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惩戒和新生
而在另一处。
王保保骑在一匹黑色的骏马上,
腰杆挺得笔直。
他带着一队,
由大明精骑“陪同”的、手持卷宗的文吏,
正穿行在临时圈划出的、等待甄别的降部区域。
他的目光锐利,
扫过一个个紧张不安的部落首领和族人。
那份名单和卷宗,
早已由锦衣卫“玄狐”暗中提供,
加上王保保自身的记忆,
如同死神的账簿。
当他策马来到一个名为,
“秃鹫部”的聚集地前时。
“兀骨鲁!”
王保保的声音清晰地传遍全场,
“出来!”
秃鹫部的人群一阵骚动。
一个身材魁梧,
脸上带着一道狰狞刀疤的壮年汉子,
脸色瞬间惨白如纸,
被几个族人颤巍巍地推了出来。
他正是秃鹫部首领兀骨鲁,
此刻再无往日的凶狠,
腿肚子都在打颤。
“五年前,初春。”
“你们秃鹫部联合另外两个部落,
偷袭了明军一个押送辎重的百人队,
可有此事?”
兀骨鲁噗通跪倒,
嘴唇哆嗦:
“侯……侯爷……饶命……是……是北元王庭……”
“劫掠军资也就罢了!”
王保保猛地打断他,
“你们屠尽那百人队后,
又将附近一个,
有三十七户汉民的小村落,
无论老幼妇孺,尽数屠戮!
男子砍头悬于村口,女子……”
“……被你们凌虐至死!
连襁褓中的婴儿都未放过!
可有此事?”
大明骑兵们都握紧了刀柄,眼中喷火。
秃鹫部的人更是噤若寒蝉,
纷纷跪倒。
兀骨鲁瘫软在地,
语无伦次:
“饶命……侯爷饶命……是……是上头逼迫……”
“逼迫?”
王保保冷笑一声,
“去年秋,你部南下‘打草谷’,
又掳掠汉民数百,
其中不肯为奴被虐杀致死者,不下百人!
这些,可也是‘上头逼迫’?”
他不再看地上抖如筛糠的兀骨鲁,
猛地一挥手:
“拿下!
秃鹫部首领兀骨鲁及其亲信护卫十七人,
罪大恶极,血债累累!
就地斩首,悬首示众!
秃鹫部其余部众,贬为官奴,
发往极北苦寒之地筑城,
永世不得归原籍!”
“遵命!”
几名如狼似虎的大明骑士立刻扑上,
将瘫软的兀骨鲁和那几个,
早已吓傻的护卫拖死狗般拖了出去,
不顾他们的哭嚎求饶。
很快,几颗血淋淋的人头,
被悬挂在高杆之上,
狰狞的面孔上凝固着临死前的恐惧。
秃鹫部剩余的几百号人,
押解着走向未知的、冰冷的苦役之路。
这一幕血腥的惩戒,
深深烙印在所有部落心中。
王保保面无表情地策马离开,
继续走向下一个目标名单。
那些手上沾有汉民鲜血的部落首领们,
此刻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
......
夕阳的金辉洒在连绵的毡包群上,
为这座规模宏大的,
由大明工部官员主持规划,
名为“定远”的新城,
染上一层温暖的色泽。
与远处肃杀的惩戒之地不同,
这里充满了新生的活力。
靠近新城边缘,
一片规划整齐的牧区里,
几座崭新的水泥砖石结构的棚圈格外显眼。
老牧民扎合台,
一个脸上洋溢着红光的老汉,
正激动地拉着一个,
穿着大明工部名叫陈实的技术员,
指着自家棚圈里,
明显比其他牧民更肥硕、毛色也更光亮的羊群,
唾沫横飞:
“神了!陈技术员,您教的法子真神了!”
扎合台声音洪亮,
引得周围几个同样早早归顺的老牧民,
纷纷围拢过来。
“就那‘青贮’池子!
秋天把割下来的牧草和秸秆切碎,
跟那什么‘酒糟’混着,
压实在水泥池子里,封上泥巴!”
扎合台比划着,
“开春拿出来,
哎哟喂!
羊崽子可爱吃了!
往年开春草没长起来,
羊都掉膘瘦成骨头架子,
今年你看我这羊!
个个圆滚滚!”
陈实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吏员,
通过匠科考试进入工部农桑司,
脸上带着书卷气,
闻言谦逊地笑了笑:
“老丈过奖了。
这青贮之法,其实前朝也有零星记载,
只是不成体系。
我们只是结合咱大明的实际,
改进了配方和储存方式,
让饲料营养更容易被牛羊吸收罢了。”
另一个牧民挤过来,
指着自己圈里,
被隔开单独喂养的几头肥壮的肉羊:
“陈技术员,
那‘煽’的法子更厉害!
您带来的那兽医官,
手起刀落,咔嚓一下,
那几只闹腾的公羊羔子就蔫了,
不打架了,也不乱跑了,
就一个劲儿傻吃!
这才多久?
膘长得比没煽的快一倍!
肉还听说不膻!
这技术……厉害啊!”
陈实点头:
“这叫‘去势育肥’。
公畜煽了之后,
性情温顺,长肉快,
肉质细嫩,脂肪分布也均匀。
这法子用在猪身上效果更显著,
咱们已经在关内推广了。
用在羊身上,漠北算是首批试点。
等养成了,肉质得到认可,
朝廷会统一定价收购,
保证大家收益。”
“还有那分栏!”
一个稍微年轻点的牧民抢着说,
“以前牛羊混一块养,
乱糟糟的,母羊下羔子被踩死的都有!
现在按您画的图,
分‘待产栏’、‘育羔栏’、‘育肥栏’,
还有专门隔离病畜的‘病号栏’,
又干净又省心!
生病的羊也少了!”
“对对对!”
扎合台连连点头,感慨万分,
“以前放牧靠天吃饭,
一场白灾或黑灾,
就能让整个部落活不下去。
现在有了这水泥棚圈,
能保暖避风雪,
有了这青贮饲料不怕冬天没吃的,
牛羊少病多长肉,
日子……真他娘的踏实了!
这可比以前,
给北元王庭当牛做马强到天上去了!
大明朝廷,有真东西啊!”
陈实看着这群牧民发自内心的笑容和满足,
心中也涌起一股暖流和成就感。
他从随身布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和炭笔,
一边听牧民们七嘴八舌地反馈,
一边认真记录:
“好,好,大家说的我都记下了。
关于草种混播和定期驱虫的法子,
下个月轮训时再细说。
对了,老丈,
您家那几头体格特别健壮的种公牛,
配种季到了,
可要看好喽,
那可是咱们改良本地牛种的好宝贝,
将来要跟中原的好牛配种的,
产下的牛犊子,力气大又温顺,
干活犁地都是一把好手,
朝廷会高价收!”
“放心!当祖宗伺候着!”
扎合台拍着胸脯保证,
引起周围一片善意的哄笑。
炊烟袅袅升起,
混合着牛羊肉汤的浓郁香气,
在新城上空飘荡。
一座座毡包和新建的屋舍前,
归顺的牧民和安顿下来的汉民,
混杂在一起,围着火塘。
锅里翻滚着肥美的羊肉块,
以及今年新推广种植成功的土豆块,
这种新作物,
第一次收获就赢得了所有牧民的喜爱。
孩子们在新建,
由简易木板搭成的学堂外追逐嬉戏,
朗朗的读书声隐约可闻。
有汉话,也有简单的蒙语。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202/2370892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