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连中六元,我的前妻是女帝? > 第104章:造反,镇压!

第104章:造反,镇压!


苏白遇刺一事,很快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在关静等人一再竭力申请之下,此事由大理寺卿孙韬负责调查。

很快,孙韬便查到了此事和世家崔家以及卢家有关。

而与此同时,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都被苏白暗中传授,造福了天下百姓的同时,逼得崔卢两家造反。

世家的力量果然强大,短短半个月时间,崔卢两家竟然瞒天过海的攻入了帝京,而苏白等人也起兵反抗。

镇压,终究是结束了。

崔卢叛乱的烽烟在帝京上空盘旋了整整三日才彻底消散。

紫宸殿前的血迹被反复冲刷,仍在地砖缝隙里留下暗红的印记,如同这个帝国肌理深处难以愈合的伤疤。

然而,当夏凝音在苏白寸步不离的守护下,于龙榻上幽幽转醒时,那双凤眸里燃烧的,不再是劫后余生的脆弱,而是淬炼过的、更加坚硬的寒铁之光。

“苏白…”她声音嘶哑,目光掠过他染血的衣襟,最终落在他紧握着自己的手上,指尖微不可察地蜷缩了一下,“朕…没死成。”

“陛下洪福齐天。”苏白轻轻将她散落的鬓发拢到耳后,动作是前所未有的自然,仿佛做过千百遍,“阎王也不敢收。”

孙元华和张思邈在一旁垂首,心中惊疑不定。

女帝伤势之重,他们心知肚明,那一口心头热血喷出,几乎已是油尽灯枯之兆。

可就在苏白将她揽入怀中的瞬间,一股磅礴的生机竟奇迹般护住了她最后的心脉!

此等异象,已非岐黄之术可以解释。

两人对视一眼,皆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敬畏。

夏凝音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已是一片冰封的杀伐决断:“崔卢二贼?”

“尽数生擒,押在天牢,等候陛下发落。”苏白答道。

“其党羽、附逆者三百七十一人,皆已下狱。北门守将王焕,伏诛。”

“好。”

夏凝音挣扎着要坐起,牵动伤口,闷哼一声。

苏白立刻扶住她,将软枕垫在她身后。

“还有一事,”

苏白看着她苍白却锐利不减的脸,“大理寺卿孙韬,已查明唐国公李建元主使职测舞弊,构陷于臣的铁证。人证、替换的考卷、传递消息的密信…一应俱全。孙大人就在殿外候旨。”

夏凝音的唇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那笑容里没有半分暖意:“宣。”

孙韬步入殿内,步伐沉稳,只是官袍下摆沾着天牢特有的阴冷潮气。

他躬身行礼,双手捧上一份厚厚的卷宗:“陛下,唐国公李建元,勾结其门生故吏,于帝京、江南、西川等五处职测重地,大肆舞弊。其手段卑劣:或提前泄露考题予世家子弟,或替换寒门优异考卷,更胆大包天,伪造工部印信与臣下‘往来密信’,意图构陷苏尚书泄题营私,动摇国本!所有涉案人员口供、物证在此,请陛下御览!”

卷宗被内侍接过,呈到夏凝音面前。她只翻看了几页关键处,眼神便如淬毒的冰锥。

“好一个唐国公!好一个太皇太后的好侄儿!”

她猛地将卷宗摔在龙榻边,声音因愤怒而微微发颤,“他这是要断我大乾的根!断朕的根基!传旨!”

“唐国公李建元,身居高位,不思报国,结党营私,舞弊国考,构陷忠良,罪同谋逆!着,即刻褫夺爵位,削去一切官职,打入天牢!其党羽涉案者,无论官职大小,一律严审,按律论处!太皇太后处…”

夏凝音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随即化为磐石般的坚硬,“着人看顾慈宁宫,无朕旨意,任何人不得惊扰!”

此旨一出,朝野彻底洗牌。

李建元一党树倒猢狲散,依附太皇太后的势力瞬间瓦解。

梁国公薛岩远在兖州赈灾,闻此剧变,惊惧交加,竟在驿馆中中风不起,虽保住性命,却已口不能言,形同废人,其党羽群龙无首,纷纷倒戈或噤若寒蝉。



天牢最深处,崔允季和卢墨笙被沉重的铁链锁在石壁上,形容枯槁,再无世家家主的半分气度。

牢门打开,苏白一身素色常服走了进来,身后跟着捧着一个木盘的雅儿。

“苏…苏白!”

