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登基成帝,改元宣武
十一月十七日。
寅时初刻。
东宫正寝殿。
李承乾在无禄等人的服侍下,穿戴崭新的玄色蟒袍,头戴玄色衮冕的九旒垂珠。
他的目光平静如水。
他知道,接下来,进行的就是三辞三让。
所以,他重新穿戴起了身为太子时所穿的衣服。
此刻,他的身份是太子李承乾。
此时,长安城笼罩在一片寒雾中,外面的天,仍然是黑夜。
穿戴完毕后,李承乾按照既定的流程,往显德殿走去。
到了寅时三刻。
太极宫承天门外已列满朱紫公卿,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激动。
即便冷气入体,依然无法冷冻一颗颗火热的心。
当李世民被人搀扶着坐在太极殿的龙椅上时,望着空荡荡的太极殿,李世民的神色有些恍惚。
他知道,不久后,那个逆子就要成为真正的大唐皇帝了。
想到此处,他的脸色有些阴沉。
得知李世民已经在太极殿后,另一边的东宫显德殿外。
太史令傅奕执浑天仪测算时辰,报曰:“岁在戊子,星聚紫微,当主新君承祧。”
此时,身在显德殿的李承乾听到傅奕的声音后,开始进行“三辞”之礼。
“陛下龙体健康,孤何德何能敢承大宝?”李承乾坐在伏案旁,手按在腰悬的宝剑上,玄色衮冕的九旒垂珠遮住他平静的目光。
话音落。
侍中魏徵手捧《尚书.尧典》,肃穆着脸,朗声道:“《礼》云‘天子有善,让德于天’,今陛下禅位,太子当顺天命。”
此为一辞一让。
结束一辞一让后,李承乾等到了将近辰时时分,才随着魏徵等人前往太极殿。
而此时,本在太极宫承天门外等待的朱紫公卿,纷纷迈入太极殿。
当他们看到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时,所有人纷纷拱手行礼:“参见陛下!”
行完礼后,所有人开始假寐,等待着李承乾的到来。
李世民见此,切实感受到了大权旁落的心情。
还没等他说些什么,李承乾这个时候就迈步进入了大殿。
在场众人纷纷向李承乾恭敬行礼。
恰在此时,已经是辰时初刻。
须臾。
太极殿前九重阶下,三公九卿持象牙笏板齐跪。
李承乾走到李世民身旁属于太子应站的位置,面色从容。
至于李世民,他直接无视了。
尚书左仆射王安石按照提前安排好的流程,率领群臣再请:“隋季板荡,陛下拨乱反正,今效尧舜故事,太子宜正位璇枢。”
李世民面无表情。
李承乾以‘幼冲不堪宗庙重’为由二辞,中书令寇准引《周礼》‘立嫡以长’之制二让。
旋即。
太乐署撞响姑洗钟,黄钟大吕之声震彻丹墀。
巳时正,太极殿内金吾卫执殳戟分列,李承乾第三次跪在李世民面前,双手伸出,看向李世民,眼中不带一丝情感。
李世民望着手中捧着的玉玺,心中神色复杂,在无禄轻轻地咳嗽暗示下,这才依依不舍地将传国玉玺递给李承乾,李承乾接传国玉玺时,殿中侍御史突然高诵祥瑞:“终南山现麒麟踪,太学《孝经》碑自生光!”
在群臣‘天意已彰’的呼声中,李承乾终受册宝。
尔后,李世民走下龙椅,无禄等宦官立即给李承乾套上玄色龙袍,头戴玄色天子的十二旒垂珠。
接着,李承乾扫视了一眼在场众人,然后在众人的注视下,坐在了龙椅上。
才刚坐下,群臣纷纷高呼:“陛下万年,大唐万年!”
李世民心情低落,心中说不出的难受。
然后,他就被无禄示意带离了太极殿。
接受群臣朝拜后,待午时的日晷影指正中,大典这才进入五仪九章的核心流程:
其一,卤簿仪卫。
玄武门至承天门陈设法驾卤簿:
朱雀幡、青龙幢引路,五牛旗象征社稷。
十二金甲神将持凤翅兜鍪。
寇准亲御玉辂,马首缀金铃,每行十步则乐工击柷敔为节。
其二,告祭天地。
新君登坛行燔燎礼:
昊天上帝坛:太祝官唱“嗣天子臣某,敢用玄牡昭告”,青烟携苍璧缯帛升腾。
太庙祫享:李承乾以“孝’字为祖宗神主拭尘,太常卿献《九功舞》。
社稷坛:五色土混入陇西故土,象征“混一四海”。
其三,正殿受贺。
未时三刻,太极殿内:
冕服制度:新君换十二章衮冕(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乐悬配置:宫悬四面设鎛钟十二、编磬二十四,奏《昭和》之乐。
百官舞蹈:三品以上着紫服佩金鱼袋,行“蹈舞礼”时腰间玉銙叮咚如泉。
中书侍郎岑文本宣《即位诏》,当念到“改元宣武,改贞观二年为宣武元年”时,殿外千牛卫齐鸣角弓,声震屋瓦。
起居注郎司马恒在《起居注》侧批:“日有冠珥,白虹贯之。”
完成这些后,李承乾瞥了一眼无禄。
无禄立即会意,当即摊开圣旨,念道:
大唐皇帝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绍承大统,君临万方,仰赖文武群臣戮力同心,共襄盛举。
今登基御极,特颁恩赏,以酬功勋,以彰德业。尔等宜体朕心,恪尽职守,永保社稷。
敕封如下:
国公之封,位极人臣,辅弼朕躬:
寇准,忠勤体国,智略超群,封莱国公;
王安石,经纶济世,革新朝政,封荆国公;
杜如晦,谋略深远,运筹帷幄,勋业巍巍,兢兢业业,股肱之臣。今加实封三百户,用表殊恩。
魏徵,清正刚直,谏言如流,佐朕定鼎天下,功在千秋。特晋封为郑国公,锡之诰券,永光门第。
岳飞,忠勇无双,功盖寰宇,平定叛乱,封宋国公;
李定国,刚毅果决,威震边陲,封定国公;
徐达,谋略深远,平定叛乱,封魏国公;
常遇春,骁勇善战,所向披靡,灭突厥,开疆拓土,封鄂国公;
李靖,灭吐蕃卫国,大唐砥柱,封卫国公;
狄青,威名赫赫,安定西陲,封汾国公。
卢国公程咬金、吴国公尉迟敬德,功在开国,德配先皇,且奋勇杀贼,有平叛之功,今实封增至三百户,以彰殊荣。
郡公、县公之封,酬尔勋劳:
薛万彻,勇冠三军,封武安郡公;
高偘,勤勉王事,封渤海县公。
县子之爵,嘉尔忠勇:
杨凌,才略过人,封华州县子;
牛贲,战功卓著,封同州县子;
苏定方,平叛有功,封武邑县子。
县男之封,励尔勤勉:
周铁牛,忠勇可嘉,封雍州县男;
薛奉,箭术超群,封平阳县男;
程良,战功累累,封平阳县男;
王二狗,勤勉任事,封华州县男;
赵四,恪尽职守,封同州县男。
......
钦此!
宣武元年十一月十七日
大唐皇帝 李承乾 颁行
待无禄念完后,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
圣旨上念到的且在大殿的寇准等人纷纷高呼:“谢陛下隆恩!”
(https://www.24kkxs.cc/book/4237/4237995/2359203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