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青苹果年代 > 第72章 贵族的婚事

第72章 贵族的婚事


谁知道穿上后很不舒服,总觉得被束缚,平时都自由懒散惯了,突然有衣裳裹着伸展不开,怎么弄都不合适。

他穿上中山服,自己不舒服,但是,给看到的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感觉,特别是世平的妈,一见就乐得合不拢嘴,说:“这真是当官的,估计你去相亲一定成功,找个好媳妇回来,不惹我生气,然后计划生孩子,生他七八个。咱们家就是人少,人多,就不害怕。在乡下,弟兄多了有好处,打架也有帮手,不会吃亏。你去吧,旗开得胜,争取快点结婚让我在活着的时候抱上孙子。”

听了这话,世平觉得这话十分扎心。

要知道,他母亲从小受苦,卖为童养媳,跟着他爸,他爸不成器,也要感谢他不成器,本来有偌大的家产,结果败家了,喜欢赌,喜欢吸大烟,哪一项都只出不进,钱像流水一样无情地流走,再也不回来。这样家产就没了,地也没了,房子只剩下三间面朝西的厢房,大部分的房产都卖掉了。

房子和地都没有了,怎么能称得上是地主呢?

地主要有地才行,没地就不叫地主了。

结果,等到后来划成分,就因为没地才躲过一劫。如果不讲成分,土地就会被充分利用,不撂荒,也不存在扣帽子的问题。

他家没地,对地也不是十分渴望,因为知道什么都不是自己的,只要表现好,就会有资源,如果表现不好,就会影响收入。

说来说去,还是要有钱。有钱就会办成很多事。

那年深秋,风裹挟着北方特有的凛冽,席卷着整个郭任庄。

任世和站在自家土坯房前,望着村广播台那飘扬的红旗,心中五味杂陈。

在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里,因中农身份,他家未被波及。

这身份就像一道无形的屏障,让世和避开了时代的风暴,也在不经意间,为他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某天清晨,村里大喇叭突然响起:“有志青年们,响应国家号召,踊跃参军……”

广播声在空旷的村子里回荡,世和的心跳陡然加快,他快步跑到公告栏前,征兵启事上的每一个字,都像一道光,照亮了他对未来的憧憬。

当晚,他在昏暗的煤油灯下,郑重地写下了参军申请书,摇曳的灯光,映照着他坚毅的脸庞。

第一年因为组长阻止,没能入伍。一年零三个月后,世和再次去应征入伍,他想办法绕过了徐德恨。

后来,比较顺利,他穿着崭新的军装,胸前戴着大红花,站在村口。

母亲眼中噙着泪水,用粗糙的手为他整理衣领:“到了部队,要听党的话,照顾好自己。”

世和用力点头,望着送行的乡亲们,暗暗发誓:一定要闯出个名堂。

绿皮火车缓缓启动,窗外的景色如幻灯片般闪过。

世和抚摸着军装上的纽扣,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在部队的日子里,他像一块干涸的海绵,努力汲取知识和力量。

清晨,当战友们还在熟睡,他已在操场上负重长跑;夜晚,战友们进入梦乡,他在微弱的灯光下研读军事理论书籍。

那一年,世和复员返乡。

一身笔挺的军装,肩上的红肩章,让他成了村里的焦点。

没过多久,一纸调令将他抽调进了襄阳市大型省直建筑公司。

报到那天,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军装,站在加工厂高耸的烟囱下,望着厂区内忙碌的工人,心中满是对新生活的期待。

进入加工厂后,世和从基层工人做起。

车间里,机器轰鸣,粉尘弥漫,他和工友们一起装卸原料、检修设备。

每次遇到难题,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凭借在部队学到的知识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和的努力和才华逐渐被领导赏识。从车间组长到生产科长,再到副厂长,他一步一个脚印,踏上了从政之路。

在一次厂领导班子会议上,世和指着墙上的生产进度表,条理清晰地提出改革方案:“我们可以引进新设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化肥产量和质量。”

