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敦煌紧急,天机再现
陈建国的供词,像一颗深水炸弹,在国家安全部门内部掀起了惊涛骇浪。
影响国家气运、扭曲历史进程的“天命之网”,以及其幕后操纵者“引线人”的宏大野心,让最高层领导者们震惊之余,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军工厂最高级别的秘密会议室,气氛凝重得仿佛空气都要凝固。
林逸和李卫民面对着几位白发苍苍却目光如炬的军方和政府高层领导,详细汇报了“织网者”组织的所有已知情报。
桌上摆放着那件古朴神秘的青铜器“天机盘”、宋安民的黄铜戒指、以及一系列从博物馆和文化用品商店缴获的证据。
“诸位,这就是我们目前掌握的全部信息。”
林逸指着桌上的青铜器,声音清晰而坚定,“根据陈建国的供述,这件青铜器并非普通的文物,而是一件能够与地球地脉节点产生共鸣的‘天机盘’。‘织网者’的‘引线人’试图通过激活西北敦煌古城遗址下的古老祭坛,启动所谓的‘天命之网’,从而影响国家的‘气运’,甚至操控历史进程。”
一位身着军装的老将军眉头紧锁,沉声问道:“林总工,你所说的‘气运’、‘地脉’,这些听起来过于玄乎,难道是封建迷信?我们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国家,这种说法难以让人信服。”
“将军,我理解您的顾虑。”
林逸没有丝毫动摇,直视着对方的眼睛,“但我们不能忽视‘织网者’的真实行动和其所带来的威胁。无论他们所谓的‘天命之网’是基于何种原理,它都不是虚无缥缈的。我们已经证实,那件青铜器中含有‘秘铜’这种超时代合金,其晶体结构和能量波动特性,远超我们目前的认知。这说明,‘织网者’所掌握的,是一种超越我们时代的,或者已经失传的‘科学’!”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有力:“他们所说的‘影响气运’,可能并非我们理解的封建迷信,而是一种我们尚未掌握的、通过特殊能量共振来影响宏观事物发展的‘技术’。就像蝴蝶效应,微小的扰动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织网者’可能就是在利用这种我们无法理解的‘技术’,通过地脉节点,放大他们的影响。”
“我们不能因为不理解,就对其置之不理。”
李卫民也补充道,“无论是窃取科技、破坏项目,还是扰乱我们的历史叙事,‘织网者’的每一次行动,都精准地打击了我们国家的命脉。他们的目标,是颠覆我们的国家安全和文化根基。现在,他们要直接针对我们国家的核心‘地脉’,这已经是赤裸裸的威胁,我们必须全力阻止!”
林逸将那张两千多年前的星象图和西北古城遗址的地理布局图叠加在一起,展示给在座的领导。
又播放了那段从旧电波中还原出来的“引线人”的低语:“网已铺就,时机将至,命运之轮,静待纺织。”
当那古老而充满威严的声音在会议室中回荡时,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那种穿透时空的寒意。
这种声音,这种技术,以及那枚古老的戒指和青铜器,都在无声地证明着“织网者”的非凡与危险。
最终,军方高层和政府领导们被林逸和李卫民的坚定、以及铁一般的事实所说服。
无论“织网者”的原理是什么,他们的目标都是明确而恶毒的。
“立即启动最高级别应急预案!”
老将军拍板定案,声音洪亮,“组建一支由军方、情报部门和科研专家组成的联合特遣队,由林逸总工全权负责技术和情报方面,李卫民政委负责协调指挥。目标:西北敦煌古城遗址!务必在‘织网者’启动‘天命之网’之前,将其彻底粉碎!”
“是!”
