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武备司外,秋风卷着落叶在青石板路上打着旋儿,寒意渐浓。
吴承安等人的脸色比这十月的天气还要阴沉几分,方才武备司主事那副皮笑肉不笑的模样犹在眼前。
而王宏发的也提醒了韩若薇。
韩若薇杏眼圆睁,腰间佩剑“铮”地出鞘半寸,寒光映着她因愤怒而涨红的脸:
“对,去刺史府找那狗官去!”
剑穗上的红缨在风中剧烈摆动,如同她此刻翻腾的怒火。
敢故意刁难她的未婚夫,她定要亲自讨回这个公道。
马子晋阴沉着脸,声音低沉得可怕:“朱刺史如此行事,不配为我等父母官!当真无法无天!”
谢绍元冷笑一声:“那还等什么?我们这就去刺史府!”
四人气势汹汹就要往刺史府方向冲去,街边卖炊饼的老汉吓得连忙收摊避让。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吴承安突然横跨一步,张开双臂拦住众人:
“诸位莫要冲动!”
“你们想想!”
吴承安压低声音:“朱文成既然敢做这事,必定在刺史府布下天罗地网,我们贸然前去,轻则被安个冲击官署的罪名,重则……”
他目光扫过韩若薇发间的银簪:“有人怕是要借机除掉我这个眼中钉。”
韩若薇急得跺脚,簪上珍珠乱颤:“难道就任由他们无法无天?你可知错过这次乡试,又要等三年!”
她突然压低声音:“况且你这次立下战功,若是此次去京都城参加乡试,一定能大放异彩。”
王宏发突然瞪大眼睛:“就是,我们必须为你讨回公道!,不能任由他们为所欲为!”
吴承安目光一凛,他沉声道:“不去找朱刺史,不意味着我会束手就擒。”
“成绩文书虽归武备司保管,但科举事务终究要经学政衙门过目。”
韩若薇眼睛一亮,鬓边碎发随着转头动作飞扬:“你想去找赵学政?”
她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上月赵大人来客栈看望学子,特意问起过你。”
王宏发却挠着头困惑道:“可你是武试啊,赵学政也能管?”
他粗壮的手指比划着:“我听说文官武官向来井水不犯河水……”
“王少爷你有所不知。”
吴承安唇角微扬,露出这些天来第一个真心的笑容:“我朝虽重文轻武,但科举取士皆归学政统辖,武举文书需经学政衙门用印方可生效。”
谢绍元闻言立即转身:“那还等什么?快去赵府!我知道近路!”
众人随后跟上。
赵府坐落在城东文曲坊,朱漆大门上的铜钉在夕阳下泛着古旧的光泽。
听闻是武试案首到访,门房老仆连通报都忘了规矩,跌跌撞撞就往里跑:
“老爷!前线立功的吴公子来了!”
穿过种满菊花的前院,众人被引入正厅。
紫檀木的案几上摆着未完的棋局,墨香与药香在空气中交织。
年过六旬的赵咏德端坐主位,雪白的胡须垂在青色棉袍前,像一道瀑布。
身侧侍立的青年一袭月白长衫,正是其孙赵温书——那位曾冒死逼迫朱刺史出兵的赵公子。
“拜见赵大人!”吴承安执礼甚恭。
身后众人齐声附和,连最莽撞的王宏发都规规矩矩行了全礼。
赵咏德抬手示意看茶,眼角皱纹里堆着笑意:“吴承安啊,前线大捷的奏章刚到不久。”
“听说你阵斩敌军将领,真是英雄出少年啊,韩总兵收了个好弟子!”
话音刚落,韩若薇突然“砰”地放下茶盏,瓷底与黄花梨木相撞的声响惊得赵温书眉头一跳。
她顾不得礼仪急声道:“赵大人,朝廷恩赏尚在云端,眼前却有人要断送承安的仕途!”
厅内霎时寂静,连窗外聒噪的秋蝉都噤了声。
赵咏德缓缓放下茶壶,壶嘴飘出的白雾在他锐利的目光中扭曲:
“细细说来。”
吴承安长叹一声,接过话题:“今晨武备司拒发文书,声称库房遭贼,文书找不到了。”
“混账!”
赵咏德突然拍案而起,案上棋篓里的白玉棋子哗啦啦倒了一片。
他消瘦的面容因愤怒而扭曲:“三日前我奉命验收库房,明明所有的文书都还在。”
“哼,想不到武备司居然还有这种人!”
顿了顿,他又沉声道:“你这是故意被人刁难,莫非你得罪了武备司的人?”
吴承安深吸一口气,目光在厅内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最后落在赵咏德威严的面容上。
“此事说来话长,一切还是源自此次前线大捷。”
他的声音低沉而清晰,每个字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我回来之后,朱刺史秘密召见我,要求我作伪证,将北境大捷的功劳尽数归于他一人名下。”
厅内的烛火突然摇曳了一下,映照出韩若薇攥紧的拳头。
吴承安继续道:“他许诺若我应允,不仅保我武举高中,还可举荐我入兵部任职。”
说到这里,他嘴角泛起一丝冷笑:“但我当场严词拒绝,言明战功乃将士们用鲜血换来,岂能由一人独吞?”
赵温书闻言猛地拍案而起,案几上的茶盏被震得叮当作响:“无耻之尤!这分明是要贪天之功!”
他俊秀的面容因愤怒而扭曲:“祖父常说,朱刺史最善钻营,没想到竟卑劣至此!”
吴承安点点头,继续道:“今日我去武备司领取成绩文书,那主事先是百般推诿,最后竟直言文书找不到了。”
“啪!”
一声巨响,赵咏德枯瘦的手掌重重拍在紫檀木案几上,震得砚台里的墨汁都溅了出来。
老人雪白的胡须不住颤抖,眼中怒火几乎要化为实质:“简直岂有此理!科举文书乃朝廷重器,岂容他们如此儿戏!”
他猛地起身,青色官袍在烛光下泛着冷光:“老夫这就去找那朱文成理论!”
韩若薇见状连忙上前搀扶,却被吴承安一个眼神制止。
吴承安上前一步,恭敬而不失坚定地说道:“赵大人息怒,学生以为,此刻贸然前往刺史府,正中朱文成下怀。”
赵咏德闻言一怔,随即会意。
他缓缓坐回太师椅,手指轻叩扶手:“你是说他会不承认?”
“正是。”
吴承安微微颔首:“朱刺史既然敢这么做,必定早有准备,若大人此刻兴师问罪,他大可推说不知情,反咬我们诬告。”
他目光炯炯有神:“更何况,眼下最要紧的是学生的乡试文书。”
赵咏德捋着胡须,眼中的怒火渐渐被深思取代。
他沉吟片刻,突然问道:“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吴承安挺直腰背,声音沉稳有力:“当务之急是绕开朱刺史,只要能拿到正式文书,学生便可立即启程赴京参加乡试。”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至于朱刺史,待学生金榜题名之日,自有分说。”
赵咏德闻言,布满皱纹的脸上终于露出笑意,对吴承安赞许地点头:
“若只是想拿回文书,确实好办多了。”
“此事,老夫亲自为你办!”
(https://www.24kkxs.cc/book/4237/4237987/1111091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