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 第三百零一章 天家父子合谋,世家上钩

第三百零一章 天家父子合谋,世家上钩


李世民既没有当场同意,却也并没有直接驳回,而是装作仿佛在为难太子似的姿态,甚至语气都有些不悦似的说着。

只是看皇帝那表情,却俨然就是一副明显不想同意太子的主张,却又碍于太子如今的权势滔天,不得不迂回一下的模样......

“儿臣……遵旨!”李承乾面色也瞬间变得有些难看,躬身领命,心里却是笑着,与御座上的父皇对了个眼神.....

其实这些,都是他这些日子与父皇商量好的。

如今赵牧给的那份改革科举的方略,其实早已经被彻底完善。

甚至可以直接拿来就用了。

但兹事体大,不可不慎重。

而且,朝堂上哪怕他们这天家父子二人,能强压着百官通过并施行此决议。

但这科举,却又不似那西域商道,稅关改制那般简单。

这可是涉及到朝廷的方方面面。

皇权压制之下就算能强行通过,恐怕施行的时候也会被这帮满殿老油条阴奉阳违......

所以,这段时间以来,东宫先是在民间放出风声,引动舆论。

造成一副东宫其实对那些空缺职位不感兴趣的样子.....

其实这就是放出来的一块肥肉罢了。

利用这些空缺的职位,引得这些朝臣争抢,让他们从一开始便不能拧成一股绳。

然后太子再出手,将其中比如吏部,兵部之类的官员,先一步收入囊中,然后再利用他们,进一步扩大朝臣之间的裂痕.....

最后,火候彻底到位之后,便是今日这一幕了.....

与父皇联手,在这大朝会之上给百官唱一出戏。

果然,见皇帝似乎也不同意太子罢黜举荐,大兴科举。

太极殿内,短暂的寂静被一种近乎喧嚣的窃窃私语取代。

可那帮世家出身或与世家有关联的官员,一个个就跟打了兴奋剂似的,面色肉眼可见的潮红了起来!

世家官员们互相交换着眼神,紧绷的嘴角悄然松弛,甚至带上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得色。

陛下那句“待太子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略,再议”在他们听来,无疑是天籁之音!

陛下这态度,分明是对太子这激进主张心有疑虑,甚至是不满!

太子先前杀伐果断,威势一时无两,连五姓七望都不得不暂避锋芒,可如今这“新科举”之议,显然触动了陛下更深层的顾虑!

那便是国本稳固、朝堂平衡!

郑御史与王少卿等人,如同溺水者抓住了最后一根浮木,心中狂喜,他们赌对了!

皇帝终究是皇帝!

不会任由太子彻底掀翻这维系了数百年的根基。

“陛下圣明!”郑御史立刻抓住话头,声音洪亮,带着一种为君分忧的恳切,“太子殿下心系社稷,锐意革新,其志可嘉!”

“然则治国非儿戏,取士之道更需慎之又慎。”

“陛下所言极是,若无详尽周全可保无虞之章程,贸然推行,恐遗祸无穷啊!”

他极为巧妙地避开了直接反对太子,将矛头指向了章程不备。

“臣附议!”王少卿也迅速跟上,脸上已不见方才被兵部郎中顶撞的窘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占据道义高地的从容,“科举取士,古已有之,然前隋殷鉴不远!”

“究其根源,便在于制度粗疏,未能甄别真才实学,徒令清谈之辈充斥朝堂,以致社稷倾颓!”

“太子殿下欲行此道,立意虽高,然若无万全之策,岂非重蹈覆辙?”

“臣万死,恳请太子殿下,务必拿出一个滴水不漏经得起推敲的详实方案,方可服众,方可安天下士林之心!”这家伙更阴险,竟直接将“前隋覆灭”这顶大帽子隐隐扣了过来,暗示太子若草率行事,便是动摇国本,想进一步加深皇帝对太子此举的反感。

一时间,原本支持科举的寒门官员和部分中立派,也被这番言辞说得有些迟疑。

是啊,空谈理想容易,拿出具体可行的办法才见真章。

太子方才只提了“分科取士,不论门第”的大方向,确实显得空泛了些。

见势已成,以为抓住了太子的痛点。

更多依附世家的官员纷纷出列,言辞或委婉或直接。

总而言之......核心意思只有一个!

太子殿下,您光喊口号不行,得拿出真东西来!

拿不出?

那这劳什子科举,还是趁早歇了吧!

殿内的气氛微妙地转变了。

世家一系的官员腰杆似乎挺直了几分,目光灼灼地盯着丹墀下的太子,带着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挑衅。

他们仿佛看到了一线生机,一个能让太子这柄锋芒毕露的利剑暂时归鞘的机会。

御座上的李世民,冕旒下的嘴角勾起一丝极淡,几乎无人察觉的弧度,快得如同幻觉。

他微微侧目,看向自己的儿子,眼神平静无波,仿佛在问.....

火候到了?

李承乾立于阶下,承受着四面八方或质疑、或期待、或幸灾乐祸的目光。

他脸上先前因皇帝“不悦”而显出的那点“难看”之色,如同春雪消融般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凛冽的平静。

抬起头,李承乾目光越过那些跳得最欢的世家官员,最终落在御座之上,朗声道:“父皇明鉴!”

“诸位臣工所言,亦是为国思虑。”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清越如金玉交击,瞬间压下了殿内所有的杂音:“但儿臣既敢奏请革新取士之道!”

“又岂会......无备而来?!”

话音未落,他已倏然从宽大的储君袍袖中,抽出一本装帧精美且厚实无比的奏折!

明黄的绫面在殿内明亮的灯火下,反射出庄重而威严的光泽。

那奏折如此之厚,仿佛承载着千钧之重,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此乃儿臣与东宫属臣、吏部、礼部诸公,殚精竭虑,参酌古今,结合我大唐实际国情,耗时数月所拟之《新科举取士章程总览暨六艺革新纲要》!”李承乾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双手高举奏折,如同托举着未来的蓝图,“其中详述新科举之层级、科目、考法、选才标准、授官流程、监察机制,事无巨细,皆有规可循,有法可依!”

太子殿下李承乾,看着父皇故作难堪至极的表情,也瞬间作出近乎逼宫的架势,亲自捧着奏折来到了固黄面前!

“请父皇......御览!”


  (https://www.24kkxs.cc/book/4237/4237571/2370122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