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千户大人也来了
更意外的人?
总不能是千户大人吧。
“听说你小子最近没少在铁崖关那边闹腾。”正当苏飞沉思之际,汤祥生调侃道。
苏飞有些不好意思道:“给大人添麻烦了。”
汤祥生说道:“你还知道给我添麻烦。”
“来之前这里的情况你看过没有?”
苏飞点头道:“大致了解了一些。”
“听说关外三大妖主部族于五日前已经会面,预计最快明早最迟明晚应该就能到卧虎峡不足百里之处。”
汤祥生眯眼笑问道:“那你知道这次他们为何搞那么大阵仗?”
不等苏飞开口。
汤祥生接着道:“因为你。”
“因为我?”苏飞一脸懵逼。
汤祥生颔首道:“听人说一个月前你初次到关外猎妖,差点没来得及跑回关内?”
苏飞点了点头,然后就将当日情况一一道来。
只不过关于剑符一事他未详说只是道,家中长辈给的自保手段。
而当汤祥生听完之后,他则道。
“你知道当日被你所伤那妖是何身份?”
苏飞说道:“听戴千户说了一些,好像叫什么晦明尊。”
汤祥生冷笑道:“晦明尊、血肉佛、白须子,共称为关外三大妖主。”
“他们每一位麾下,小妖无数,妖王数十。”
“你这一个月在铁崖关所杀的化形妖王皆是晦明尊麾下,而晦明尊又因你受伤,于是他聚集了其余两大妖主组织十万妖众要来讨伐你。”
讨伐他?
苏飞听完呆愣在原地。
关外妖族搞这么大阵仗是为了他?
那他该说自己是荣幸呢,还是不幸呢。
“那卑职……”苏飞忧心忡忡说道。
看到他如此模样,汤祥生不禁笑道。
“你不会当真了吧?”
苏飞错愕道:“假的?”
汤祥生摇头道:“当然不是假的。”
苏飞:……
那你还说个屁。
汤祥生接着道:“不过也不是真的。”
“讨伐你只是个由头,如果真的仅仅只是为了你一人,其余两位妖主不可能如此兴师动众。”
“要是用你一人就能平息妖患,那朝廷又何故调兵,干脆把你交出去得了。”
闻言苏飞满头黑线,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好。
“那卑职来此……”
“为了恶心他们。”汤祥生说道。
苏飞不解。
汤祥生神秘笑道:“他们既然是为讨伐你而来,你说到时候一旦开战,我把你挂在城头上,就那样让他们干看着,你觉的会是怎样一副场景?”
苏飞不语内心只是一个劲儿的吐槽。
这都特么什么恶趣味。
……
就当营帐内,汤祥生不断调侃着苏飞之时。
营帐外突然走进来一人。
“你们俩聊得还挺热闹。”
二人回头看去。
居然还真是千户杨建安。
“千户大人。”苏飞赶忙行礼道。
此时汤祥生也站起了身让出了位子。
杨建安走过去坐下后,看向苏飞以同样的方式调侃道。
“看来你最近在临关县那边过的不错。”
“都是托大人的福,卑职过的还算凑活。”苏飞谦虚道。
杨建安意味深长道:“凑活?一个月进账几万两银子,这要是还算凑活,那本官的日子算什么?苦日子?”
苏飞:……
果然,有什么样的上司就有什么样的下属。
汤祥生变成这幅样子,只怕不单单是自身性格缘故吧。
苏飞敢打包票这里面要是没杨建安的影响,那才有鬼。
“行了,你也别担心,本官让你来不是找你要钱的。”看到苏飞不说话,于是杨建安说道。
“汤千户把情况都给你说了吧?”
苏飞点了点头。
杨建安颔首道:“明日关外妖众一旦到了地方,边军就会出动,彼时你就跟着一起去。”
“毕竟这次的事也有你一部分原因,你不露面实在说不过去。”
“卑职明白。”苏飞拱手道。
杨建安挥手示意他退下。
等营帐中只剩下杨建安和汤祥生二人后。
杨建安这才对着汤祥生问道:“戴横岳那边没什么意见?”
汤祥生笑眯眯道:“大人放心,他这会儿估摸着正高兴呢,绝不可能有什么意见。”
闻言杨建安幽幽一叹道:“以后这种主意别乱出,伪造镇抚司密信,那是大罪,回头要是被人戳破对你未来影响势必不小。”
“卑职明白。”汤祥生拱手道。
随之杨建安又有些好奇道:“我就想不通,那小子怎么就被你这么看重?”
汤祥生说道:“可能是缘分吧,苏飞的做事风格挺对我胃口。”
“是因为他不收黑钱?”杨建安问道。
汤祥生摇了摇头:“不止如此,他那股子敢打敢杀的拼命劲儿,我很少在其他人身上看到。”
闻言杨建安点了点头,似是觉得有些道理。
随后二人便没再讨论关于苏飞的事,而是将话题放到了明天的相关事宜上。
……
长安。
赵元庆(楚州知府赵维仲之子,赵进,字元庆)最近在京都可是没少听到关于苏飞的流言。
尤其是关于他以下犯上刀斩平遥府百户还有在兰江县屠杀三大化形妖王部众的事迹。
其实一开始所有人的态度都一样,一听是锦衣卫的事迹,第一印象都以为又是哪位锦衣卫仗着自身背景在哪儿作威作福欺压良善欺压百姓。
可后来得知这些事迹。
京中无论是百姓亦或者读书人的圈子无不是对苏飞竖起大拇指。
牛啊。
锦衣卫能有这般人才,也算是臭水沟里蹦出个棉花球。
毕竟在读书人和老百姓眼里,哪种人最能博得好感。
无非两点,不畏强权,卫我人族。
偏偏这两点刚好都砸在了苏飞身上。
于是这段时间在京中,锦衣卫的名声也是难得好了一些,而苏飞的名声在老百姓之中更是水涨船高。
“元庆兄,我听说那位苏飞是楚州人,你也是楚州人,你俩可曾认识?”一名学子问道。
此人名刘阳,字华春,与赵元庆一样都是国子监学子。
赵元庆说道:“只说过几句话算不得熟知。”
一听这话,其余学子也围了过来。
当下就有人好奇道。
“那位可是如传言中的那般与其他锦衣卫不同?”
赵元庆想了想笑道:“说起不同,其实也确实有点不一样。”
“他当锦衣卫从不收受黑钱,也不干一些欺压良善的事。”
“并且别人加入锦衣卫,要么是家传,要么就是因为其他一些原因被内荐,而他是主动想要加入。”
“那他家中可是真富贵?”又有人问道。
(https://www.24kkxs.cc/book/4237/4237442/1111096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