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贾东旭的悲剧
当“一号工位”的欢呼声还在余音绕梁之时,一声凄厉的惨叫,却如同利刃般划破了红星轧钢厂三号车间那喧嚣的轰鸣。
贾东旭,出事了。
他所在的冲压车间,向来是厂里事故率最高的地方。
那些数吨重的冲压机,如同钢铁巨兽,每一次落下,都带着足以粉碎一切的力量。
老师傅们总是把“十次事故九次快,还有一次是意外”这句话挂在嘴边,反复叮嘱徒弟们,操作时绝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
然而,对于心气早已被磨平,又被家庭重担压得喘不过气的贾东旭来说这些金玉良言,早已被他抛在了脑后。
他最近迷上了跟工友们打牌赌钱,输了不少。
为了能赶在下班前多完成几个计件多挣几毛钱去翻本,他选择了一条最快,也最危险的路——在冲床还未完全停止运转的情况下,伸手去取冲压好的零件。
这是一个被所有安全条例都明令禁止的致命操作。
他的师傅,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冲压工,曾经不止一次地警告过他:“东旭!你小子不要命了!等机器停稳了再伸手!为了抢那几秒钟,把手搭进去你后悔都来不及!”
可贾东旭,把这话当成了耳旁风。
他仗着自己年轻反应快一次又一次地在危险的边缘试探。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这一次死神没有再给他任何侥幸的机会。
就在他伸手取件的瞬间,他那油腻腻的衣袖,被飞轮上甩出的一点润滑油沾到,被瞬间卷入了还在高速运转的传动齿轮之中!
“啊——!”
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响彻车间。
强大的绞力,在瞬间就将他的整条胳膊连同半个身子,都硬生生地拖进了那冰冷而又无情的钢铁齿轮之间!
周围的工友们都吓傻了有人反应快,第一时间冲上去拉下了电闸。
但一切都太晚了。
当工友们七手八脚,用撬棍和扳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他从机器里解救出来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贾东旭的下半身,已经被巨大的齿轮,挤压得血肉模糊,两条腿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扭曲形状,森白的骨碴甚至刺穿了裤腿,暴露在空气之中。
他脸色惨白如纸,早已因为剧痛和失血过多而昏死了过去。
救护车的呼啸声,很快便响彻了整个厂区。
当消息传回四合院时,整个贾家天彻底塌了。
秦淮茹刚从厂里下班回家,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被人告知了这个噩耗。
她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当场晕厥过去。
她疯了一样地冲向厂医院,当她看到病床上那个双腿被截肢,缠着厚厚绷带,如同废人一般躺在那里的丈夫时,她所有的坚强与伪装,都在这一刻,轰然倒塌。
“天杀的啊!我的儿啊!”
闻讯赶来的贾张氏,更是直接在医院的走廊里,撒泼打滚,哭得呼天抢地。
她一边哭,一边咒骂着工厂,咒骂着机器,咒骂着所有她能想到的一切。
一大爷易中海,也第一时间赶到了医院。
他看着自己悉心培养了半辈子,本指望着给自己养老送终的徒弟,如今却变成了一个下半辈子都要躺在床上的废人他的心也像是被狠狠地剜了一刀。
悲痛过后,最现实的问题,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贾家,怎么办?
家里的顶梁柱塌了留下一个女人,三个年幼的孩子,还有一个只会撒泼耍赖的老虔婆。
光靠秦淮茹那点微薄的工资这个家根本就撑不下去!
“找厂里!必须找厂里!”
贾张氏那双哭得红肿的三角眼,再次闪烁起了算计的光芒,“我儿子是在厂里出的事!他是在为厂里卖命!厂里必须负责我们家一辈子!必须让他吃公家饭,吃到死!”
秦淮茹也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她哭着求着易中海:“一大爷!您是八级钳工,是老师傅,您在厂里有面子!您快去帮我们跟厂里说说!让厂里多赔点钱,给我们家一个说法啊!”
