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七章太恶劣了
“胡先生,这篇报道对我们的影响太恶劣了!
好多合作方都来询问情况,甚至有些已经暂停了合作项目的推进。”
联盟的工作人员心急如焚地向胡爽汇报。
胡爽看着那篇满是污蔑之词的文章,脸色阴沉,但语气依旧沉稳:“不用慌,清者自清。他们这是在无理取闹,我们不能被这种不实言论影响。”
施楠英也在一旁担忧地说道:“可是,现在舆论压力这么大,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啊。”
胡爽沉思片刻后,眼神中闪过坚定:“我们召开一场新闻发布会,我要亲自回应这些质疑,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的真实目的。”
新闻发布会当天,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蜂拥而至,发布会现场被围得水泄不通。
胡爽神情严肃地走上台,目光坚定地扫视全场。
“各位媒体朋友,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是为了回应近期针对我以及中国电影相关项目的不实指责。”胡爽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有人说我们在进行‘文化倾销’,但我想问,文化交流何错之有?
中国电影文化传承计划,旨在挖掘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间故事,通过电影这一艺术形式展现给世界。
我们希望让全球观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同时也积极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促进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与融合。这怎么能被歪曲成‘文化倾销’呢?”
台下的记者们纷纷举手提问,一位美国记者率先发难:“胡先生,您说这是文化交流,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不断增加,这难道不会对其他国家的电影产业造成冲击吗?”
胡爽冷静地回应:“电影市场的竞争是正常的商业现象。
中国电影的发展,靠的是无数电影人的努力和创新,是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展现。我们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认可,是因为我们为观众带来了优质的作品。而且,中国电影的发展也为全球电影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创造了更多的合作机会。
就像国际电影产业创新联盟,就是为了推动全球电影产业共同发展而成立的,我们欢迎各国电影人加入,一起合作共赢。”
这时,一位欧洲记者站起来问道:“那您如何解释中国电影在一些国家的票房成绩越来越好,而本土电影却受到了影响呢?”
胡爽微微皱眉,严肃地说道:“票房成绩好,只能说明中国电影得到了观众的喜爱。观众选择看哪部电影,是基于电影本身的质量、内容和情感共鸣。
我们从来没有采取任何不正当手段去获取票房。相反,我们一直倡导不同国家的电影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如果因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就让某些人感到威胁,进而无端指责,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利于全球电影产业发展的。”
面对众多记者的尖锐问题,胡爽始终镇定自若,有理有据地进行反驳。
他用事实和数据证明中国电影的发展是积极正向的,是为了推动全球电影文化的繁荣。
发布会结束后,许多原本持怀疑态度的人开始重新审视这些问题,舆论风向也逐渐发生了转变。
仍有一小部分人继续在网络上散布负面言论,试图抹黑胡爽和中国电影。
胡爽决定采取进一步行动,他联合国际电影产业创新联盟的众多成员,发起了一场名为“电影无国界,文化共繁荣”的全球电影文化交流活动。
在活动启动仪式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电影人纷纷上台发言,表达对胡爽理念的支持。
“胡爽先生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电影成为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我参与了中国电影文化传承计划的合作项目,深刻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也看到了不同文化在电影创作中的碰撞与融合所产生的奇妙效果。那些无端的指责是毫无根据的。”一位法国著名导演说道。
一位印度电影制片人也表示:“在国际电影产业创新联盟的合作中,我们印度电影人和中国电影人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中国电影的发展并没有对我们造成威胁,反而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合作机会。我们应该携手共进,而不是互相指责。”
这场活动得到了全球电影人的积极响应,大量优秀的跨国合作电影项目纷纷启动。
在合作过程中,各国电影人充分交流,分享各自的文化和创作经验,创作出了许多兼具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这些作品在全球上映后,获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有力地回击了那些不实言论。
在应对舆论危机的同时,胡爽又察觉到了另一个潜在的严重问题——电影人才的短缺。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专业电影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而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难以满足这一需求。
不仅如此,在国际合作项目中,能够适应跨文化创作和制作环境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缺,这成为了制约中国电影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胡主席,最近几个合作项目都因为人才问题进展不顺。一些关键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导致拍摄进度延误,成本也大幅增加。”联盟的一位项目负责人无奈地向胡爽汇报。
胡爽意识到,必须尽快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电影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一批既懂专业技术,又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他召集了业内的专家学者、资深电影人以及教育界人士,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目前我们的电影教育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实践环节相对薄弱,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快速适应实际工作的需求。”一位电影学院的教授指出。
“而且,现有的教育体系缺乏对国际电影市场和文化差异的深入研究,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国际合作中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另一位资深制片人补充道。
胡爽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他们共同制定了一套全新的电影人才培养策略。
首先,加强与国际顶尖电影院校和机构的合作,开展联合培养项目。
不仅让中国学生有机会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电影技术和理念,也邀请国外的优秀学生来中国交流学习,促进文化的相互理解和融合。
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跨文化交流、国际电影市场分析等相关课程,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电影文化和市场需求。
其次,建立电影人才实践基地。
与各大电影制作公司、发行公司等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学生可以在实践基地参与真实的电影项目制作,从剧本创作、拍摄到后期制作,全方位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我们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战中成长。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成为适应电影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胡爽坚定地说道。
为了推动这一计划的实施,胡爽亲自与多所国际知名电影院校洽谈合作事宜。
在与美国一所顶尖电影学院的院长会面时,胡爽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想法。
“院长先生,我希望我们能够开展更深入的合作。我们可以互派学生和教师,共同开发课程,让学生在国际化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胡爽诚恳地说道。
院长对此表示了浓厚的兴趣:“胡先生,您的想法很有前瞻性。我们也希望能够加强与中国电影教育界的合作,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电影人才的交流。”
经过多轮沟通和协商,双方最终达成了合作协议。
同时,胡爽还积极与国内的各大电影企业沟通,说服他们参与到电影人才实践基地的建设中来。
(https://www.24kkxs.cc/book/4237/4237369/1111029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