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李世民禅让事定,甘露殿问群臣事
高俅的话,令李世民的脸色直接黑了下去。
他看向高俅,目露不善。
然而,高俅却浑然不在意。
“太上皇,事已至此,无论您如何抗拒,陛下登基一事势在必行。若是您不向陛下服软,只怕......遭罪的还是您啊!”高俅感慨道。
只是,李世民无动于衷。
他的目光有些阴沉。
高俅扫了大殿四周一眼,见无人看向此处,就向李世民走近几步,目光闪烁着冰冷的寒意,低声道:“太上皇可知,除了陛下,您尚且还有一子在世?”
李世民眼中的瞳孔猛地一缩,“你说什么?”
高俅微笑以对。
李世民神色有些变幻不定。
“是在陛下来到大安宫后,长孙太后生下的,一子一女,龙凤胎呢......”高俅嘴角上扬,眼睛一直盯着李世民看。
李世民的神色非常复杂,一会儿惊讶,一会儿欣喜,一会儿痛苦......
“朕的孩儿......”李世民欲言又止。
“名为李治。”高俅道,忽地眸光一闪,“若是陛下不主动禅让,陛下若是震怒,这李治嘛......或许被牵连,到时候,陛下会如何对付他呢?”
李世民听了进去,眼神一黯。
“太上皇,若是您今日仍然不主动禅让,臣必然会劝说陛下将这李治当着您的面烹杀,故太上皇要三思啊,不为自己,也得为这无辜的孩儿着想......”高俅拖长着语调,目光阴冷。
李世民的手脚忽地剧烈摇颤,目光赤红,盯着高俅时发出择人而噬的光芒。
高俅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几步,须臾,回过神后,面露不悦,“看来,太上皇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了......既然如此,那么,臣告退......可惜了这个叫李治的孩子,还未见到亲生父亲,就要遭受烹刑......”
“等等!”李世民忍住心中愤怒,忽地喊道。
高俅神色平静,“太上皇还有何指教?”
“朕想见见这个孩子,只要见一面,朕就同意......”李世民认真地说道。
高俅摇了摇头,“这个条件,恕我拒绝......陛下那边,是不会同意的。或许,等什么时候太上皇获得陛下的同意了,方有机会。”
李世民心中一沉,目光中闪过最后一丝挣扎,“朕......”
他脑海中闪过长孙无垢的模样,心存愧疚。
“同意了......”李世民声音很轻,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做出了艰难的选择。
高俅笑道:“太上皇若早些如此,也就没这么多事了......”
李世民缄默不言。
“臣告退!”高俅转身,欲要离去。
他的心情大好。
李世民瘫坐在床上,手足摇颤剧烈无比,心中起伏不平,眼中黯淡无光。
他的脸,有些灰暗无神,如同行尸走肉。
高俅离开了大安宫,直奔东宫而去。
是夜。
李承乾做了一个美梦。
......
翌日。
李承乾下了早朝后,见了程咬金一面,对他勉励了一番。
程咬金走的时候,都是见人就咧着嘴笑。
转眼间。
时间来到了十一月十五日。
这一日,辰时正。
李承乾在甘露殿召见了寇准、王安石、杜如晦、魏徵、戚继光、岳飞、徐达、岑文本、杜依业等人。
他扫视了一眼在场众人,面露微笑:“今日,朕召见你们前来,为的是朕登基一事。当然,在这之前,有些事情,朕要先确认一下。”
“岑卿!”
“臣在!”岑文本恭敬地应道。
“华州大水赈灾一事可有差错?”李承乾问。
“回禀陛下,臣与华州刺史同心协力,组织华州上下官吏,还有百姓,并调动府兵修堤,赈灾之事已经妥善解决。且华州百姓感念朝廷恩德,感恩陛下,本欲献上万民书一份,被臣所阻,总之,华州民心已定,陛下无需担忧。”
李承乾微微颔首,“善!杜司业祭祀渭河河伯如何?”
杜依艺回道:“回陛下,臣依祭祀之礼,未有丝毫偏差。”
李承乾满意地点了点头,又看向魏徵道:“魏卿,关于朕登基之事的准备如何?”
“回陛下,一切准备妥当,只待陛下登基之日。”魏徵肃穆着脸道。
“岑卿,关于封赏诸位功臣的圣旨是否都拟写了?”李承乾将视线从魏徵身上移到岑文本身上。
“启禀陛下,此事,臣早已完成,只待陛下登基。”岑文本应声而道。
“善!”李承乾言简意赅地说。
接着,李承乾继续说道:“朕有意在登基之日,改贞观二年为宣武元年,诸卿以为如何?”
话音刚落。
寇准接话道:“陛下,臣以为可行。”
魏徵却是提出反对,说:“陛下,这与礼不合,只怕会引起......”
王安石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臣也以为可行。只是,今后史书记载方面,或许,需要稍稍改动一下......”
魏徵面色微变。
杜如晦咳嗽了几下,沉默无言。
戚继光等人纷纷表示赞同王安石的看法。
魏徵看向一旁的杜如晦,心中一沉。
还不待他说些什么,李承乾就发话了,说:“朕也以为可也。虽说今年是贞观二年,但,今年大唐所有之事,皆出于朕令。开疆拓土之功,除去五姓七望,还有治旱赈灾等功绩,莫非这些功劳,都要送给太上皇吗?此事,就这么定了。等朕登基之时,就改贞观二年为宣武元年。”
魏徵心中一叹:羽翼已丰。
“就在昨日,李靖派人传回消息,吐蕃已被拿下。那吐蕃的松赞干布,已经在回长安的途中。此番灭国之功,朕以为当赏,一并在朕登基之日封赏。”李承乾补充道。
“陛下英明。”寇准等人高声道。
“朕登基后,接下来几年,大唐会休养生息一段时间,这期间不会再有战事,鼓励生育,恢复生产,待大唐人口和国力都强盛些,朕会对外动兵。吐谷浑,西域,高句丽等国,这些将会是今后大唐的目标。”
“朕之所想,是希望日月所照,皆为唐土。若是做成此事,诸卿或与朕名垂千古!”
“望诸卿各司其职,同心协力,为造大唐盛世而努力!”
话音落。
寇准等人纷纷激动地开口道:
“陛下英明!”
“陛下万年!”
“大唐万年!”
(https://www.24kkxs.cc/book/4237/4237995/2362202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