林逸和李卫民齐声应道,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坚定。
命令下达,整个军工厂都动了起来。
一支由精锐特战队员、经验丰富的反间谍人员和顶尖科学家组成的秘密行动小组迅速集结。
他们被告知了任务的绝密性,以及可能面临的危险,但所有人都义无反顾。
林逸亲自分配任务,协调各项资源。
技术组正在加班加点地分析青铜器“天机盘”的能量波动规律和结构,试图找出其“启动”的机制,以便进行反制。
特战队员们则在紧急熟悉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战术布置,进行模拟演练。
出发前,林逸给陈雪茹打了个电话。
电话里,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更多的是坚毅。
“雪茹,我可能要出差一段时间,任务比较紧急,不能带你。”
林逸尽量让语气听起来轻松,但他知道,陈雪茹的直觉向来敏锐。
“我知道了,你一切小心。”
陈雪茹的声音听起来很平静,但林逸能想象到她眼中担忧的神色,“家里一切都好,你不用牵挂。你为国家做大事,我支持你。”
她没有问具体去哪里,也没有问去多久,只是那一句“你一切小心”,包含着所有未尽的关切。
“嗯,我会的。”
林逸心中一暖,他知道,有陈雪茹的支持,他才能毫无顾虑地投身这场战争,“等我回来,我们再好好休息。”
挂断电话,林逸的目光变得更加锐利。
陈雪茹是他的港湾,是他奋斗的动力,他必须守护这个国家,才能守护好她和他们的未来。
次日凌晨,一架军用运输机在夜色中悄然升空,载着林逸和这支精锐部队,向着遥远的西北荒漠疾驰而去。
飞机上,没有交谈声,只有引擎的轰鸣和队员们紧张的呼吸。
每个人都知道,他们此行肩负着国家命运的重任。
林逸坐在座位上,手中拿着一份敦煌古城遗址的详细地图,目光扫过那些被标注出来的古老遗迹和沙丘。
他的脑海中,回荡着陈建国所说的每一个字:“敦煌古城遗址,那里有一个被沙漠掩埋的古老祭坛……‘天命之网’的核心节点……”
长途飞行中,技术组的初步分析报告也传到了林逸手中。
“林总工,青铜器‘天机盘’的分析有了重要进展。”
报告上写道,“它并非简单的金属器物,而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能量传导和共振装置。其内部结构与我们发现的那个古老星象图高度吻合,就像一个三维的‘星座仪’,能够精确模拟特定天象下的能量流。我们推测,它需要在特定天象下,放置在与星象图对应的‘地脉节点’上,才能被激活。”
“它能够汲取并放大地脉中的能量,形成一种我们尚无法理解的‘气场’或者‘能量网’。这种能量,可能会对地球的磁场、甚至人类的潜意识产生微妙而深远的影响。”
这进一步证实了“织网者”的理论,也让林逸对这场即将到来的较量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不仅仅是军事对抗,更是科技、历史、甚至是对未知领域认知的较量。
经过数小时的飞行,运输机最终在西北地区一个隐蔽的军用机场降落。
当舱门打开,一股夹杂着风沙的干燥空气扑面而来。
天色微亮,远处的地平线上,是一望无际的荒漠和连绵起伏的沙丘,透着一股苍凉而雄浑的古老气息。
在这里,他们换乘了特制的军用越野车。
车辆在崎岖的戈壁滩上疾驰,扬起漫天尘土。
随着距离的拉近,远处渐渐显现出一些残破的土墙和高耸的沙丘。
“那就是敦煌古城遗址。”李卫民指着前方,沉声说道。
林逸透过车窗,目光凝视着那片荒凉而雄伟的遗址。
残垣断壁在晨光中显得斑驳而古老,仿佛在无声地讲述着千年的历史。
然而,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之下,却隐藏着“织网者”试图操纵国家命运的巨大阴谋。
车辆在距离遗址数公里外的一处隐蔽沙丘后停下。
特遣队员们迅速下车,进行隐蔽和部署。
“无人机小队,升空!对整个遗址区域进行全方位侦察!”
林逸果断下令,“重点关注任何异常的痕迹、新挖掘的土方、以及不明身份的人员活动!”
无人机悄无声息地升入高空,将实时的航拍画面传输回来。
屏幕上,古城遗址的全貌清晰可见。
残破的城墙,被风沙侵蚀的佛塔基座,以及被黄沙覆盖的街道。
然而,在遗址的中心区域,一处被几座高大沙丘环绕的凹地,却引起了林逸的注意。
那里似乎有被清理过的痕迹,沙丘的边缘也显得比其他地方更加平整。
“放大那个区域!”林逸指着屏幕命令道。
画面拉近,林逸看到了令他心头一紧的景象。
那片凹地中央,赫然露出了一座古老祭坛的一角!
祭坛的石块呈现出一种饱经风霜的古朴,其上刻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符号,与“天机盘”上的纹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更令人警惕的是,祭坛周围,竟然有一些细微的、不属于自然的痕迹——一些似乎是近期留下的脚印,以及一些被刻意伪装起来的……帐篷!
“他们在那里!”
李卫民沉声道,眼神锐利,“‘织网者’的行动小组,已经先行抵达了!”
林逸的目光落在那些隐蔽的帐篷上,心中一股危机感骤然升腾。
他们比预想的更快!
“特战小队,秘密潜入!对目标区域进行抵近侦察!务必查清对方人数、装备、以及他们是否已经开始部署‘天机盘’!”
林逸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紧张,“注意隐蔽,一旦暴露,立刻汇报!”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059/1111107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