崔允季眼中爆发出刻骨的怨毒,“成王败寇,要杀便杀!休想折辱我等!”

“折辱?”

苏白轻轻摇头,声音平淡无波。

“你们还不配。本官此来,是送二位家主…上路。”

他示意雅儿上前。

木盘上,并非鸩酒白绫,而是两本簇新的、散发着墨香的书籍。

一本封面印着《崔氏家训》,另一本是《卢氏宗谱·范阳卷》。

“这是…”卢墨笙看着那熟悉的封面,瞳孔猛地收缩。

“文教司新印的。”

苏白拿起那本《崔氏家训》,随手翻开,纸张柔韧洁白,字迹清晰无比,“用的是新造的竹纸,活字印刷。成本低廉,五十文一册。如今已发往各州郡官学、私塾。崔氏百年清誉,卢氏千年传承…从此不再是深宅高阁里的秘藏,而是天下识字之人,皆可随意翻阅、品评、甚至…嗤笑的寻常读物。”

“噗——!”

崔允季猛地喷出一口鲜血,目眦欲裂,“苏白!你好毒!你好毒啊!!”

他挣扎着,铁链哗啦作响,却连苏白的衣角都碰不到。

断人血脉,焚其宗祠,都不及此等诛心之举!

世家赖以维系千年的知识垄断与门第光环,被这五十文一册的书,彻底碾成了齑粉!

卢墨笙则像被抽干了所有力气,瘫软下去,浑浊的老泪无声滑落。

他知道,崔卢,完了。

彻底完了。

不是败在刀兵,而是败在这轻飘飘的纸页之下。

苏白将书丢回木盘,转身离去,再未看他们一眼。

身后,传来崔允季野兽般的嚎哭和卢墨笙绝望的呜咽,最终,被沉重的铁门隔绝。

几日后,崔卢二族主犯尽诛,附逆者流放三千里,永不赦。

其家产充入国库,田亩分予无地流民。一场撼动国本的世家叛乱,就此尘埃落定。

而“文教司”印制的廉价书籍,如同燎原之火,彻底点燃了大乾底层百姓心中对知识的渴望,也为朝廷赢得了前所未有的民心。

寒门士子,终见曙光。

叛乱平定,李建元、薛岩两大派系瓦解,朝堂为之一清。夏凝音以铁腕手段,在苏白的鼎力辅佐下,开始了大刀阔斧的革新。

户部尚书陈琛,这位昔日的钱袋子,如今成了新政的急先锋。

他拿着苏白提供的“复式记账法”和“审计稽查”章程,将混乱的国库账目梳理得井井有条,更揪出了大批蠹虫。

一条条以水泥铺设的“驰道”以帝京为中心,如同强健的血管,向四面八方延伸,将帝国紧密相连。沿途驿站、货栈如雨后春笋,商贸前所未有的繁荣,税银流水般涌入国库。

吏部尚书关静,则全力推行苏白提出的“考成法”。

官员升迁黜陟,不再仅凭门第资历或上司好恶,而是有了明确的量化标准:田亩增垦、税赋征收、案件审结、教化推行…一项项硬指标,如同悬在官员头顶的利剑,让尸位素餐者无所遁形,也让实干者有了盼头。吏治为之一新。

兵部更是气象万千。

在兵部尚书王铎和其子、新任工部侍郎王之蕴的通力合作下,工部庞大的匠作体系被高效调动。

源源不断的精良刀枪、改良的强弓劲弩、尤其是苏白“梦中所得”的改良火药配方所制成的“霹雳雷”(威力可控的原始爆炸物),被装备到边军和新组建的“神机营”中。

卫国公赵端总督全国兵马,看着校场上演练新式火器配合战法的士兵,老怀大慰,直呼:“有此利器,何愁大庆不破!”

科举制在吴莘这位新任国子监祭酒的主持下,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职测之法彻底铺开,层层筛选,务求公正。

各地官学、义学纷纷建立,文教司的廉价书籍成为寒门士子攀登的唯一阶梯。

源源不断的真正人才,开始涌入帝国的官僚体系,冲击着最后的门荫余毒。

宰相沈修宁,这位始终明哲保身的中立派领袖,看着朝堂上这股汹涌澎湃的新生力量,看着夏凝音日益稳固的权威和苏白那深不可测的手段,终于在一次大朝会后,率领庞昀等一众中立官员,向女帝献上了代表彻底效忠的贺表。

朝堂格局,至此彻底稳固,再无掣肘。


  (https://www.24kkxs.cc/book/4237/4237974/1111102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