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四合院从学外语开始 > 第107章 四年沙漠岁月

第107章 四年沙漠岁月


1970年1月的努瓦克肖特,旱季的狂风卷着撒哈拉的细沙,将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昏黄之中。方青云站在大使馆二楼的窗前,望着窗外模糊的太阳轮廓,手中的红蓝铅笔无意识地在报告纸上划出一道长痕。这份关于毛里塔尼亚磷酸盐矿藏的调研报告已经写了三个月——并非因为资料难寻,而是因为国内已经半年没有发来新的工作指示。

"爸爸!"五岁的安安像阵小旋风似的冲进办公室,手里举着张画满彩色线条的纸,"看!我画的骆驼队!"

方青云转身接住儿子,轻轻拂去他卷发上的沙粒。画纸上,几头歪歪扭扭的骆驼排成一列,旁边用中英文歪歪扭扭地写着"安安全家love"。

"画得真棒。"方青云抱起儿子,指着窗外真实的沙漠,"不过真正的骆驼比这高大得多,对不对?"

"对!"安安搂住父亲的脖子,突然切换成流利的英语,"Mr.  Ahmed  said  tomorrow  there  will  be  a  sandstorm,  so  no  outdoor  lessons."(艾哈迈德先生说明天有沙尘暴,所以不能上户外课了)

周晓端着茶盘出现在门口,闻言笑道:"这孩子现在中英文切换比我们切换电视频道还快。"

四年光阴在这个沙漠使馆里静静流淌。墙上的日历还停留在1969年12月,新日历迟迟未从国内寄来。方青云的办公室角落堆着半人高的手稿,牛皮纸袋上标注着"经济数据备份",里面却是他深夜伏案的秘密。

"今天学什么了?"方青云放下儿子,从抽屉里摸出块椰枣糖——这是当地唯一能买到的糖果。

安安熟练地剥开糖纸,掰着手指用中文数:"上午妈妈教《千字文》到'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下午爸爸该讲西班牙无敌舰队了!"

周晓将茶杯放在丈夫案头,目光扫过那些伪装成文件的文稿:"昨晚写到几点了?"

"把荷兰篇收尾了。"方青云压低声音,从档案柜底层抽出厚厚一沓稿纸。最上面的章节标题墨迹未干:《海上马车夫的陨落——荷兰帝国兴衰启示录》。

这四年来,七国兴衰史在沙漠孤灯下渐次成篇。葡萄牙的远征船队、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普鲁士的铁血崛起...,自从方青云八年前写完《大国崛起》的英国和法国篇,一直没有时间写剩下的国家,这四年里,国内对大使馆的工作指示很少,方青云在搜集毛里塔尼亚的政治和经济情报之余,开始静下心来将《大国崛起》系列的其他几国写了出来。

"前天收到婉婉的信。"周晓突然说,从围裙口袋掏出皱巴巴的信封,"她们科室主任被停职审查了。"

方青云展开信纸的手顿了顿。妹妹方婉的字迹比四年前工整许多,但字里行间透着疲惫:"...厂里停工闹革命,我们办公室的人天天抄大字报。爸让我少说话多干活,上月车间王师傅因为说错话被带走了,现在还没回来..."

"青山呢?"

"信里没提,但妈上次电话说,冶金部技术科现在不管技术,整天搞思想汇报。"周晓把安安搂到怀里,"好在爸还是七级钳工,每天除了工作不掺和其他事,所以也没人整他。"

窗外风沙渐大,方青云走到书架前,抽出本厚重的法文版《世界地理》。书页间夹着瑞士寄来的照片:周小川在阿尔卑斯雪场滑雪,个子窜得比雪杖还高。岳父周正国站在伯尔尼使馆窗前,鬓角已染霜色。

"爸信里说瑞士学校要学四种语言。"周晓轻声道,"小川现在德语比中文还流利。"

"总比..."方青云把后半句咽了回去。安安正仰着小脸看父母,琥珀色的眼睛像沙漠里的清泉般清澈。

沙暴来临前的黄昏,方青云带着儿子登上使馆屋顶。狂风卷着红沙掠过城市,努瓦克肖特在漫天尘雾中若隐若现。

"为什么沙子会飞?"安安裹着阿拉伯头巾,声音闷在围巾里。

"因为风想带它们去看世界。"方青云把儿子护在怀里,"就像我们离开京城那样。"

"我想奶奶了。"孩子突然说。

方青云心头一紧。这孩子来的时候只有一岁半,却还能记得照顾他一年多的奶奶。

"等沙暴过去,爸爸带你去市场买椰枣。"方青云转移话题,"你不是最喜欢包着核桃的那种吗?"

"要十个!"安安伸出两只小手,每根手指都张得开开的,然后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补充道,"Please."

晚饭后,使馆发电机嗡嗡作响。方青云在书房检查儿子的作业本——五岁的孩子已经能写简单的英文句子和汉字。周晓轻手轻脚地进来,手里拿着刚熨好的中山装。

"明天总统府新年招待会,穿这套吧。"她抚平领口的褶皱,"对了,今天收到部里转来的电报,说新来的程参赞下周到任。"

方青云点点头,没有多问。这几年使馆人员调动频繁,但鲜少有人从国内直接调来,大多是从其他驻外使馆轮换。这种反常让他隐约感到不安。

"你继续写吧,我哄安安睡觉。"周晓看出丈夫的心思,轻轻带上门。

方青云从暗格取出未完稿的《大国崛起》德国篇,钢笔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章节停留许久。窗外,沙尘拍打玻璃的声音如同遥远的掌声。他忽然想起1965年离京前,周正国在书房里的那句"风雨欲来"。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在这遥远的非洲角落,他们的小家得以偏安一隅,安安能在相对安宁的环境中成长。

书桌抽屉里,瑞士寄来的最新家信中提到,欧洲媒体将中国这场运动称为"文化的荒漠化"。

深夜,确认妻儿都已熟睡后,方青云轻手轻脚来到办公室,将完成的七国手稿用油纸包好,放入使馆档案室一个标注"1966-1969经济年报"的铁柜。

回到卧室,安安在小床上蜷成一团,怀里抱着那只四年前他初到非洲时父亲送的木雕骆驼。周晓在台灯下缝补着孩子的衣裳,灯光为她镀上一层柔和的轮廓。方青云突然想起《诗经》里的句子:"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在这远离故土的沙漠之夜,这个小小的家,就是他最珍贵的绿洲。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080/2390027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