易中海看着秦淮茹那梨花带雨的脸,又看了看病床上如同死人般的徒弟,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
于情于理,他都必须为徒弟家出这个头。
第二天,由易中海出面,秦淮茹和贾张氏一哭二闹,在厂办上演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讨说法”闹剧。
她们要求工厂不仅要负责贾东旭所有的医疗费,更要负责贾家上下老小未来所有的生活开支。
这件事,很快就引起了厂领导的高度重视。
杨厂长亲自下令,成立专门的事故调查组,要求务必查清事实,给工人和家属一个公正的交代。
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因为秦洛峰在之前一系列事件中,展现出的超凡的洞察力和公正的立场,在厂里的威望极高。
杨厂长在组建调查组时,竟鬼使神差地,邀请他来担任这次调查组的“特邀技术顾问”。
秦洛峰本不想掺和这些鸡毛蒜皮的破事。
但当他看到调查组成员名单里,赫然有那个总是喜欢颠倒黑白的李副厂长时,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同意了。
他知道,如果没有一个公正的声音在里面,这件事很可能会被某些人利用,变得无比复杂。
调查组的工作,迅速而高效。
他们第一时间封存了出事的冲床,调取了当天的生产记录,并询问了所有在场的目击工友,包括贾东旭的师傅。
事实的真相,很快便水落石出。
在调查组的会议上,贾东旭的师傅,那位经验丰富的老冲压工,面对所有领导,一脸痛心地陈述了事实。
“报告各位领导,东旭这孩子,我不是没说过他。我警告过他不下十次让他等机器停稳了再伸手!可他就是不听!总想抢那几秒钟!出事那天早上,我还因为这事骂了他一顿!谁知道……谁知道下午就……”
老师傅说着,眼圈都红了。
紧接着生产记录也表明,贾东旭当天的计件数量,远超他平时的正常水平,这从侧面印证了他为了抢工,而冒险违规操作的事实。
所有的证据,都清晰地指向了一个结论——这是一起因为工人本人,严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而导致的责任事故。
在最后的定性会议上,调查组内部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李副厂长和一些和稀泥的干部主张“以人为本”,认为工人已经残疾,工厂应该从“人道主义”出发,承担大部分责任,满足家属的要求,息事宁人。
但秦洛峰,却力排众议。
他站起身,目光平静而锐利,扫过在场的所有人。
“各位领导我认为事实就是事实,规矩就是规矩。”
他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色彩,“安全生产条例,是无数血的教训换来的铁律!是每一个工人都必须用生命去敬畏的红线!今天我们如果因为同情,因为‘人道主义’,就去模糊这个是非黑白,就去为严重的违规操作买单。那我们传递给全厂数千名工人的将是一个何等错误,何等致命的信号?”
“那是不是意味着,以后任何人都可以为了自己的私利,去无视规矩,去践踏红线?反正出了事,有工厂兜底,有‘人道主义’当挡箭牌?”
“如果那样,今天倒下的是一个贾东旭,明天就可能是十个一百个李东旭,王东旭!这个责任,谁来负?”
一番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让在场所有主张“和稀泥”的人,都哑口无言,面红耳赤。
最终在秦洛峰的坚持和杨厂长的支持下,调查组给出了最公正,也最冰冷的结论:事故的主要责任,在于贾东旭本人。
工厂从人道主义出发,按规定给予最高的工伤抚恤标准,并负责其后续的基本治疗。
但对于家属提出的“负责全家老小生活”等无理要求,予以坚决驳回!
当这份处理决定,被送到秦淮茹和易中海面前时,秦淮茹彻底瘫倒在地,放声痛哭。
她最后的希望,破灭了。
易中海拿着那份写得清清楚楚的调查报告,看着落款处“特邀技术顾问”后面那个龙飞凤舞的签名——秦洛峰,他只觉得一股巨大的讽刺与无力感,涌上心头。
他算计了一辈子,想为自己的晚年铺路,结果他最看重的徒弟,却以这样一种方式,被他最看不起的那个年轻人,亲自盖棺定论,断绝了所有的后路。
而秦淮茹,在无尽的绝望之中抬起头隔着医院的窗户,望向了“一号工位”的方向。
她看着那片被士兵守护,充满了神秘与荣耀的区域,再看看病床上如同废人一般的丈夫和自己这看不到尽头的黑暗未来。
她的眼中,再也没有了算计,没有了嫉妒,只剩下了一片死灰般的麻木与悔恨。
她知道,她与那个人的世界,已经彻底地,被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永远地隔开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070/1111106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