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 > 第277章 建厂(已补)

第277章 建厂(已补)


众百姓听到这个消息,纷纷惊喜不已。

春深时节,北地的田野彻底变了模样。

往年此时,各村还在为争牛抢犁吵得面红耳赤,如今却见黄牛拖着轻巧的曲辕犁往来如梭。

耧车经过处,总有孩童追着数种子,老人们在田埂上吧嗒着旱烟算账:“省下的人工,够再开两亩荒地哩!”

芒种前夜,姜淮微服巡至李家村。

月光下,他看见白日里领到新犁的老汉,正就着油灯往犁辕上系红布。老伴儿絮叨着“官府的东西也敢乱动”,老汉却嘿嘿一笑:“你懂啥?这是给姜青天祈福的!”

夜风送来泥土的腥气,混着远处打谷场上新麦的清香。

姜淮站在阴影里,忽然想起前世博物馆玻璃柜中那些蒙尘的农具。

它们此刻正在这片土地上,焕发出灼灼生机。

如今有了土豆,北地百姓不再受饥饿之扰。

次年,粮食大丰收。

粮食解决,就该给北地的百姓寻挣钱的路子。

姜淮本打算教北地的百姓酿酒,名字他都想好了,酿出来的酒就叫“塞北烧春!”

但是他觉得开一个面粉厂更好,工具只需要石磨,更便捷。

……

之后他开始找厂址。

暮春的北地,风里仍裹着未散的寒意。姜淮勒马停在一处缓坡上,青灰色的官袍下摆被吹得猎猎作响。

他眯眼望向远处麦田新绿尚未连成片,零星的农舍点缀其间,更远处一道银线蜿蜒,正是白浪河。

“大人,这一带是十里八乡最平坦的地界了。”

随行的本地老农王老汉指着河岸东侧,“那里建厂子稳当着哩!”

姜淮颔首,袖中手指无声掐算。

水源是首要考量,若用水力驱动石磨,至少需三尺落差的急流。”

他翻身下马,靴底碾过泥土:“带我去看看河道。”

一行人沿坡而下。

河畔芦苇惊起几只野鸭,扑棱棱的振翅声惊碎了水面。

姜淮蹲身掬一捧水,指节被冰得微微发红,“水流倒是急。”他盯着掌心迅速漏尽的清水,想了想,唇角浮起一丝笑。

东南风盛行,若将磨坊建在西岸,烟尘便不会飘向村落。

姜淮想了想,若用水,他得再设计一个龙骨水车。

.......

这日,暮色渐沉,白浪河的水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姜淮站在河滩上,脚下踩着松软的泥沙,目光凝望着湍急的水流。随行的老工匠赵铁头蹲在一旁,粗糙的手指在沙地上划了几道沟壑,摇头叹气:“大人,旱季水浅,寻常水车怕是转不动啊。”

姜淮没有立即回应,而是从怀中取出一卷泛黄的图纸,缓缓展开。纸上墨迹尚新,勾勒出一架奇特的木轮结构龙骨水车。

“这是……”赵铁头眯起昏花的眼睛,凑近细看。

“江南水田灌溉所用。”姜淮指尖点着图纸,“以木链串联刮板,低处的水也能被带上来,不似传统水车依赖急流。”

赵铁头眉头紧锁,粗糙的手指摩挲着图纸边缘:“大人,这玩意儿精细,咱们北地可没人会造。”

姜淮唇角微扬,从袖中取出一只小巧的木制模型。

这是他昨夜亲手雕琢的雏形。

他蹲下身,将模型置于浅水处,轻轻拨动木轮。

“咔、咔、咔……”木链转动,刮板带起一串水珠,虽不连贯,却已见雏形。

赵铁头瞪大了眼:“这……真能成?”

姜淮点头:“江南匠人称之为‘翻车’,若以硬木打造,再配以铁轴加固,即便旱季水流微弱,也能运转。”

“可这得费多少木料?工钱又怎么算?”赵铁头搓着手,显然对陌生事物心存顾虑。

姜淮站起身,目光扫向远处那里,三五成群的百姓正搬运石料,衣衫褴褛却干劲十足。

“工钱照旧,木料从官仓调拨。”他语气沉稳。

(今天有事儿,先写部分,剩下的明天补)


  (https://www.24kkxs.cc/book/4237/4237395/2355613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