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八零家属院,小甜医撩爆冷面糙汉 > 第257章 救命稻草

第257章 救命稻草


不出所料,这位对内情的掌握简直到了骨子里,细腻入微。

可即便心如明镜,他也是一筹莫展。

为啥?

因为江琳压根就没接他的话茬,反倒是装作一副浑然不知、笑而不语的模样,那笑容里藏着几分让人猜不透的意味。

其实,江琳不是不愿意分享她的成果。

关键在于,这些心血至今还没有来得及正式上报呢。

更头疼的是,她还没能找到成本更低的研制方法。

眼前这些药丸,制作成本高昂,工艺复杂得让人头疼。

要想大规模生产和研究,没大笔资金支持根本想都不用想。

可话说回来,依国家目前的经济状况,怕是难以支撑这样的科研项目,到时候很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只有少数人才能享受到成果。

这跟她研发药物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

因此,在这样的两难选择面前,她实在难以痛快决策。

“江琳同志,这个问题请你务必深思熟虑。无论对军人还是平民百姓,这都是至关重要的。”

齐参谋长目光虽然有些浑浊,却异常坚定,直直地看着她说道。

他找上门来,绝无私心,只是单纯希望能将如此神效的药物用在自己那些英勇保卫国家的士兵身上。

上次分配的止血药虽然有效,但数量位面太少,远不能满足需求。

他内心不满,不明白好药为什么要藏着掖着,不给真正需要的人用。

更不愿看到这种不公平导致的偏爱和冷落。

“嗯,您放心,我会仔细考虑的。如果国家接受,北营的需求我绝不会忽视。”

江琳郑重地点了点头,表达了她的重视和承诺。

离开军营,江琳立即赶往研究所。

这一路上,齐参谋长的话让她思绪翻涌。

无论是抗灾的一线战士,还是受苦受难的民众,都需要她的研究成果。

尽管眼下成本高昂,可对于那部分身处绝境的人来说,这些药就是生的希望,也许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尤其是北方灾害频繁,形势紧迫,刻不容缓。

回到了研究所,责任感沉重地压在江琳心头,她决定与刘老他们商议后再做决定。

“郭玉,刘老现在在实验室里吗?”江琳轻轻问道。

她先是去了刘老办公室未见其人,猜想他可能会在实验室忙活。

当她跨入实验室门槛,正好瞥见郭玉怀揣一沓资料步出室门。

郭玉一眼捕捉到江琳的身影,脸上登时绽放出激动的笑靥。

原来,她正投身于一项关键试验,却不料半路杀出了难题,正琢磨着找救兵呢。

“小琳老师,您这会儿出现做什么了?”郭玉望着意外现身的江琳,诧异问道,“是来找刘老的吗?他刚才外出,似乎是和院长讨论灾区救助的事。”

江琳轻轻应了一声,眉宇间掠过一抹倦意,随即又恢复了常态。

她轻轻一点头,示意已知晓刘老的行踪。

随即,江琳的视线不由自主地落到了郭玉手中的资料上,眼神满载关怀与专注,好像能透视那几张纸背的谜团。

“实验碰壁了?”江琳柔声探问,话语中透着一股叫人安心的味道。

郭玉心头一紧,一时有些踟蹰。她本不愿打扰繁忙的江琳,但内心深处又明白这是难能可贵的学习时机。

片刻犹豫后,她选择坦白:“是的,老师……数据最近总是波动不稳,我还在探索原因中。”

江琳望着郭玉紧张的模样,微笑宽慰:“别焦急,科研路上,挑战常伴左右。让我看看那些数据吧,或许我们能一块儿找到解决之道。”

郭玉心下踏实不少,但仍有些许挂虑,怕耽搁江琳宝贵时间,连忙解释:“若是影响您的事就不妥了,其实也不急,能等您空闲时再帮我看也可以。”

江琳却摇头否定,坚决道:“无妨,让我瞧瞧,花不了多久。再说,协助学生解惑正是为师之责嘛。”

话落,她伸出了右手,轻柔接过郭玉递来的资料。

江琳细细审读着手中的报告,时而蹙眉,时而沉吟。

郭玉则在一旁静候,紧张地观察着老师的每一个细微动作,期盼能获得宝贵的指点。

郭玉听后甚是欣喜,因为江琳在实验领域的才能有目共睹。

经其点拨的实验,往往都能收获成功。

因此,她果断递上了数据,满怀期待地望向江琳。

江琳内心对郭玉涌起了敬佩。

这姑娘虽非团队里最具天赋者,但那份刻苦与好学实在令人钦佩。

作为导师,江琳自是对这样勤勉的学生青睐有加。

毕竟,天赋虽重,没有汗水浇灌,再高的天分也会枯萎。

所谓熟练源自实践,勤勉可弥补不足,这绝非一句苍白无力的口号,而是能转化为前行的强大动能。

一番细致研读之后,江琳重回实验室,为郭玉详析了当前面临的困境。

一切交代清楚后,她这才转身向院长的办公室迈去。

办公室里早已热闹非凡,就连平时安静的医院人员也都纷纷聚集。这一大早的热闹,全是因为一群即将启程前往灾区救援的勇士们。

今夜,就是他们踏上征程的时刻。

可面对众多志愿参与者,如何合理分配人员,成了眼下讨论的焦点。

江琳推门而入的瞬间,正好赶上胡院长的动员讲话:“各位,你们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但咱们得认清,前方路途艰险,灾区情况不明,是场硬仗。

作为研究团队的一员,你们能挺身而出,冲往一线,这份勇气与担当,让我打心底佩服和欣慰。因此在此,我代表国家,代表民众,向大家致以最真诚的谢意!”

言罢,胡院长深深鞠躬致敬。

他话锋一转,接着强调:“但咱们也得认清,这不是普通的科研任务,是对大家实战经验、应急反应、心理承受力,乃至身体素质的全方位考验。

有颗奉献的心固然重要,但仅凭热情还不够。

经过慎重考虑,接下来念到了名字的同志将前往灾区,没被点到的,则留在这里,继续你们的研究,同样是为国家争光,为民服务!”

随着胡院长的声音落下,人群中泛起轻微的波动,但很快大家都理解并接受了这一安排。


  (https://www.24kkxs.cc/book/4237/4237364/1111087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