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嫡姐害我怀鬼胎?我鬼修归来大杀四方 > 第三百三十五章:盛举

第三百三十五章:盛举


这一场异象惊动了整个京城,也让朝堂忙碌了起来。

钦天监的人开始频繁出现在勤政殿,走起路来那是风风火火,途经文武大臣们都要主动避让,生怕耽搁了他们复命。

国师府也不再冷冷清清,百姓们熟悉的圣子圣女们也频繁出入国师府,引得民心混乱,不少百姓都在胡猜到底是何事引发了这场异象。

从妖物现身猜到异宝出世,从神人斗法猜到灾害预警。

其中天灾将至的谣言令大多数百姓深信不疑,竟是从中衍生出今上不仁,戕害亲族,老天即将降下惩罚的风言风语。

谣言传到这种程度,朝中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于是国师府当即派遣了弟子随同禁卫军穿越大半个京城,声势浩大地前往华嶷山查看,竟是真寻得了金光熠熠的奇石珍宝,并将此珍宝带回皇城,献给陛下,以做陛下生辰礼。

这消息传到宁舒云耳中时,也让她好生震惊。

刚刚成型三阶护身法器幻雷令就在手中啊,没丢啊。

华嶷山新建的宅邸都被天劫轰了个稀巴烂,更是被宁舒云以结界、阵法藏得严严实实,国师府从哪儿弄来的珍宝?

百无聊赖之下,宁舒云也随着百姓们上街瞧了一瞧,混在迎接珍宝回朝的队伍中,亲眼见到了所谓的珍宝。

国师府与禁卫军此举并未有隐瞒之意,更是故意露出些珍宝的痕迹,那金灿灿的玩意儿在阳光的照射下愈发熠熠生辉。

一时间,全场哗然。

百姓们都被这一抹金光给唬住了,而茶楼内的宁舒云满脸无语。

这……这不就是一块寻常的金矿吗?

此时此刻,宁舒云算是明白国师府在干什么了。

搞得这般大张旗鼓,原来就是要为皇帝平息谣言啊!

管你什么东西,只要百姓们认定这是奇珍异宝就行。

百姓们自是深信不疑,能进献给皇帝的珍宝定然是好东西啊!

于是这原本动摇今上民心的异象,变成了吉祥的象征。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不知怎的变成了“天生异象是老天爷为圣上贺寿”。

宁舒云:“……”

宁舒云再度无言。

一时间百姓们对当今圣上愈发崇拜,纷纷自发为圣上贺寿,前往京兆府送出自家粮食、奇珍,只说是进献给圣上。

不仅如此,消息传出京城,更是让其他州县的百姓们心潮澎湃,无法来到京城的更是自发为皇帝祈福。

更有富商带上家财,不远万里赶往京城,要为陛下献宝。

气氛到这儿了,皇帝自然不能扫了百姓们的兴致,今年的生辰必将大力操办。

恰逢乡试结束,学子们为了筹备会试,也需在会试之前赶往京城。

得知异象之事,干脆加快脚步,欲共襄盛举,为陛下贺寿!

更令满朝文武意外的是,陛下下令允许皇室宗亲回京贺寿。

这可是自今上登基以来的头一回啊!

以往不仅无需宗亲贺寿,连年节都不许回京。

此举不仅点燃了京城上下的热情,更是令此前皇帝戕害亲族的谣言不攻自破。

若真戕害亲族,哪能让皇室宗亲回京城贺寿啊!

此等阖家欢乐之举,令整个大周从上到下,无一不崇敬赞赏。

这一番热闹下来,看得宁舒云都不禁瞠目结舌。

“咱们当今圣上,还真是深谋远虑啊。”宁舒云放下折子,面上仍带有惊叹之色。

一场分明带着不怀好意的“异象谣言”,硬生生被皇帝扭转了过来。

不仅如此,还能借此机会平息七王谋逆带来的创伤,调动整个大周的生气。

妙,是真妙!

只是在宁舒云心里多少有些隔应,好似是自己为她人做了嫁衣似的。

这会想起来,又高兴不起来了。

偏生霍逍泽还在一旁添油加醋,“与‘今上不仁’有关的谣言皆是陛下命人散播。”

宁舒云更是震惊不已,且即刻便明白了皇帝的用意。

主动散播谣言,若有人应和,就算不是七王党余孽,那也是心怀不轨之人,皇帝便能趁机将他们揪出来,就此一网打尽,让他的皇位坐得更加结实!

而这一切,皆是起于宁舒云炼器造成的异象。

宁舒云颇有些生无可恋。

张开双臂向后倒去,躺到柔软的锦被之上。

霍逍泽摇头失笑,走到宁舒云身侧坐下,“不仅如此,太子亦能从中获益。”

又是一个折子递来,宁舒云却是连看都不想看了。

刚想好要对付太子呢,太子反倒因她造成的异象而获益了,叫她如何笑得出来啊!

霍逍泽也不为难她,而是展开折子,亲自为宁舒云念。

既然皇室宗亲要回京,那如何安置便是问题。

皇帝不可能亲自出面,而又要表现出对皇室宗亲的亲近和睦之意,最适合的人,便成了太子。

这于太子而言,可是大大有利。

皇室宗亲们虽大多挂着虚职,但身份在此,封地更是不少,其中牵扯的世家、官员更是数不胜数。

太子若将此事办得漂亮,只会收获更多的助力。

而太子更是借此机会,将利益最大化。

太子直接上表,向陛下借了第一皇庄——青达院,要为皇室宗亲接风洗尘。

可宗亲之中真正能抵达京城之人又只有多少?需要借用堂堂青达院吗?

自是因为太子宴请之人不只有皇室宗亲!

太子以为皇帝贺寿为由,还将邀请京中达官显贵,远道而来的各地官员,为陛下献宝的富商……

更以欣赏大周文士风范为由,邀请进京赶考的学子及文人雅士。

这下子,青达院之宴再次引发热潮,此等皇室、士族、学子、商人共同赴宴的盛举更是前无古人!

而且提出这一盛会的人,竟是当朝太子!

一时间,太子的贤名更是在民间传颂,在学子之间更是备受推崇。

只是令宁舒云觉得奇怪的是,这听起来的确是可以载入史册的盛举。

可是自古以来,士农工商的阶级深入骨髓,更何况此次青达院之宴还有皇室宗亲。

这些高高在上惯了的贵人们,能忍受得了与商人同席?


  (https://www.24kkxs.cc/book/4237/4237370/1111079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