他的眼神坚定而自信,话语掷地有声。

时光流转,当年那个从农村走出来的青涩青年,已在时代的浪潮中逐渐成长为一位沉稳干练的领导干部。

每次回到家乡,望着曾经的土坯房和熟悉的乡亲们,世和心中总会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那是对过去的缅怀,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没钱的日子真难熬,特别是欲望较多钱袋却干瘪的,更是痛苦。

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要有钱,挣钱都想挣,可是钱总是往富人那里流去,穷人的钱越来越少,哪怕再拼命,也只是三两三的分量。

世和的骨子里认为自己是贵族,但表面上看只是普通人,平头百姓一个,没有什么区别。他的思想境界已经是贵族,至少算乡绅,只是生不逢时,外表的装饰是护身符,没有这样的包装,无法适应社会。因为社会不需要贵族,如果显得与众不同,一定会遭受到非议。

他是非常在意面子的,没有什么比面子更重要,他是单位的才子,能写会画,口才十分了得,开会讲话都在理,符合逻辑,声音洪亮,层次分明,循序渐进,通俗易懂,举例子,讲故事,老少皆宜,不像其他人作报告老想睡觉,或者在底下开小会,懒得听大会,世和在大会上发言,大家都爱听,就像听相声那样精彩,他的才华,整个单位都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没有一个能超过他。

世平受到世和的影响,也有贵族情结,不过,他的母亲出身不祥,看来不如他父亲的家族势力,从他母亲身上看出,他母亲也不是小户人家的后代,而是名门望族,只是得罪朝廷奸臣,被贬,成为庶民,可见当时的皇上昏庸,不辨忠奸,不知好歹,黑白不分,在朝廷伴君,如同伴虎,不知道君王心思,君王心情好就给升官加爵,心情不好,说不定就是满门抄斩株连九族。

所以,对于贵族,他母亲不屑一顾,觉得那些不过是云烟,因为他母亲看来没有这个想法,也不去幻想自己将来怎么样,她还是争取所有的资源,让自己家变得富有,不用去求人,不看别人脸色,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哪怕自己是土豪,只要花钱任性就行。节省惯了的,哪怕拥有一座金山,也不会乱花一枚铜钱。

贵族情结萦绕于心,世平就带着这样的心去到村委会。

一进屋,发现椅子上坐着一个女人,世平没看到蔡支书,心里有点慌。

那女人留着刘海发垂在前额,非常丰厚,几乎将眼睛全部遮盖,黑黝黝的头发,像是乌云覆盖,他看不清她的眼睛,脸只有三分之一,三分之二都是头发,像是戴的假发,也像是黑色的纱巾,因为她坐着,也看不到身高,让世平无法猜出她到底多高,哪怕他已经做好思想准备,知道她的个子矮。

世平见她穿着格子外套,颜色暗红,看起来像是老嫂子,原来没有亲妈指点教导,连衣服都不会搭配了,在这样的重要的场合,竟然这样的装扮,看来不是不想好,是根本不知道怎样打扮穿衣。

世平就有些不愿意了,这个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期,他只晓得她的情况一般,没想到她真的很一般,这可如何是好?

人,就怕比较,世平脑海中全是韩秀红的影子,她给韩秀红提鞋都不配。韩秀红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是大家风范,一幅千金小姐的样子,世平外貌不咋地,心里可是认为自己是风流才子的,没想到遇到这样的女子,蔡支书真是给他一个下马威,让人措手不及,全乱套了,这可如何收拾?

这个时候,蔡支书进来,连忙给世平打招呼说:“世平,你来了,你看,这就是我那亲戚。”

“敏,这是我村的优秀青年,务实能干,很有孝心,外表一般,内心火热,愿意热心为人民服务,为邻居排忧解难,是我们村难得的好青年。

他哥在大城市国有单位,是干部,以前是我们村的民兵连长,后来应征入伍,在部队因表现好评为五好战士,随后入党,复员在家务农一年,兼管大队的行政事务,遇到四清,被抽调到工作队,然后安排去市委当秘书,准备去的时候,遇到有人叛逃,最后分到国企,也帮忙训练民兵,保卫大桥。

他哥哥这么优秀,因血缘关系,他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你看,这人你看得中吗?”

