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抄家后,和离主母带着空间去流放 > 第226章 男女老少上私塾

第226章 男女老少上私塾


隔壁酒楼是关城易东家开了多年的,在关城一带信誉极好,此前因为药铺崔之玉也和他打过两次交道,客客气气的。

随着这香味和人气的聚集,必然引起酒楼里面的人注意。

尤其是这个点,易东家就在那楼上雅房坐着呢。

看到楼下这阵势,不免好奇了。

特意去找小厮问了下,小厮还将最后一份玉米烙和烤玉米段给买了上来。

“掌柜的,是隔壁药铺的东家在做点心卖呢,不过数量有限,我抢到了最后一份,你且尝尝?”

“做点心?她一个药铺的东家,掺和到我酒楼门口做点心?”

易东家拧起眉头,十分不悦,但看着那些模样新鲜的玉米点心,又觉得好奇。

“我倒是想尝一尝,一个药铺东家,能做出个什么花来和我抢生意。”

吃下去后,罢了罢手:“我瞧着也不过如此,就这点……”

话还没说完,那玉米的甜而不腻,丰富的口感层次,很快抓住了他的心。

“好像是有点香。”

小厮方才也在楼下尝了一口,十分赞同地连连点头!

“是啊东家,咱们家从未做过这样的点心菜品,楼下那些人都说好吃呢!!”

易东家好歹也是做了这么多年酒楼生意的,他最敏锐的一点,便是什么东西好吃,别人又喜欢吃什么。

酒楼好几个特色菜,那都是他特意去各地搜集来的。

要不然关城也没有哪家酒楼的生意可以与之媲美。

然而这时崔之玉竟主动上楼了。

“东家,崔娘子来了。”

易东家一愣,将她请进来。

崔之玉刚进屋子,便规规矩矩地道了歉。

“今日之事,打扰易东家了。我也就是村里面的村民们玉米收成多,想着做点吃的,来卖个几文钱给村民。但没想到这么受欢迎,差点都把易东家的酒楼门口给堵了。”

“实在抱歉。这些薄礼,还望易东家莫嫌弃。”

只见她拿了几根品相上好的人参,那易东家见她如此会做人,顿时面色温和下来。

加上他本来就有了别的想法,连忙请崔之玉坐下。

然而不等他开口,崔之玉便开门见山道。

“其实我还有个不情之请。方才想必东家也瞧见了,我这些用玉米所做的点心,大家都很喜欢吃。”

“我们村如今收成了不少玉米,我想着,不知东家有没有想法,将这些玉米给收下,我再给东家这些玉米点心的制作方子,还有其他几道口味极佳,又独一无二的菜色方子给您,您看如何?”

易东家不止这一个酒楼,崔之玉是知道的,他在辽列其他城镇还有好几家呢。

若玉米点心卖得好,这些玉米定然能成为稳定的供货渠道。

除了这点玉米点心外,她还能教会他做玉米油,玉米粉等,届时她只要从里抽成一点即可。

易东家也想到了这一点,不过这价位……

“崔娘子,你这建议鄙人觉得不是不可行,只是你们那村能有多少这东西?能稳定给我吗?”

“可别等我卖得好了,忽然又说收成不好没货了。再者,这价位方面,可不能包含你给我的方子价位,那方子属于你和我谈这桩生意的额外赠送。”

崔之玉本就不是冲着这价位来的。

只见她掏出早就准备好的合作文书,递到东家面前。

“价位方面好商量,不多,方子我也不收取分文,以后不管春夏秋冬,天气如何,玉米的货源定会稳定供给。”

东家可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粮食原材竟能不分春夏秋冬,稳定供给?

“易东家,白纸黑字都写在上面了,我若有做不到的地方,您随时可中断与我的合作。”

这文书对易东家来说简直就是掉的馅饼,价位也合适得很,当机立断的也就签了。

拿到这契书后,她马上便按照上面所言,将制作点心的方子如数写下,以此来换取易东家的第一笔玉米款。

明日那玉米就能运到合心酒楼。

带着这个消息回屋舍后,那些村民都愣住了。

“崔娘子,此话可当真?咱们这些玉米真能卖钱?”

崔之玉当即便让他们拿出既定的玉米,装袋完成后,便将对应的银钱发到村民手中。

“自然能卖,往后还能稳定地卖,只要你们能种,我就能帮你们卖。”

一时间,聚集在一起的村民喜极而泣,感叹不已:“太好了!如此一来,咱们不仅能赚银钱,还能不浪费粮食了啊!”

“多谢崔娘子,多谢崔娘子的好法子啊!”

看着那些村民纷纷加入感谢的队伍,崔之玉趁机提出来。

“乡亲们,这些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咱们都是一个村的,一路苦过来,能生活至此本就不易。”

“互帮互助那更是应该,所以你们也不必言谢我。不过眼下我有一桩事情,想恳请诸位能助一臂之力。”

她给众人带来了这么大的好处,此时此刻提出的要求自然有人附和。

“崔娘子你尽管开口!咱们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见此,崔之玉微微一笑,才说道。

“此前我兄长与薛老爷子就想合力把村内的私塾建好,如今我兄长还未回来,但私塾一事不能再拖了。”

“我想恳求诸位,若什么时候得空,能去私塾那地帮个忙,人多力量大,尽快将私塾屋子建好,如此一来,咱们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能读书上学。”

出发点那是极好的,可是这话一出口,马上就有人疑惑起来。

“崔娘子,咱们都这年纪了,也没必要读什么书,就那些孩子读书确实可行,可那些女娃娃难道也能读?”

“唯有读书,方可掌握命运,才能走出这贫困之地,重归京都,重振家族门楣。光宗耀祖的事,何须只寄在一个小小的男娃身上?”

“不管是女娃娃好,还是年纪稍大的人,哪怕是年过花甲的老者,只要想读书,愿意读书的,咱们都有老师来教。”

“众所周知,我兄长乃是翰林院的编修,是个读书人,会教书。家父也曾是识字的文化人,后虽投身商贾,但尚可教些简单的。”

“不仅如此,我前几日从兴嘉救回来的女子里,也有自小读书的女子,她们都是曾经名震一时的章道衍大学士的学生。”

“可是那曾教过太子殿下,以及诸侯贵子还有朝堂名士的章学士?”

“正是。”

一时间,那人倒吸一口凉气!


  (https://www.24kkxs.cc/book/4238/4238014/2444285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