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太子于国子监学宫证道!
“郑大人!”李承乾冰冷的声音打断他,目光如刀锋般刺向郑仁泰,冷冷说道,“且先稍安勿躁!”
“待孤问完,自有分晓!”
他不再看郑仁泰,转向堂下四人,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王富贵!”
“郑福!”
“还有你们两个!”
“将尔等如何受人指使,收受钱财,散播谣言,污蔑孤,破坏新政之事,从实招来!”
“若有半句虚言...”
他冷冷瞥了一眼程处默腰间寒光闪闪的陌刀。
“金吾卫的刀,可不认人!”
在铁证如山和程处默那凶神恶煞的目光逼视下,王掌柜和两个泼皮早就吓破了胆,竹筒倒豆子般将郑福如何深夜找上门,如何给钱,给揭帖内容,如何威胁指使的经过,抖了个干干净净,并当堂指认郑福。
郑福起初还想狡辩,但看到程处默的手按在了刀柄上,再对上太子那冰冷得仿佛能冻结灵魂的眼神,最后一点侥幸也烟消云散,瘫软在地,哭嚎着:“殿下饶命!殿下饶命啊!”
“是...是老爷...是郑仁泰大人!”
“是他吩咐小人去办的!”
“他说...说只要把太子名声搞臭,让新政推行不下去,就...就记小人一大功...银钱也是老爷给的...”
“揭帖内容...小人不知是谁写的,但肯定是老爷授意的啊!”
“小人只是奉命行事啊!”
他为了活命,将郑仁泰卖得干干净净。
“哗.....!!!”
全场彻底炸开了锅!
惊骇,愤怒,鄙夷的目光如同实质的浪潮,瞬间将面无人色,摇摇欲坠的郑仁泰淹没!
“郑仁泰!你还有何话说?!”
李承乾厉声喝问,声震屋瓦!
“污蔑!”
“这是污蔑!”
“是构陷!”
郑仁泰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尖声嘶叫,指着李承乾。
“太子!你...你这是排除异己!打击报复!”
“就因为我曾对新政提出过不同看法,你就如此构陷于我!”
“孔祭酒!诸位同僚!你们可要为我做主啊!”
他试图拉拢孔颖达和其他宿儒。
然而,孔颖达的脸色已经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人证物证俱在,郑福当堂指认,铁证如山!
弘文馆直学士,朝廷清流,竟行此等构陷储君,散布谣言的卑劣之事!
这简直是士林之耻!
“郑仁泰!”孔颖达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严厉和失望。
“人证物证俱在,管家亲口指认!”
“你身为弘文馆直学士,饱读圣贤书!”
“背地里竟...竟行此鬼蜮伎俩!”
“你还有何面目立于这煌煌学府,面对天下士子?!”
其他宿儒也纷纷摇头叹息,看向郑仁泰的目光充满了鄙夷。
事实胜于雄辩,郑仁泰的狡辩在此刻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不!不是这样的!”
“是他们逼供!”
“是屈打成招!”
郑仁泰状若疯癫,还想做最后挣扎。
“逼供?”
程处默冷哼一声,上前一步,声如洪钟。
“老子程处默对天发誓!”
“抓这几个人,审问之时,京兆府马大人全程在场,可有一人动过他们一根手指头?”
“郑福!你说!老子打你没有?”
郑福吓得一哆嗦,连连摇头:
“没...没有!”
“程将军没打人...”
“是...是小人自己害怕...全招了...”
程处默环视全场,目光扫过那些世家子弟惊疑不定的脸,最后落在郑仁泰身上,嗤笑道:
“郑大人,自己屁股不干净,就别怪别人掀你老底!”
“敢做不敢当,算什么男人?”
“比我们这些当兵的还不如!”
这话糙理不糙,引得不少寒门学子暗暗叫好。
铁证如山,无可辩驳!
郑仁泰彻底瘫软在地,面如死灰,口中喃喃:“完了...全完了...”
他知道,自己完了,郑家的名声也完了!
李承乾不再看他,目光扫视全场震惊的学子,朗声道:
“诸位都看到了!”
“这便是真相!”
“这便是那躲在阴暗角落里,构陷孤,污我名节,妄图阻挠新政,堵塞天下寒门英才进身之阶的魑魅魍魉的丑恶嘴脸!”
“他们为何如此?”他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凛然正气和冲天的愤怒:“因为他们怕!”
“怕新政断了他们世代把持官途,垄断权力的根基!”
“怕寒门真才实学之士崛起,将他们这些尸位素餐,只知钻营门第的蠹虫扫入尘埃!”
“所以他们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造谣,中伤,构陷!”
“其心可诛!”
“其行可鄙!”
“然,朗朗乾坤,岂容鬼蜮横行?!”
“煌煌正道,岂是宵小可阻?!”
李承乾猛地一指瘫软在地的郑仁泰:
“郑仁泰!你身为朝廷命官,弘文馆学士,不思报国,反而行此卑劣构陷之事,罪无可赦!”
“孤现以储君身份,革去你弘文馆直学士及一切官职爵位!”
“交由大理寺,依律严惩!”
“郑府管家郑福,书铺掌柜王富贵,散播谣言者张三,李四,一并收押,严查其同党!”
“凡参与此龌龊勾当者,一个不留,彻查到底!”
“金吾卫!京兆府!拿人!”
“喏!”
程处默和马周齐声应诺,如狼似虎的衙役和兵卒立刻上前,将面如死灰的郑仁泰,哭嚎的郑福等人拖了下去。
整个明伦堂广场,鸦雀无声,只有兵甲铿锵和犯人绝望的哀嚎。
所有人都被这雷霆万钧,证据确凿的反转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世家子弟区域一片死寂,人人自危,脸色惨白。
寒门学子则激动得浑身发抖,眼中充满了扬眉吐气的光芒和对太子的无限崇敬!
李承乾平息了一下激荡的情绪,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声音变得沉凝而充满力量:“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煌煌正道!”
“今日,孤于此,借国子监浩然之气,涤荡妖氛,正本清源!”
“新科举,势在必行!”
“此乃为国选才,打破门第垄断,广开寒门进身之阶的百年大计!”
“任何魑魅魍魉,任何阴谋诡计,都阻挡不了这浩浩荡荡的大势!”
“孤在此立誓!”
“新政推行,唯才是举,公平公正!”
“凡我大唐子民,无论出身寒微,只要你有真才实学,肯俯身实务,心怀报国之志,这新科举之路,便是你等青云之梯!”
“朝廷,需要的是能断案,能治水,能算账,能安民,能御敌的实干之才!”
“而非只会空谈道德文章,背后构陷伤人的无耻之徒!”
“望诸君,明辨是非,潜心向学,以真才实学报效国家!”
“莫负此煌煌盛世,莫负此青云之路!”
(https://www.24kkxs.cc/book/4237/4237571/2365150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