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冰与火之歌
“人工时效?”
高振邦、杨厂长以及在场所有专家的心中,激起了层层的涟漪。
如果说之前的“低温焊接”、“手搓焊条”,是挑战了他们认知的边界,那么这个听起来就如同天方夜谭般的名词,则是彻底将他们拖入了知识的盲区。
时效处理,他们听说过。
那是将铸件或锻件放在室外风吹日晒,历经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春夏秋冬,利用大自然那缓慢而伟大的力量,来消除其内部应力的过程。
可“人工”时效?
难道还能人为地去加速时间的流逝不成?
那位刚刚被震撼得五体投地的德国专家,也皱起了眉头,用一种探寻的目光看着秦洛峰,他本能地觉得这又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秦总师,”
高振邦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的询问,“这个‘人工时效’,到底是什么?”
秦洛峰的目光,从那根银白色的焊缝上收回,他的眼神深邃而平静,仿佛能穿透那坚硬的钢材,看到其内部那如同乱麻般纠缠在一起,肉眼无法看见的致命内应力。
“焊接,只是用蛮力将断裂的伤口缝合。但在缝合处,钢材的内部金相组织,因为经历了局部的熔化与凝固,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他的声音,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在向实习生讲解着手术的风险。
“这股巨大的组织应力,就像一个潜伏在钢铁内部的魔鬼。平时看不见,摸不着。可一旦这台机器重新运转,受到哪怕最轻微的震动或冲击,这个魔鬼就会瞬间挣脱束缚,让这道刚刚愈合的伤口,沿着晶格的薄弱处,再次崩裂!而且,会比上一次裂得更彻底,再无修复的可能!”
他这番话,说得在场所有专家都心头一凛,后背发凉。
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行家,自然明白秦洛峰所言非虚,这才是修复工作中真正致命的难关。
“自然时效,需要数年时间,我们等不起。”
秦洛峰话锋一转,那双深邃的眼睛里,燃起了一股足以与日月争辉的智慧光芒“所以我们必须用人为的手段,逼迫这个‘魔鬼’现身,然后彻底消灭它!”
“而我的方法,就是利用宇宙中最基本,也最伟大的物理法则——热胀冷缩,以及金属材料在交变应力下的‘冷加工硬化’原理。”
他走到那台破碎的国宝面前,伸手指着那道完美的焊缝,用一种近乎于宣告神谕的语气,缓缓说出了他那匪夷所思的方案。
“我们将对这个主轴套筒,进行一场长达七十二小时,不间断的周期性‘淬火深冷’处理。用极致的热,让它的晶格充分膨胀;再用极致的冷,让它的晶格急剧收缩。在这场冰与火的交响曲中,反复拉扯挤压重塑它内部的应力场,直到所有的应力都被彻底释放抵消重归平衡!”
“这,就是我的‘人工时效’!”
此言一出,全场再次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用冰与火的交替,去为钢铁“舒筋活络”,消除内应力!
这……
这是一个何等大胆,何等疯狂,又是何等充满了浪漫主义与暴力美学的构想!
在场的每一位工程师,都被这番超越了整个时代的理论,震撼得头皮发麻,心神俱颤。
“好!好一个冰与火之歌!”
高振邦猛地一拍大腿,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狂热光芒,“秦洛峰同志!你需要什么!我们给你什么!这场‘手术’,国家陪你做到底!”
一声令下,“一号工位”再次以前所未有的高效率运转起来。
两台从炼钢车间紧急调拨来的大功率工业鼓风机,被架设在了套筒的两侧,它们的喷口连接着加热线圈,如同两门随时可以喷吐烈焰的巨炮。
而在另一边,几辆军用卡车再次悄无声息地驶来运来了一批贴着“极度深冷”警告标识的巨大钢瓶。
里面装的是足以在瞬间将空气都冻结成冰晶的工业级液氮制冷剂!
一场前所未有也注定要载入共和国工业史册的“冰与火之歌”,即将在这间戒备森严的车间内,正式上演!
