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从继承小工厂到全球财阀 > 第695章 摩托罗拉合伙人

第695章 摩托罗拉合伙人


摩托罗拉在如今的1980年代初期,绝对是一家不折不扣的美国科技巨头,尤其在通信和半导体领域属于“定义时代”的企业。

    从移动通信,到半导体业务,摩托罗拉公司都处于目前世界领先水平。

    甚至,就连国防与航天领域,摩托罗拉公司都拥有很强的技术。

    它们为美国政府提供无线电、卫星技术,甚至在后来参与了庞大的“铱星计划”。

    虽然这个“铱星计划”非常先进,但由于商业模式的失败、市场误判和高昂成本,最终导致摩托罗拉元气大伤,错失移动通信市场的关键机遇,从而逐渐衰落。

    不过,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

    起码,如今的摩托罗拉公司,绝对是科技领域中的巨头企业。

    虽然与IBM在市值上有不小的差距,但不代表它比IBM差。

    此前,美国最著名的商业报纸《华尔街日报》,便将摩托罗拉公司评先为全球科技产业的标杆,是创新与商业成功结合的典范。

    处于技术巅峰时期的摩托罗拉,作为摩托罗拉总裁的罗伯特·高尔文,绝对是美国商界的巨头之一,地位不输花旗银行董事长沃尔特·瑞斯顿先生,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标杆领袖。

    “高尔文先生是第一次来香江吗?”康乐大厦,林浩然的会客室中,林浩然笑着问道。

    马世民也在会客室内,不过他更多只是一位陪同者。

    此刻,罗伯特·高尔文正站在会客厅的玻璃窗前,俯瞰着香江市中心的繁华景色。

    他早已经知道林浩然在商业上的实力很强,哪怕是美国那边的商业报纸,也会经常报导林浩然的新闻。

    但从这个会客厅,罗伯特·高尔文更加体会到了林浩然的商业帝国之庞大。

    窗外维多利亚港的繁华景象与康乐大厦的恢弘气势交相辉映,让他这个见惯世面的科技巨头也不禁暗自赞叹。

    这些,都代表了林浩然的商业实力。

    “不,这是我第三次来香江了。”

    罗伯特·高尔文转过身来,脸上微微一笑说道:“但每次来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惊人的变化,特别是现在,看到林先生在这里打造的商业版图,让我想起了摩托罗拉在芝加哥起步时的样子。”

    当然了,罗伯特·高尔文内心中虽然对香江的发展速度感到很惊讶,可摩托罗拉的总部芝加哥,乃是现代摩天大楼的发源地,如今的世界第一高楼西尔斯大厦,便位于芝加哥。

    因此,在摩天大楼这块,香江相比于芝加哥,只能算是小弟了。

    所以,罗伯特·高尔文的目光很快从窗外景色收回,转而专注地打量着会客厅内的陈设。

    他的视线在墙上的那个合照墙停了下来。

    上面有着林浩然与众多政界、商界大佬的合照,甚至有一张是林浩然与罗伯特·高尔文的合照。

    这张照片是上一次林浩然到访摩托罗拉公司总部谈合作时,与罗伯特·高尔文的合影留念所照。

    看到自己与林浩然的合照被挂在其中,与众多连他都认识的总统、女王、商业巨头等放置在一起,罗伯特·高尔文顿时对林浩然的好感度直线拉升。

    待三人各自坐在个人沙发上之后,林浩然让助理给罗伯特·高尔文和马世民送上了一杯咖啡,至于他自己,则是要了一杯热茶。

    “恭喜高尔文先生。”林浩然轻轻喝了一小口热茶,将茶杯放到旁边的小桌子上之后,笑着对罗伯特·高尔文说道。

    “噢?林先生为何这么说?”罗伯特·高尔文有些疑惑地说道。

    “明天,咱们就要共同宣布香江移动通信商业化业务正式启动的消息了,这将标志着香江正式迈入移动通信时代,而摩托罗拉作为技术提供者,必将载入史册,同时,摩托罗拉公司也必定会因为此事而股价大涨,难道这不值得祝贺吗?”林浩然哈哈笑道。

    罗伯特·高尔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光芒。

    他端起咖啡杯轻抿一口,嘴角挂着意味深长的笑容:“林先生果然深谙市场之道,不过.”

