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丰州风波:世家的荣辱沉浮
商李两家那声震彻丰州的决裂巨响,如同投入死水潭的巨石,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吞噬一切的漩涡。
丰州的天,彻底变了。
无形的恐慌,如同瘟疫般在丰州各大世家的深宅大院中蔓延。那些曾与李家结亲的门第,人人自危。
往日宴席上对李家女子的赞誉,此刻都化作了猜忌的毒刺。
夫家们关起门来,目光审视着自家儿媳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仿佛要从她们身上嗅出那被污名化的“李家习性”。
原本依附李家、或与李家交好的中小世家,如同躲避瘟疫源头,悄然拉开了距离。李府门前的车马日渐稀疏,递来的拜帖也寥寥无几,一种冰冷的孤立感,正从四面八方挤压着这座曾经门庭若市的府邸。
丰州的官场,同样弥漫着令人窒息的寒意。那些曾被李家提携、受过李家恩惠的官员,如今在公开场合遇见李家人,要么眼神飘忽,要么匆匆借故避开,唯恐沾染上丝毫干系。
李家数代人精心编织、耗费无数心血维系的人脉巨网,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朽坏、崩解。
密室中,烛火摇曳,映照着李余那张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年的脸。
他手中攥着密探带回的线报,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那些在丰州城内外最活跃地散播皇后丑闻、伪造“李家女训”的生面孔,如同鬼魅般出现又消失。
“不是商玉,也不是宇文空…”李余的声音嘶哑,带着刻骨的寒意,
“是顾风…是那把坐在龙椅上的恶鬼!他用看不见的刀,一刀一刀,割的不是我们的肉,是我们的根!他要让整个丰州都唾弃李家,让我们在千夫所指中…慢慢窒息!”
这比灭门更残忍百倍。李家百年积攒的清誉、威望、人望,正在这场由谎言和恶意构成的滔天洪水中,一寸寸崩塌、湮灭。
而这场风暴的核心,李清鸾,她的痛苦仅仅是李家灾难的序幕。
她的婚约破裂,如同一道恶毒的诅咒,瞬间蔓延至李家所有待嫁女子身上。
原本议定、只差过礼的几桩婚事,对方家族纷纷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暂缓”或直接“婉拒”。
更令人心寒的是,那些早已出嫁的李家女儿,也成了夫家猜忌和迁怒的对象。
冷眼、讥讽、刻意的疏远成了家常便饭,更有两位嫁入中等世家的女子,被夫家以“家风不谐”为由,一纸休书,狼狈地送回了李府!昔日象征着荣耀的李家血脉,如今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污点。
商家三公子商玉,那个曾以能娶到李清鸾为傲的年轻人,此刻却沉浸在一种扭曲的、混杂着优越感和被愚弄的愤怒之中。
他本就因才学略逊李清鸾而暗藏自卑,皇后丑闻的爆发,像一道隐秘的光,照亮了他阴暗的嫉妒心——看吧,高不可攀的李家,也有跌落尘埃的一天!
当那份伪造的“李家女训”被“好友”带着惋惜的神情递到他手中时,商玉心中那点微弱的信任瞬间被毒液浸透。
他像着了魔一样,反复咀嚼着与李清鸾有限的几次会面:
她那清雅脱俗的仪态,是刻意训练出的媚骨吗?
她对诗词歌赋信手拈来的才情,是取悦男人的手段吗?
她偶尔流露出的、那种让他自惭形秽的自信与高傲,是阅人无数后的从容吗?
“一个养在深闺的女子,”商玉在酒气熏天的雅间里,对着几个同样对李家心怀不满的纨绔子弟,用一种仿佛洞悉了真相的口吻说道,“怎会有如此气度见识?
除非…她早已不是完璧,这些见识,是从何处‘历练’而来?”他刻意加重了“历练”二字,引得众人一阵暧昧的哄笑。
这话语,既是在说服别人,更是在说服自己那颗被猜疑啃噬的心。
商忠,这位精于算计的商家家主,敏锐地捕捉到了儿子心态的变化,更嗅到了丰州牧宇文空袖手旁观的信号。
验证贞洁的要求,披着“澄清流言”的虚伪外衣,实则是他代表商家,向摇摇欲坠的李家狠狠踹出的一脚,是对李家百年尊严最彻底的践踏!