秦洛峰亲自指挥,工人们在他的指令下,小心翼翼地将主轴套筒用耐火索悬吊在半空。
“第一乐章,‘火之咏叹’!开始!”
随着秦洛峰一声令下,两台大功率鼓风机瞬间启动,喷吐出灼热的狂风!
赤红的电热丝将空气加热到数百摄氏度,精准地对着那道焊缝,进行着周期性的加热。
整个套筒的表面,在热浪的炙烤下,开始泛起一层瑰丽的蓝色辉光。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死死地盯着测温仪器上那不断跳动的指针。
秦洛峰的眼睛,则像鹰一样锐利,他不断地根据温度的变化,指挥工人微调着鼓风机的角度和功率,确保热量能均匀地渗透到套筒的每一个角落,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
整整一个小时的炙烤,当套筒的温度被精确地稳定在预设的峰值时,秦洛峰的眼中精光一闪。
“火停!冰来!第二乐章,‘冰之镇魂’!”
话音未落,早已准备就绪的工人,立刻打开了液氮钢瓶的阀门!
“嘶――”一股肉眼可见的白色寒流,如同从地狱深处喷涌而出的极寒风暴,瞬间将那炙热的套筒吞噬!
“呲啦!”
红与白冰与火在这一刻,发生了最极致、最暴烈的碰撞!
巨量的白色浓雾,如同引爆了一颗烟雾弹,轰然炸开瞬间将整个车间都笼罩在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朦胧之中。
空气中的水汽被瞬间凝结,化为无数冰晶,簌簌落下,仿佛下起了一场盛夏的暴雪。
那声音,像是成千上万的冤魂在尖啸,又像是巨龙在临死前发出的最后悲鸣!
当浓雾渐渐散去只见那主轴套筒的表面,已经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洁白冰霜,宛如一件来自极北冰原的艺术品。
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一个小时的“火”,紧接着一个小时的“冰”,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整个二号车间,变成了一个不眠的战场。
工人们三班倒,严格地执行着秦洛峰下达的每一个指令。
高振邦和杨厂长,以及那几位老专家,更是寸步不离地守在现场,他们仿佛在见证一个神迹的诞生,不愿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一天两天三天……
七十二小时不间断的冰火交替!
这不仅仅是对钢铁的考验,更是对所有人意志与信念的极限淬炼。
当第七十二个小时结束,最后一个“深冷”周期完成时,所有人都已经疲惫到了极点但他们的眼中,却燃烧着比炉火还要炽热的希望。
“停。”
秦洛峰下达了最后的指令。
他的声音,因为连续三天三夜的高度专注,而显得有些沙哑,但却异常的沉稳。
当套筒表面的冰霜,在室温下缓缓融化,露出了它那历经了七十二次冰火洗礼后的本体时,所有人的心脏,都提到了嗓子眼。
德国专家第一个冲了上去他颤抖着手,戴上白手套,拿起最高倍数的光学放大镜,凑近了那道曾经让他束手无策的裂纹。
在放大镜的视野里,那道原本清晰可见的裂纹,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条与周围母体金属完美地融为一体,几乎看不出任何痕迹的焊缝。
焊缝两侧的金属晶粒,在经历了无数次的膨胀与收缩后,变得无比细密均匀充满了坚韧的力量感。
“上帝……我的上帝……奇迹……这是奇迹!”
德国专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扔掉放大镜,用一种看神明般的眼神,看着那个一脸平静的年轻人,嘴里用德语,发出了充满了敬畏与震撼的惊叹。
他知道自己今天,亲眼见证了一个足以颠覆整个热处理教科书的伟大神迹!
修复工作,成功了!
这件破碎的国宝,在秦洛峰的手中,浴火重生!
高振邦和杨厂长激动地冲上前,一人一边,紧紧地握住了秦洛峰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而秦洛峰在工业界的声望,也在这一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070/1111108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