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理科状元考科举?强到朕傻眼 > 第140章 信息,传播,舆论

第140章 信息,传播,舆论


黎诉把所有的东西都收好,往那一坐就开始拆信。

黎诉看信的速度可比看书的时候慢多了,一个字一个字的慢慢看。

他看这个笔迹各有不同,家里人大概都是自己写的。

爷爷的那封很特别,他能理解爷爷的意思,不过有的字是拆开来写的。

而家里其他人的可能是让先说了内容,让几个小的帮忙写了一遍,再自己誊写了一遍。

不管怎么说,光是写信家里人就十分用心。

信中的表达没有那么书面,但都带着浓浓的感情。

黎诉把看完的信好好收起来,统一放入了一个盒子里面,盒子里面已经有不少信件了,除了家里人的,还有小泽,小明,书华给他写的信。

他们虽然没有在一个书院,但信件从来没有断过,三人现在也学得十分认真。

他相信,以后这个盒子里面的信会越来越多的。

黎诉这才开口道,“贤弟,谦和兄,我娘亲手做的这个包你们想要吗?可以来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

他娘在信里嘱咐了,让他把这个包分给好友,要好好地和人家相处。

云钦和宋升受宠若惊,“可以吗?”

他挺眼馋的,不过那是贤兄的娘亲手做的。

“可以的,可以的,我娘特意嘱咐我要分给你们。”黎诉把几个包摆出来,让云钦和宋升各自挑选一个。

云钦和宋升眼前一亮就开始挑选,各自拿了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满脸喜气。

“贤兄,我真的很喜欢,你娘手艺真好!”

“对,黎兄,谢谢!”

云钦和宋升拿着属于自己的包,喜气洋洋。

“贤兄,我们明天一起背这个包去学堂怎么样?”云钦期待地望向黎诉。

这是贤兄送的包,而且是这么与众不同的包。

宋升诧异地看了云钦一眼,越和云钦相处,他就觉得云钦和他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或许说,云兄和他们相处时和在其他人面前不太一样。

在其他人面前时的云兄是符合他印象中的云兄的。

黎诉点了点头,“可以啊。”

书院天斋每个人的桌子上都有笔墨纸砚,不需要学子们另带,学子们需要自己准备的笔墨纸砚自己住所里面的。

当然,学堂里面的笔墨纸砚不是免费给的,是书院学子们交了一笔费用,但书院给的价格是比较优惠的。

同样质量的笔墨纸砚如果他们自己下山买,只会更贵。

所以学子们只需要带上授课的书本还有自己想看的书本就行。

有的学子还会带上自己写好的策论和诗赋来和大家交流讨论什么的。

黎诉这样的包反而是挺适合的在书院里面用的。

之前黎诉倒是没有带出去,因为他自己就带了这么一个,十分爱惜。

基本都是背着去见师父,没有背着去讲堂。

黎诉和云钦发现宋升这次回来埋头苦写的时候就更多了,似乎在赶什么东西。

云钦和黎诉都躺下了,宋升还在奋笔疾书。

云钦从床上探出一个头来,“谦和兄,你回来后每天都写这么晚,读书固然重要,也稍微注意点身体。”

最近谦和兄眼下的乌青越发重了。

黎诉有这个前车之鉴,很有发言权,黎诉开口道,“知识是学无止境的,身体才是本钱。”

“我……我不是学习……”

“啊?”

宋升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呼吸,其实待久了黎兄和云兄早晚都会发现的。

“我其实是在写话本子……”

“因为来回路程耽误了许多时间,这个月写的有点少。”

云钦和黎诉眼里都闪过一丝震惊。

黎诉脑子里面一下把许多东西都串起来了,“谦和兄,禾下居士不会就是你吧?”

当时让小泽他们欲罢不能的那个话本子的作者。

“黎兄你知道?”

在宋升看来黎诉和云钦不可能看这种书。

云钦一脸懵,他是确实不知道。

“我有三个好友,他们很喜欢你的书,看得忘乎所以。”

“真的吗?”

“比珍珠还真,当时他们为了控制住自己不看,还想把书全部存在我这里。”

“那时我们去参加府试,去书坊时,那个书坊里面很多人都在看这个话本子。”

黎诉回忆了当时那个场面,没想到那个话本子的作者是谦和兄。

“话本子?写的什么故事?”云钦好奇地问道。

他是真没看话本子,不了解,但因为是宋升写的,所以他有些好奇。

宋升觉得有点难以启齿。

写的时候不觉得,让说出来,有些不好意思。

他也只给黎兄和云兄说过这件事。

宋升大概说了一下,云钦恍然大悟地点头,“听着挺有意思的。”

云钦心想下次下山他也去买来看看。

其实最初宋家把书坊给了宋升,宋家的书坊很多州府都有。

宋升那时没怎么管,并不上心。

即便宋升不怎么管,书坊也照常运转。

但后面宋升没有出现,宋家那边因为书坊给了宋升,他们担心他们插手会让宋升不高兴,也没有总盯着了。

这就导致挺多书坊都差点关门了。

宋升知道了这个消息,也不想求助家里,而且他在书院也没什么朋友,就想了这么一招。

后面确实把宋家的书坊都救活了,而且还大赚特赚。

不过现在很多书坊也有和宋家书坊类似的话本子了。

宋升觉得光靠话本子有点难持久。

他脑子里面有些想法,但没有形成具体可以落实的方法。

宋升把目光投向黎诉,或许黎兄能有好办法。

“黎兄,我现在有些想法,就是书坊里面定期出一些民间的故事,有趣味性,再把这个故事润笔一下,让它更加吸引人,通过故事能让百姓们知道一些事不能做,还有一些政策变更。”

“不过收集这些故事需要大量人手。”

“也不知道能不能保持持久性。”

黎诉觉得宋升脑子真挺灵活的,居然能想到收集民间故事,用这个故事来讲道理。

黎诉一下子脑子里面也想了很多,做成了可有大用。

信息,传播,舆论。

在这个信息传播十分慢的时代,掌握了这个,可谓是一大利器。

目前距离他们入朝为官也还有不少时间,可以提前让天下百姓习惯有这么一个东西存在。

最好能让他们养成时常看的习惯。


  (https://www.24kkxs.cc/book/4237/4237497/2382753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