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区区通判,也配问圣旨?
姜淮不再多言,命人简单掩埋死者,继续赶路。
当夜在驿站休整时,他亲自看守肖利,和衣而卧,刀不离手。
第三日黄昏,第二波袭击到来。这次是伪装成流民的刺客,趁队伍在河边饮马时突然发难。一名刺客险些砍断囚车锁链,被姜淮及时拦下,一刀穿心。
“你们中原人杀起自己人来,比我们胡人还狠。”肖利冷眼旁观。
姜淮擦去刀上血迹:“彼此彼此。”
第四日,眼看离京城已不足百里,最凶险的袭击终于到来。黎明前的黑暗中,三十余名骑兵突然包围了队伍,为首的竟是穿着官服的武将!
“姜淮!本官奉兵部之命,接管胡人俘虏!”那武将高举令牌,“尔等速速退下!”
姜淮眯眼细看,认出来人是兵部武库司郎中郑韬,正是三位通敌大臣之一裴炎的亲信!
这些信息是他之前审讯出来的。
“郑大人好大的官威。”姜淮不动声色地策马上前,“可有圣旨?”
郑韬冷笑:“区区通判,也配问圣旨?拿下!”
双方瞬间交战在一起。姜淮心知这是生死关头,梁远也上前,挥刀直取郑韬。
几人马战几回合,郑韬不敌,被一刀劈下马背,却又从靴中拔出匕首,猛地刺入姜淮坐骑腹部!
战马哀鸣倒地,姜淮狼狈滚落。郑韬趁机扑上,匕首直取咽喉!千钧一发之际,姜淮侧头避过,反手一刀刺入郑韬肋下。
“裴大人...不会放过...”郑韬口吐鲜血,倒地气绝。
此时官兵已伤亡过半,幸存的刺客见首领毙命,纷纷逃窜。姜淮浑身是血,左肩新添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他踉跄走到囚车前,发现肖利正用一种奇异的目光看着他。
“没想到你这狗官还挺能。”肖利的语气少了些敌意。
姜淮撕下衣襟草草包扎伤口:“让你失望了。”
正午时分,残破的队伍终于望见京城巍峨的城墙。姜淮命人打出旗号,守城将士见状急忙开道。
入城后,他顾不上治伤,直奔皇宫递牌子请见。
没想到这次回京竟然是以这种方式,看着这熟悉的皇城,姜淮感慨颇多。
但没有时间想太多了,一个时辰后,太监传旨:宣通判姜淮携胡虏入宫面圣!
金銮殿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姜淮伤口未愈,脸色苍白,却仍挺直腰板押着肖利上殿。
龙椅上,皇帝面色阴沉,下首三位大臣,兵部侍郎裴炎,户部尚书杜允,工部侍郎孙皓,目光阴鸷地盯着他。
“臣姜淮,参见陛下!”
姜淮行了个礼。
隆庆帝也扫了扫下面这位几个月前被自己派去北地兴安府做通判的状元郎,神色肯定温和。
他抬手,语气轻和:“爱卿平身。”
随后看向一旁,“姜爱卿,这就是那胡人王子?”
肖利昂首而立,毫无惧色。裴炎突然出列:“陛下!姜淮擅启边衅,擒拿胡人贵族,恐引发两国大战,其罪当诛!”
杜允紧接着道:“臣附议!胡人近年安分守己,何来南侵之说?分明是姜淮为邀功编造的谎言!”
姜淮冷笑一声,从怀中取出肖利的供词:“陛下明鉴,此乃肖利亲笔画押的供词,详述胡人南侵计划及...”他目光扫过三位大臣,“及朝中内应名单。”
殿中顿时哗然。
孙皓厉声喝道:“狂妄!竟敢污蔑朝中重臣!”
皇帝抬手制止争吵:“呈上来。”
太监将供词呈上御案。皇帝越看脸色越沉,最后猛地拍案:“肖利!朕问你,这供词可是你亲口所述?”
肖利看了眼姜淮,出乎意料地点头:“是。”
三位大臣脸色大变。裴炎急道:“陛下!胡人狡诈,此供词必是屈打成招!”
姜淮不慌不忙:“陛下,臣还有物证。”他命人呈上一个锦盒,“此乃从肖利身上搜出的密信,上有裴大人私印!”
裴炎面如死灰:“这...这不可能!”
皇帝阅毕密信,龙颜大怒:“裴炎!你还有何话说?”
裴炎突然暴起,从袖中掏出一把匕首扑向姜淮:“去死吧!”
姜淮早有防备,侧身闪避,同时一记手刀劈在裴炎腕上。匕首当啷落地,禁卫一拥而上将裴炎按倒。
杜允和孙皓见事败露,跪地求饶:“陛下饶命!臣等一时糊涂...“”
皇帝怒极反笑:“好个‘一时糊涂”!来人,将这三个叛贼押下,交三司会审!”
待叛臣被拖走后,皇帝神色稍霁:“姜爱卿忠勇可嘉,以一己之力挫败胡人阴谋,揪出朝中蛀虫。朕心甚慰!”
姜淮跪拜:“此乃臣分内之事。”
“姜爱卿可有想要的赏赐?这次你去往北地,不仅寻到了粮种,还抓到了朝中的内应,朕要好好大赏一番。”皇上看着姜淮微微笑了笑。
姜淮抬头:“臣别无他求,只望陛下准臣在边关推广土豆种植,充实军粮,以御胡人。”
皇帝欣然应允:“准!朕再加封你为边关临时都督,协助边防军政,即日启程返边!”
“臣,领旨谢恩!”
退朝后,姜淮前往天牢提审肖利。那胡人王子被关在特制的牢房内,见他来了,冷笑道:“怎么,来看我笑话?”
姜淮摇头:“我来告诉你,你父亲已派使者求和,愿以三千匹战马换你回去。”
肖利一愣:“你...你为何告诉我这些?”
“因为我相信,经此一役,你应该明白南侵只会两败俱伤。”姜淮直视他的眼睛,“边关已开始种植土豆,来年丰收,我军粮草充足。你们再无优势可言。”
肖利沉默良久,突然道:“若我答应不再犯边,你可愿开放边市,以粮换马?”
姜淮微笑:“这正是我想提议的。”
之后的几日他回了京城的府中,见了姜正河和秦氏,爹和娘都说他黑了瘦了。
但时间紧急,没待几天,又得去边关了。
皇帝还特赐他尚方宝剑,许他先斩后奏之权。
三日后,姜淮启程返回边关。
之后马车驶出京城,姜淮掀开车帘,回望那巍峨城墙。这一去,等待他的将是更重的责任。
但此刻,他心中无比平静,土豆将在边关生根发芽,边防将因粮草充足而稳固,百姓将不再受饥寒之苦。
至于胡人,或许有朝一日,刀兵终将化为犁锄,战场终将变作良田。
(https://www.24kkxs.cc/book/4237/4237395/2369915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