    他放下杯子,做出翘二郎腿的动作,继续说道:“我更期待的是这次合作能为摩托罗拉打开整个亚洲市场的大门。”

    摩托罗拉虽然早已经进入亚洲市场,可市场实际上比较有限。

    比如在日本,摩托罗拉很早便进入日本市场,但是日本的科技领域也拥有不少科技巨头,摩托罗拉在日本,始终未能取得主导地位。

    东芝、NEC等本土巨头构筑了坚固的技术壁垒,加上日本国民很爱国,更是以使用国产产品为豪,让摩托罗拉在日本市场的份额始终不高。

    这点,是摩托罗拉公司的遗憾。

    如今,他们选择与林浩然合作,在香江打造全球第一个移动通信商业化运营网络,打造全球首个实现移动通信商业化城市,目的便是借助香江在亚洲的地位,宣告自己的科技实力,从而在亚洲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这就是当初为何林浩然到访后,他们经过内部开会,最终如此轻易答应林浩然的原因。

    摩托罗拉公司自然也不是蠢货,他们的一切战略举措,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商业决策。

    林浩然提出的合作方案之所以能打动摩托罗拉高层,正是因为完美契合了摩托罗拉突破亚洲市场的战略需求,而不是简单地就这么被林浩然三言两语说服了。

    “不不不,高尔文先生,市值向来反映了一家企业在大众眼中的地位,其实我一直认为,摩托罗拉公司的实力,不逊色于IBM,可是,摩托罗拉公司的市值,却要比IBM差了足足7倍。

    这点,我认为是市场对摩托罗拉公司的严重低估,我想高尔文先生也是这么认为的吧?”林浩然同样翘着二郎腿笑道。

    罗伯特·高尔文闻言,沉默了一会。

    显然,他的内心因为林浩然的这句话有了不小的感触。

    IBM目前市值已经突破三百亿美元,达到三百三十亿美元规模,是美国上市企业中排名第二的巨头,仅次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然而,如今的摩托罗拉公司市值,也不过是接近50亿美元的规模,甚至连50亿美元都还没有突破。

    同样都是科技行业的领先企业,市值相差如此之大,说罗伯特·高尔文内心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

    作为摩托罗拉的掌舵人,罗伯特·高尔文比任何人都清楚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市场潜力。

    他相信,如今的摩托罗拉公司的实力,丝毫不逊色于IBM!

    “看来,林先生对美国商业市场颇有研究啊。依林先生之见,我们摩托罗拉公司的市值,为何与IBM相差如此悬殊呢?”罗伯特·高尔文轻抿一口咖啡,姿态谦逊地开口请教。

    他倒不指望真能从林浩然这儿得到什么深刻见解,只是想瞧瞧,林浩然年纪轻轻便在商界崭露头角、取得如此成就,究竟是否真有几分真才实学。

    当然,倘若能从林浩然口中听到一些对自己有益的观点,那对他而言,自然再好不过!

    林浩然闻言,微微一笑,虽然这个问题有些突然,但是对他而言,不难回答。

    林浩然轻轻放下茶杯,目光变得深邃:“高尔文先生,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在我看来,摩托罗拉与IBM的市值差距,主要源于三个关键因素。“

    “愿闻其详。“高尔文身体微微前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第一,业务聚焦度。”

    林浩然竖起一根手指,说道:“IBM专注于企业级计算机市场,形成了完整的商业闭环。而摩托罗拉的业务横跨通信、半导体、国防等多个领域,虽然技术实力雄厚,但资本市场更青睐专注的企业。“

