呐喊!”张玄素领命,连滚带爬地跑出了大帐,仿佛晚一秒,那金光闪闪的股份就会被别人抢光一样。

看着张玄素的背影,房遗爱等人,依旧沉浸在巨大的震撼之中。

……

长安,太极宫,甘露殿。

李世民看着手中由百骑司加急送来的,关于李承乾“股份制”的详细奏报,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殿下,房玄龄与长孙无忌,两位帝国的宰相,也是一脸的凝重与不解。

“陛下,太子殿下此举,前所未有。”长孙无忌率先开口,眉头紧锁,“将国之命脉,与商贾士绅捆绑,甚至分售其利。这无异于将朝廷的权力,分予民间。长此以往,恐尾大不掉,动摇国本啊!”

房玄龄也附和道:“辅机言之有理。铁路,乃国之重器,关乎军事民生。若其所有权分散,日后政令推行,恐受掣肘。万一有心怀不轨之人,大量购入股份,借此要挟朝廷,后果不堪设想。”

两位宰相的担忧,不无道理。

这“股份制”,在他们这些习惯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家看来,就是一种权力的流失,是一种不可控的风险。

李世民没有说话,他走到那幅巨大的堪舆图前,目光久久地凝视着那条红线。

他想起了儿子在奏报中的一句话。

“阿耶,堵不如疏。与其让天下的财富,都淤积在世家的地窖里发霉,不如为它挖一条全新的河道,让它流向最该去的地方,灌溉出大唐最肥沃的田地。而孤,只需站在河道之上,建一座水车,便可取用不尽。”

将国之命脉分售于商人?

不。

高明那小子,是想将全天下的商人,都绑上他那辆疯狂的战车。

李世民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辅机,玄龄。”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你们说,如果朕现在下旨,叫停承乾的这个‘股份’计划,会发生什么事?”

两位宰相一愣。

他们几乎可以立刻想象出那副场景。

京登铁路,因资金断裂而停工。三十万铁道兵团,就地解散,变成三十万流民。已经投入的无数金银,打了水漂。朝野上下,物议沸腾。太子的威望,将一落千丈。而那些已经购买了债券的世家,更是会怨声载道。

整个大唐,将陷入一场巨大的动荡和混乱之中。

想到这里,两人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他们骇然发现,不知不觉间,那位太子殿下,已经将整个大唐的国运,都和他的铁路,和他这个疯狂的“股份”计划,死死地捆绑在了一起。

进一步,海阔天空。

退一步,万丈深渊。

他们,或者说,整个大唐,已经……没有退路了。

李世民看着两位重臣脸上那精彩的表情,缓缓地笑了。

“看来,我们都小看了朕的这个儿子啊。”

他转过身,重新坐回龙椅,爆发出帝王独有的霸气。

“传朕旨意!”

“告诉太子,他的‘铁路总公司’,朕准了!”

“朕倒要看看,他画的这张吞天大饼,究竟能引来多少饿狼!”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231/2362201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