当李家以雷霆之怒拒绝这无耻要求时,商玉心中最后一丝犹疑也化作了笃定的恶意:“果然!若非心虚,为何不敢自证清白?李家,从根子上就烂透了!”
他仿佛找到了自己所有挫败感和嫉妒的完美出口,将李清鸾乃至整个李家钉在了耻辱柱上。
婚约破裂后的第三日,一个阴沉的早晨,丰州城如同被投入了一颗点燃的毒气弹。
一份名为《一亲芳泽榜》的匿名手书,如同最肮脏的瘟疫,毫无征兆地爆发了!上面用极其猥亵的笔触,罗列了足足二十三位据说曾与李清鸾“有染”的男子姓名!
名单之详尽、涉及面之广,令人瞠目结舌:丰州才子、富商纨绔,甚至还有几位在本地驻军中颇有名望的年轻将官!
这份散发着恶臭的榜单,一夜之间被抄录了数百份,如同长了翅膀的毒虫,飞遍了丰州的大街小巷、酒楼茶肆、甚至寺庙道观。
榜上之人无不惊怒交加,矢口否认,但他们的辩解在滔天的流言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流言,在不良人精心策划的推波助澜下,迅速变异、升级、膨胀,拥有了狰狞的生命力:
“我亲眼所见!月圆之夜,清鸾小姐在城西望月亭,与一男子……”
“嘿,李府后花园假山下有暗道!专供那些‘入幕之宾’进出!”
“最新消息!李清鸾已有三月身孕!被李余那老匹夫锁在后园小楼里呢!可怜那琴师师父,怕是顶了缸……”
不良人,这些顾风最阴险的爪牙,完美地融入了丰州城的每一个角落。
他们是茶楼里唾沫横飞、将谣言编成香艳戏文的说书人;
是酒肆里推杯换盏间“无意”透露秘闻的商人;
是街头巷尾摇着铃铛、以“因果报应”为名散播李家“行为”的游方僧道。
他们更如同精准投放的毒蛊,找到那些与李家有过节、或心怀嫉妒的小人,将精心炮制的谣言“种子”悄悄塞进他们手里。
这些人,立刻成了谣言最狂热、最“自愿”的传播者和再创作者。
《一亲芳泽榜》中最致命的一刀,刺向了李清鸾的琴艺师父——那位年近五旬、在丰州德高望重的清癯老者。
流言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师徒之间“不伦”的私会,编造出令人作呕的亲密场景和不堪入耳的对话细节。
这位一生清誉重于性命的老先生,在如影随形的指指点点和恶毒揣测中,精神彻底崩溃了。
三日后,他被发现悬梁自尽于自己清贫的琴室之中,桌上留有一封以指血书写的绝笔,字字泣血,力证自身与爱徒李清鸾的清白!
然而,这用生命发出的呐喊,在早已被毒化的丰州舆论场中,激起的不是反思,而是更恶毒的狂欢!
“看!畏罪自杀了!”
“血书?哼,不过是欲盖弥彰!定是事情败露,无颜苟活!”
“可怜?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若非真有其事,何至于此?那李清鸾,就是祸水!”
老先生的死,非但没有洗刷污名,反而被扭曲成了“奸情败露后的绝望自戕”,成了坐实李清鸾“淫行”最“有力”的“证据”!
他的血,成了泼向李清鸾和李家身上,那永远无法洗刷的、最肮脏的一盆污水!
丰州城,在顾风精心编织的谎言罗网中,在不良人阴险的煽风点火下,彻底沦陷为一个巨大的、吞噬清白的刑场。
李清鸾这个名字,连同她曾经的光华,正被这无边的恶意一寸寸凌迟、撕碎,化为齑粉。
而李家的百年基业,也在这滔天的污浊中,发出令人心悸的、即将彻底崩毁的呻吟。
(https://www.24kkxs.cc/book/4237/4237643/2456715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