    罗伯特·高尔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示意他继续。

    “第二,现金流可见性。”

    林浩然竖起第二根手指,继续说道:“IBM的大型机业务带来稳定可预测的现金流,而摩托罗拉的创新业务如移动通信,虽然前景广阔,但投资回报周期较长,这让华尔街的分析师们难以准确估值。“

    “至于第三点”

    林浩然停顿了一下,见罗伯特·高尔文更加专注倾听,便笑着继续说道:“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市场叙事的力量。

    IBM讲了一个'计算机改变商业'的完美故事,而摩托罗拉还缺乏这样一个能打动资本市场的宏大叙事。“

    罗伯特·高尔文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没想到林浩然的见解如此深刻。

    从林浩然的话中,罗伯特·高尔文能够感觉得到,对方无论是对IBM,还是对摩托罗拉公司,都有非常深的研究。

    这让罗伯特·高尔文对林浩然不禁更加高看了几分。

    放下咖啡杯,他追问道:“那么林先生认为,摩托罗拉公司该如何改变这种局面?“

    林浩然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这正是香江项目的战略意义所在,我们要让香江成为移动通信革命的展示窗口,讲一个'无线连接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新故事。

    当华尔街看到香江的成功案例,看到了移动通信的爆发潜力,只要我们营造出一个市民疯抢移动电话的火爆场面,摩托罗拉的估值逻辑将彻底改变。“

    “但是,我听闻林先生您建议将一部移动电话的单价定在5万港元,几乎相当于1万美金的价格,甚至还额外需要开户费、月租等费用,这代表着客户的门槛被无限放大,如此一来,我们想要疯抢移动电话的火爆场面,真的能实现吗?”听完林浩然的话,罗伯特·高尔文却是皱了皱眉头。

    月初的时候,作为摩托罗拉公司总裁的罗伯特·高尔文便知道了香江电话公司那边负责人的建议,那边的建议是移动电话机一台定价五万港元,入网费一万港元,每月基本服务费500港元,每分钟通话费2港元。

    当时,罗伯特·高尔文倒也不觉得有什么,毕竟投入是很高,出售价格高也很正常。

    就像IBM,对外出售的大型商用计算机,价格动不动几百万美元,比如IBM  System/370。

    这款七十年代便推出的大型商用计算机,如今仍广泛使用,它的价格在200万至1000万美元之间,更高端的系统,如刚刚推出不久的IBM  308X系列,价格甚至可以超过1000万美元。

    由于价格高昂,大型计算机主要由银行、航空公司、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使用,出售的数量并不多,但利润却是非常高。

    基本上,这些大型计算机的利润,每一台基本超过80%!

    这也是为何IBM在资本市场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因为它赚钱实力强啊!

    所以,之前林浩然喊如此高的价格,罗伯特·高尔文并没有反对,甚至还支持。

    他觉得,摩托罗拉公司花了这么高的研发成本,香江电话公司这边也同样在建设蜂窝移动通信信号中投入巨额资金,理应获得高额回报。

    但此刻听林浩然说要营造“疯抢“的场面,高尔文不禁产生了疑虑,如此高昂的价格,如何能引发抢购热潮?

    林浩然似乎早料到会有此一问,微微一笑,说道:“我们此前已经定了第一批只有三千个名额,这点高尔文先生应该也清楚。”

    罗伯特·高尔文点了点头,这点他的确知道。

    毕竟香江电话公司与摩托罗拉公司合资的这家移动通信公司,是全球首家实现移动通信商业化的移动通信公司,他自然会关注每一个细节。

    “那高尔文先生知道香江的亿万富翁有多少吗?千万富翁有多少?百万富翁又有多少?”林浩然微笑着继续问道。

    罗伯特·高尔文摇了摇头,这种事情,他自然不清楚。

    如果问他芝加哥大概有多少个亿万富翁,他或许能够答得出,可对他而言,香江不过是一座他不是很熟悉的亚洲城市罢了。

    “据我了解,香江的亿万富翁超过300位!这里面,不仅仅包括了香江本地亿万富翁,英国籍常住香江富翁,也同样算上一批来自南洋等地的富豪,如今这批富豪都在香江大肆投资,长期定居于香江。