蔡支书话音一落,那女人抬头看了看世平,马上又迈过头去,然后低下头,脚在地上摩擦了一下两下,不说话。

“敏,你说句话,看看得中还是看不中,如果看得中,你就点点头,看不中,你就摇摇头。”蔡支书说。

世平本来不愿意,见蔡支书这么说,心里马上明白过来,自己条件这么差,人家能看得中就算烧了高香了,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没劳动力,困难重重,上有老妈,下有侄儿侄女,嫂子的依赖心也强得很,啥事都要自己去做,特别是脏活累活根本不做,自己挑起家庭这个重担,还真吃不消,看她也不是好吃懒做的人,虽然外表寒碜,穿衣打扮也不行,但她是个女的,矮子离心近,看来不是傻,反应也机敏,韩秀红像是画上的美人,怎么看都舒服,只可惜她妈挑剔,看不中自己,当然是看不中自己的妈,自己的家,那么,自己还挑三拣四的,岂有此理?

如果那女的看不中,自己这边还硬气,说看不中人家,岂不是笑话?

自己有本事,有条件,再去挑选人家,现在是自己条件差,哪怕蔡支书一直在吹捧,也要量力而行,免得自己以后吃不了兜着走。

蔡支书的亲戚敏始终没说话,也没表态,估计她也看出了什么,在作激烈的思想斗争,或者想回去和家人商量了再决定。蔡支书看了这一幕,就说:“估计是害羞了,那好,你先回去,我和世平还有话说。”

敏就站了起来,世平一看,心里咯噔一下,像是寒冬腊月被人从头浇下来一盆冰水,让他感到透心凉。

原来敏的身高真的不敢恭维,可能比传说中的武大郎高不了多少。这人能要吗?这要是要了,生了下一代,个子不高怎么办,这不是要影响几代人吗?

高个子都是占优势的,很多单位招工都要先看身高。

当然,贵族也要有气派,身高也是考量因素。

身高是面试的第一方面,首先看身高,再考五官,再看别的,当然,第一关就是笔试,过了笔试,不一定就能录取,还要看其他方面。

世平看到蔡支书的亲戚敏离开办公室,他心里五味杂陈,不同意吧,这是支书当的红爷,多少有些面子,立马拒绝恐怕会得罪他,同意吧,就是心里实在不甘心,觉得一辈子不能就这样完了。

世平转念一想,身高不行,只要有头脑,也能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

在丛林里,需要力气,需要牙齿,需要利爪,在人类社会,就需要智慧。

拥有智慧,将智慧化作能力,能力转化为产品,产品有价值,产品销售出去,就能有饭吃。

“世平,你说说看,对我这亲戚敏还满意吗?”蔡支书问。

世平面露难色。

蔡支书发现这一点,连忙自圆其说,说:“世平,强扭的瓜不甜,你要是看得中,愿意我就去做媒,如果你不愿意,也就算了。让敏去刘庄相亲,不耽误她。”

世平想来想去,觉得自己的确没有什么优势,除了父亲不在人世,有哥在大城市国有单位上班之外,自己也只有一身力气,现在还行,以后恐怕年老力衰,指望谁呢?只要是女的,能生儿育女就行,给自己留个后,也对得起列祖列宗,再说,女的自古都不留名,留名的都是男的,只要能生孩子,孩子将来成功了,自己脸上也有光。

想来想去,世平说:“说实话,人呢,就是这样,小矮个子,看样子,也不会收拾自身,要说有智慧,初次见面还看不出,看外表,的确还不咋地。可是,我哥也希望早点成家,蔡支书也是一片好心,想要玉成好事,在为我的前途和婚姻大事考虑,我就同意了,因为自己也老大不小,再不成家,过了最佳时期,就是错过了一辈子,我可没那么傻,和谁结婚都是结,世上真正的爱情没有,只有电影上有。我呢,也就认了,同意和她交往。那就委托支书从中促成这件事吧!”


  (https://www.24kkxs.cc/book/4233/4233130/5051203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