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偷偷发展,我的科技领先上千年 > 第90章 船坞完工

第90章 船坞完工


智能中枢搭载第三代光量子超算核心,配合「影武者」战术  AI  系统构建中控智脑。

在战场数据处理方面展现了非常突出的运算效率,能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复杂任务解析。

舰体周身环绕的全频探测阵列雷达,探测范围达  100  万公里。

配合全域感知模块,实现全舰无人化智能操控,确保航行、作战等任务精准执行。

武器系统的配置同样不容小觑,舰首搭载的主炮——双联装粒子光束炮!

单发口径  800  毫米,在太空中,常规射程可达  50  万公里。

双发联动时,通过融合聚焦技术,有效射程突破至  80  万公里,打击威力实现  200%  的跨越式提升。

舰体双侧舷对称配置四门  800  毫米口径高能脉冲激光副炮。

经过技术迭代,充能效率得到显著优化,较初代型号提升50%以上,有效射程达到  80  万公里。

舰体还搭载了  12  座  300  毫米电磁轨道速射炮,在中距离作战场景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赤鲨号设有近防激光矩阵,由120  门小口径高能脉冲激光炮构筑的近防系统。

凭借精密的火控网络,可对十万公里内的高速来袭目标实施毫秒级响应拦截,理论拦截成功率高达  99.7%。

还拥有星际导弹智能集群技术,分布舰体各处的  36  座模块化导弹舱,内置智能弹药分配系统。

单次齐射可倾泻  144  枚涵盖动能穿甲、电磁干扰、等离子爆破等多种类型的星际导弹。

额外加装浮游作战单元,配备  了4  座蜂巢弹射舱,可快速部署  100  台浮游  -  1  型无人机。

这些浮游  -  1  型无人机作为具备自主目标探测与识别能力的智能化作战单元。

可通过组网协同构建起具备独立作战效能的三维立体攻防体系。

当协同增幅系统激活后,100  台浮游  -  1  型无人机将快速完成组网。

构建起独立的全频力场护盾的能量防护体系。

在此过程中,力场护盾的强度与覆盖范围将实现显著提升,增幅可达  300%。

同时,无人机搭载的粒子光束炮通过能量协同聚焦优化,其输出威力也将提升100%。

值得一提的是,赤鲨号搭载的量子通讯阵列,在理论上可实现千万公里级别的稳定通讯传输。

考虑到赤鲨号首艘战舰将用于沈渊乘坐用途的战舰,特别增设驾驶指挥舱。

配备了独立的惯性阻尼防护系统和电磁悬浮防震系统。

该模块属于定制化功能,后续量产型号将予以移除,以便最大化拓展舰船空间利用率。

然而,目前蓝星上的基地并不具备建造赤鲨号的能力。

沈渊的指尖反复转动着全息投影中的赤鲨号建造方案,沉吟片刻后。

认真地分析道:"星海,根据这半年月球基地建设进度报告显示。

当前外层防护体系与主体框架结构已通过阶段性验收,项目正处于分区功能规划的关键节点。

你调整一下原施工序列,优先启动船坞区域的施工建设,这更有利于  '  赤鲨号  '  的建造推进。

毕竟作为深空探索战略的关键一环,这个项目对未来太阳系开发计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应当尽快将其纳入执行计划,以加速发展进程。"

星海马上回答:“好的,沈渊!我现在就把月球基地的建设计划改一下,优先建设船坞。

按照现在的施工进度,大概  15  天就能把船坞建好并交付使用。”

听到星海的回复,沈渊盯着赤鲨号的  3D全息投影,眼睛都亮起来了。

他知道,赤鲨号很快就能投入到建造行列,到时,赤鲨号就能驰骋在浩瀚的宇宙中。

沈渊握紧拳头,难掩内心激动,嘴角不自觉上扬:“15  天!

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赤鲨号动工的样子了!”

沈渊一边憧憬着,一边随口问道:“星海,等船坞建好,造完赤鲨号大概得花多长时间?”

“沈渊,按现有技术设备和资源配置计算,赤鲨号首舰的建造周期预计在  30  天左右。

等到月球基地全面落成,后续量产型号的建造效率将提升  300%以上。”

星海经过精密测算,将建造效率的初步评估结果反馈给沈渊。

“这么说,还得等  45  天才能登上赤鲨号啊。”  沈渊低声念叨着,他的目光在全息投影上久久停留。

心里直犯嘀咕:“这  45  天可真是漫长啊,算了,还是接着研究技术吧。”

接下来的日子,沈渊每天都关注着月球基地船坞的建设进度。

他时不时就会通过全息投影查看施工现场。

看着忙碌的机械施工团队,在有条不紊地搭建着船坞框架。

各种大小不一的磁悬浮运输平台来回穿梭运送着各种材料。

沈渊一边看着全息投影上的实时直播画面,一边问星海:“船坞建设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星海的投影快速闪烁,回应道:“目前一切顺利,沈渊。

所有设备和材料都按时到位,施工机械运行稳定,预计可以提前一天完成船坞基础建设。”

沈渊笑着点点头,叮嘱道:“行啊,不过可别大意,质量这块儿必须死死盯着。”

随着时间推移,船坞的建设工作逐渐接近尾声。

当星海传来船坞完工的消息时,沈渊立即打开月球基地里的实时全息投影。

看着月球基地里,看着那座崭新的船坞,沈渊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

这座被称作船坞的建筑,在形态上与传统船坞大相径庭。

错落分布的各种大小不一的机械臂与龙门吊高低交织。

配合周边蜿蜒延伸的生产流水线设备,组成了一个高度智能化的太空战舰建造工厂。

其高精密的全自动化设备与智能控制系统相互配合,构建起一套高效且精准的建造体系。

船坞最显眼的是那几条巨大的机械臂,仿佛钢铁巨兽的手臂,直径足有五米粗。

表面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末端安装着各种精密的建造工具。

能精准完成切割、焊接、组装等一系列复杂工序。

这几条粗壮的机械臂与头顶纵横交错的磁悬浮轨道相互配合。

可实现对建造材料的快速精准运输与定位。

“开始准备赤鲨号的建造材料吧。”  沈渊眼神坚定,语气沉稳地说道。

“好的,沈渊。建造赤鲨号所需的一号振金、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氦-3等所有材料。

已经在陆续生产合成,预计三天后全部到位。”  星海回应道。

沈渊放大船坞内部全息投影,仔细检查着每一处设施,特别是那几条粗壮的机械臂。

同时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赤鲨号建成后在宇宙中航行的画面。

接着,沈渊转过身,又埋头扎进了研究和学习中。


  (https://www.24kkxs.cc/book/4237/4237792/2451315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