    至于超过千万港元的富豪,那就更多了,虽然我不清楚具体数据,但起码高达一千多位,而百万富翁,就更不用我说了。

    六万多港元的初期费用,别说是亿万富翁和千万富翁了,即便是百万富翁,同样也轻轻松松用得起,如今,这个移动通信领域,短时间内都是我们垄断性的,根本不担心其它竞争对手,所以高尔文先生觉得,三千台的名额,够吗?”林浩然哈哈笑道。

    林浩然前世那个世界里,香江1983年开始使用移动电话,也就是所谓的‘大哥大’,当时价格便直接炒到5万港元一台,且还是供不应求的状况。

    别说是做生意的富豪了,连许多演员、道上的人都以拥有‘大哥大’为荣。

    而且,一个亿万富翁家庭成员,弄个几台很正常吧。

    这种情况,区区三千个名额,移动电话根本不愁卖。

    罗伯特·高尔文闻言,不禁惊讶万分,说道:“没想到,香江拥有如此之多的富豪。”

    如果真按林浩然所说的那般,这三千台名额,还真不够分。

    如此一来,出现火爆场面,自然轻轻松松。

    至于第二批名额,可没有那么快,不仅仅需要攻克相关技术,还需要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基站覆盖范围,提升信号网络容量,这些,起码需要半年时间。

    这样一来,第一批用户的使用体验将成为最好的广告,为后续市场扩张奠定基础。

    林浩然接着解释道:“在这三千个名额里,我已经给旗下企业预留了三百台,另外,政府机构也向我们申请了三百台的名额。

    还有啊,我在香江也算小有名气,在商界人脉颇广,我父亲是香江华人总商会的副会长,这几个月来,我不断接到商会成员的电话,他们都希望能获得使用移动电话的名额,我也特意让人做了登记。

    到目前为止,登记有此需求的人数已经超过五百了,这么算下来,剩下不足两千部,我建议采用‘饥饿营销’的策略来处理。”

    高尔文脸上浮现出疑惑的神情:“饥饿营销?”

    饥饿营销这种营销策略,虽然早期雏形可追寻至这个世纪初期,但直至如今,实际上都尚未形成理论化的概念。

    按照发展趋势,实际上直至九十年代,甚至是进入21世纪初,才开始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早期实践阶段。

    而将饥饿营销系统化并且推向主流的,得到2010年的iPhone  4发布会之后了,当时iPhone  4因技术革新,如视网膜屏幕、玻璃机身等技术引发抢购,黄牛加价现象普遍,苹果通过限购、分批次上市等手段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

    此后,小米在2011年推出首款手机时,结合互联网预售和限量抢购模式,将饥饿营销与“高性价比”绑定,形成“期货营销”模式——先低价吸引用户,再根据订单量生产。

    而随着成功的例子越来越多,于是饥饿营销这种营销手法逐渐扩散到汽车行业、白酒行业等等,比如宝马、奥迪等通过限量版车型或加价提车策略应用饥饿营销,茅台通过控制出货量维持高价和稀缺性,甚至被质疑人为制造“缺货。

    不得不说,‘饥饿营销’这种营销手段,确实是一种极其有效的市场策略,尤其是在高端消费品领域。

    林浩然微微一笑,解释道:“所谓‘饥饿营销’,就是通过人为控制供应量,制造稀缺感,从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我们首批只投放三千台移动电话,但市场需求远超这个数字。

    这样一来,不仅能提高产品的溢价能力,还能让摩托罗拉移动电话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罗伯特·高尔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类似于奢侈品行业的限量发售?”

