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慕容彦
第四十一章 慕容彦
太和殿内,顾云昭跟着太子一起坐在玉台上,对面便是留给北燕摄政王的位置。
玉台下,分别是大周重臣和北燕使臣团的席位。
至于其他周朝官员和女眷,则依照品阶各自坐在大殿当中。
顾云昭往下望了望,竟是一眼寻不到平阳伯府的人在哪儿,倒是她,因坐得高,一举一动都轻易便落入旁人眼中。
“北燕摄政王、北燕使臣到!”
內监高声通传。
因是北燕摄政王慕容彦亲至,除帝后与太子、顾云昭之外,其他人都纷纷起身,以示尊敬。
只见为首的慕容彦果然戴着半幅黑色面具,但那身形却不似燕国人那般高壮,且行动间举止有度,竟是颇有几分翩翩玉立的感觉。
且他面具下露出的半张脸看着,也是下颌流畅,唇红齿白。
倒是可惜了,若没有那胎记,即便慕容彦相貌平平,有这一身气度在,也足够捕获不少芳心。
更何况,他身居摄政王高位,还是北燕幼帝的亲叔叔。
据说这三年来,全靠他运筹帷幄,身先士卒,才将那乱朝权臣逐出王都,保住了王座和帝位,而今北燕|平定不过半年,在他的治理下也已经隐隐可窥河晏海清之像。
可以说,这慕容彦是千古奇才!
且光是凭着这两件大功,就足够稳固他在北燕的地位,只要他不做乱臣贼子,随着北燕逐渐恢复元气,他的日子也只会越来越好。
“还没看够?”
忽然太子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顾云昭一惊,转头便撞进他蕴含着薄怒的眸色当中。
“你是孤的女人,岂能盯着外男?”太子一把抓住她的手,用力的握了握。
这是当真要怒了!
顾云昭心头狂跳,忙说:“妾身方才只是在想事情,殿下误会了。”
“是么?”太子打量着她,又看了慕容彦一眼,“盯着别的男人想事情?若非知道慕容彦是第一次来京,孤倒要以为你们早就认识!”
他说完,愤愤将她的手扔开。
“殿下明鉴,妾身……”
顾云昭话没说完,皇帝忽然举起手中的酒杯,朗声道:“那就多谢摄政王吉言,众爱卿,何不一同举杯,为摄政王好好接风洗尘呐!”
原来,方才慕容彦和皇帝已经叙过话,这会儿已经到了开宴酒的环节。
顾云昭默默跟着一起,举起酒杯,心里盘算着一会儿要如何跟太子解释。
皇帝看上去心情极好,喝完酒便对慕容彦道:“此前朕收到国书,得知摄政王有联姻之意,只可惜,朕膝下适龄的公主都已经成婚,所以朕今日便将整个大周的贵女们都请了过来,听皇后说她们都准备了才艺,待会儿摄政王可得仔细看看,若有心仪的,便与朕直言,朕当即为其册封。”
慕容彦缓缓放下酒杯,唇角似乎带笑。
听完这话后起身来到玉台中央,对着皇帝一拜。
“多谢陛下,只是……本王来京后,才知晓原本想要联姻的女子已经婚配,但除了她之外,本王也不愿求娶旁人,所以,本王只能食言了。”
慕容彦说得十分温和谦逊,但却又带着绝对的坚定。
皇帝当即有些不悦,却又见他他再次行了一个大周的揖礼,“但两国联盟的提议仍不会变,为表歉意,本王愿归还五座城池,另赠予良驹千匹,奇珍异宝数箱聊表联盟诚意,此外。”
良驹千匹?
皇帝和大臣们听见这句话,当即都是眼神一亮。
要知道,大周此前一直被燕国压着,无法与燕国为敌,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燕人的马种高大威猛,性情刚烈,且能日行千里!
若是能得燕国良驹,再加以繁殖……这可是他们惦念了十几年的大事!
更何况,还有五座城池!
皇帝现已年余半百,心中最大的忧患,便是未能收复失地……
如此,他还真不好对慕容彦食言的事情又什么不满。
只是叹了叹道,“原以为摄政王提出联姻,仅仅只是为了联盟,想不到,此间竟是为了真情,只可惜,也不知是哪家的女儿,就此错过了摄政王如此良配。”
慕容彦浅浅一笑,“本王心仪之人,自然是极为璀璨夺目,无人能及,如今……她应当也是过得极好,所以本王也愿为了她与大周交好,护天下太平。”
他音色清朗,提及心仪之人时,偏又含着浓浓的温柔意味,加上这一番言语,一时间,竟听得许多贵女都心思飘飘,忍不住在想是谁那么幸运,竟然得到这样有权有势,又忠贞不二的人心仪。
“摄政王如此诚心,实在是叫人钦佩,两国联盟之事朕定当妥善安排。”
皇帝又端起酒杯来。
“本王先谢过陛下。”慕容彦折身回去也端起酒杯,却是没着急喝,又道:“不过,本王还有一个请求,希望陛下能答应。”
“摄政王直说便是。”皇帝道。
慕容彦端着酒杯微微作了一揖,“本王想请贵国太子主理联盟条约。”
“哦?”皇帝疑惑,先是看了看太子,才又对慕容彦道:“只是,依照本朝制度,邦交之事都由鸿胪寺主理,朕的鸿胪寺卿亦是肱股之臣。”
“本王自然知晓鸿胪寺,不过……本王虽对陛下的统治十分欣赏,可两国联盟毕竟是长久之计,本王理当更多了解贵国储君的能力,方才能真正放心。”
这……
不摆明了是在说,担心皇帝驾崩后两国邦交出了问题么?
在场但凡有脑子的人都听出来了,可涉及皇帝驾崩这等言语,愣是谁也不敢站出来将这话中的意思指出。
皇帝的脸色也沉了沉。
世人皆知,他这太子生性暴虐,行事乖张,虽有几分治国之才,可着实是劣大于优!
何况就太子那臭脾气……今日才在御书房跟他犟过嘴,谁知道等商谈条款的时候,太子会不会又犯浑?
“陛下……”
见皇帝迟迟不答应,皇后忍不住道:“太子此前虽偶有固执的时候,可如今身边有了贴心的人,已然稳重了不少,既然摄政王提议,不如就让太子试试?总归都是有鸿胪寺的大臣们协理,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的。”
毕竟这条款谈判也是极为重要的事情,若能多得一些对大周有利的条件,那可是大功臣!
(https://www.24kkxs.cc/book/4237/4237885/1111109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