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四合院之我要扎根四九城 > 第223章提前规划

第223章提前规划


大院里每天都在上演不同的闹剧,都围绕着家里的柴米油盐。还在上大学的冬宝已经开始进行的规划。

“冬宝啊,盖这么多房子干啥哟,咱也住不了这么多。”李爱华皱着眉头,满脸担忧地说道。冬宝却一脸坚定,“舅妈,您就别操心了,现在房屋管理不严,先把地基上都建成房子,以后说不定就有用处了。”

李爱华还是有些犹豫,但看着冬宝胸有成竹的样子,也不好再反驳。

于是,冬宝开始四处张罗盖房的事儿。她请来四九城里经验丰富的工匠,购买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大家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前院的正房和厢房很快就有了雏形。就在大家干得起劲的时候,大院的里人议论纷纷,说冬宝是有钱烧的,又有人说想走资本主义路线,想当包租婆。

冬宝心里暗喜,这些人到现在还安于现状,就没发现局势有所变化。要是再晚几年,这房子可就盖不成了。李爱华看着逐渐成型的房子,也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房子终于建成了,这对于冬宝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刻。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付出,他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家。

冬宝决定申请四个房本,以确保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得到公平的待遇。倒座房归冬宝所有,前院则属于石头,中院则属于虎头。虽然虎头留在了部队,但冬宝仍然为他保留了一份。

而后院的房本上,写着李爱华的名字。当李爱华接过房本时,她的手微微颤抖着,眼中闪烁着泪光。她凝视着房屋所有人那一栏,上面清晰地写着她的名字,心中涌起一股无法言喻的激动。

苗英贵看着李爱华激动的样子,有些惊讶地说道:“这怎么行啊!冬宝,你的房子分给虎头和石头就算了,怎么可以分给我们呢?”

冬宝微笑着解释道:“舅舅,这是我舅妈应得的。你和来喜哥名下都有房子,而我舅妈辛苦大半辈子了,一直为这个家默默付出。她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这也是我对她的一点心意。”

冬宝的话让苗英贵和李爱华都深受感动。李爱华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她紧紧地握着房本,仿佛那是她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

不仅如此,冬宝还偷摸的出手购买了两座独立的四合院。

远在西北的林海川他们也回到了四九城。苗砚舟和苗砚青虽然一直生活在苗家,但他们从李爱华他们口中知道自己父母、爷爷、姥姥姥爷都在西北支援边疆建设。而且自从他们懂事后,李爱华夫妻每年会带着他们去西北看望亲人。

冬宝听闻林海川他们回来,赶忙去迎接。一家人久别重逢,格外激动。林海川看着冬宝盖的房子和办理的房本,满脸欣慰,直夸冬宝有出息。

此时,苗砚舟和苗砚青兴奋地围着林海川问这问那,林海川笑着给他们讲西北的故事。冬宝把自己偷偷买四合院的事告诉了林海川,林海川微微皱眉,随后又舒展开来,说:“冬宝,你有这眼光是好事,但行事还是要低调些。”

冬宝点头称是。一家人聚在一起,讨论着未来的打算。冬宝提议可以把房子出租出去,增加些收入。林海川觉得可行,还说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做点小生意。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苗家大院里,洋溢着温馨又充满希望的氛围,仿佛预示着他们即将开启一段新的美好生活。

与此同时,许多人注意到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充满了各种机遇和挑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涌向南方,希望能在那里一展身手,实现自己的梦想。

冬宝看着大家的住房都安排妥当,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然而,此时南方传来的消息却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商机一个接着一个,让她心动不已。

眼看着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冬宝经过深思熟虑后,毅然决定前往南方闯荡一番。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家人,没想到得到了全家人的一致支持。

冬宝满心欢喜地收拾好行囊,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南下的火车。一路上,她望着窗外不断变换的风景,心情愈发激动。

当火车缓缓驶入南方的城市,冬宝才真正领略到这里与四九城的巨大差异。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匆匆,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一片繁荣景象。

冬宝并没有被眼前的繁华所迷惑,她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果断决策,很快就适应了南方的生活节奏,并迅速在当地找到了稳定的货源。

于是,冬宝开始做起了往北方倒腾服装的生意。她精心挑选款式新颖、质量上乘的服装,然后通过各种渠道运往北方销售。由于她眼光独到,所选的服装深受北方消费者的喜爱,生意逐渐红火起来。

冬宝不满足“倒爷的身份,在于向前的帮助下她,以李爱华的名义承包了供销社加工组  ,又将自己的四合院简单的改成车间,自己生产服装,从设计到生产,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生意越来越好,冬宝也越来越忙碌。

然而,尽管她涉足了多个领域,但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老本行。当她得知有一家经营困难的小机械厂即将进行改制时,冬宝毫不犹豫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她果断地申请承包这家机械厂,改名为恒信机械厂,并开始着手设计和生产各类农机产品。

苗来喜他们在轧钢厂实在混不下去了,冬宝就他和陈冲调到自己的恒信机械厂  ,苗来喜主管生产这方面,而陈冲头脑清醒胆大心细,冬宝让他负责销售部。

冬宝的服装厂一直以来都以招收手艺精湛的军属或退伍军人的家属为特色。这样的招聘策略不仅有助于解决这些家庭的就业问题,还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工艺水平。同样地,她在机械厂也采取了类似的招聘方式,专门招收退伍军人。由于苏其恩的战友们帮忙牵线,这些退伍军人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和默契,使得人员管理变得相对容易。

然而,与服装厂和机械厂的顺利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轧钢厂的困境。由于订单减少和项目回款延迟等问题,轧钢厂的现金流出现了断裂的情况。这直接导致了工人工资的拖欠,工人们为了保住工作,只能在工厂里坚持工作,但生活支出却只能依靠吃老本。

与此同时,苗英贵、易中海和刘海中等人都已经退休了。易中海按照之前的承诺,将自己的工作机会让给了棒梗媳妇。然而,他们的退休金也经常被拖欠,这让大院里的人们怨声载道,对现状充满了不满和抱怨。


  (https://www.24kkxs.cc/book/4237/4237927/2372724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