    林浩然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没错,但我们的策略更激进,我们不仅要限量,还要让市场‘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一个是预约抽签制,简单地说就是让潜在用户先登记预约,再从中抽取购买资格,这样一来,那些未被抽中的人会更加渴望拥有,甚至愿意支付额外费用从黄牛手中购买。”

    罗伯特·高尔文闻言,眼睛一亮。

    他感觉自己又学到了一招。

    “其次,便是VIP优先购买权,将部分名额优先分配给政府机构、顶级富豪和商业合作伙伴,让他们成为首批用户,形成示范效应。”林浩然继续说道。

    罗伯特·高尔文此刻如同一名学霸一般,内心中充满了求学欲,认真倾听着林浩然的话。

    “第三就是媒体造势,邀请媒体全程报道首批用户的体验,制造社会话题,让移动电话成为‘成功人士’的标配。”林浩然说到这里,便停了下来。

    罗伯特·高尔文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他觉得,这次来香江,真是来对了!

    林浩然的商业思维之超前,让他这个科技巨头都感到震撼。

    他忍不住赞叹道:“林先生,您的这套营销策略简直精妙绝伦!“

    林浩然谦逊地笑了笑:“高尔文先生过奖了。”

    他之所以将这种手段告诉罗伯特·高尔文,也算是卖他个面子。

    怎么说如今大家都是合作伙伴,双方有着共同的利益关系。

    “林先生,您的策略确实高明,但摩托罗拉作为技术提供商、设备供应商甚至是终端产品制造商,更关心的是长期的市场拓展,如果初期价格过高,会不会影响未来的普及?”

    林浩然笑道:“高尔文先生,市场的消费心理很有趣——越是稀缺、昂贵的东西,越能激发人们的占有欲,初期的高价策略,不仅能确保利润,还能塑造高端品牌形象。

    等到技术成熟、成本下降后,我们再推出更亲民的机型,自然能迅速占领中端市场。”

    罗伯特·高尔文愈发对林浩然佩服起来。

    他作为摩托罗拉公司总裁,虽然不需要亲自负责市场营销这块,但是市场营销部有什么手段,他可都了解。

    而今天林浩然所说的这些,可以说颠覆了他的认知。

    原来,营销还可以这么做!

    此刻,他终于明白,林浩然为何能在二十多岁的年纪便取得如此非凡的成就。

    起初,他还认为林浩然如今的财富不过是运气使然,不过是个暴发户罢了。

    但如今,这种想法已彻底消散。

    林浩然展现出的非凡见识,以及独创出一种闻所未闻却一听便知行之有效的营销手段,这一切都让罗伯特·高尔文对他愈发刮目相看。

    这样的人,必须拉拢过来。

    现在,林浩然已然取得了如此高的成就,那未来呢?

    要知道,眼前这位青年才二十多岁,未来还有无限可能,在商场中,这样的潜力股绝不能错过!罗伯特·高尔文心中暗自思忖。

    而且,他早就听闻,林浩然与花旗银行董事长沃尔特·瑞斯顿先生交情匪浅。

    像沃尔特·瑞斯顿先生这般心高气傲之人,自然不会轻易与寻常客户结交,即便对方是亿万富翁,也未必能让他亲自出面示好。

    但他却清楚,沃尔特·瑞斯顿先生对林浩然不仅仅极为客气,双方的合作更是深入且紧密。

    当初,罗伯特·高尔文之所以在洛杉矶的总部接见林浩然,也有花旗银行董事长沃尔特·瑞斯顿先生有一定的原因,因为沃尔特·瑞斯顿亲自给他打了个电话。

    这么看来,沃尔特·瑞斯顿想必早就洞察到了林浩然先生的非凡之处!

    突然,罗伯特·高尔文从座位上站起身来,郑重说道:“林先生,我代表摩托罗拉公司,诚挚地向您发出邀请,希望您能担任摩托罗拉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兼合伙人,不知林先生您意下如何?”(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7/4237672/1111043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