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穷了别结婚
人穷志短,穷了最好别结婚。
暮秋,玉米秸秆在风中沙沙作响,郭任庄的土路扬起阵阵尘土。
任世平蹲在自家院门口,左手捏着旱烟袋,右手无意识地拨弄着地上的土坷垃。
日头偏西,余晖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像棵歪扭的树。
“世平!”二婶的大嗓门打破了寂静,“隔壁村李媒婆说了个姑娘,明日来相看相看。”
任世平头也没抬,烟袋锅子在鞋底磕了磕:“二婶,我不想娶个只知道做饭生孩子的媳妇。”
二婶一听,双手叉腰:“你都二十六了,还挑!你哥世和在城里国企,都托人介绍了好几个对象,你呢?再拖下去,打光棍儿吧!”
夜里,任世平躺在土炕上,望着被煤油灯熏得发黑的屋顶发呆。窗外传来猫头鹰的叫声,他想起去年冬天,去县城给哥哥送干粮时,在新华书店看到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书中的爱情,不像庄里人那样,为了几亩地、几头猪就凑到一起。他翻了个身,土炕发出嘎吱声,心里琢磨:“我要找个能说得上话,懂我想法的人。”
第二天,李媒婆带着姑娘来了。
任世平特意穿上哥哥淘汰的蓝布中山装,头发抹了点水,梳得整整齐齐。
姑娘叫秀兰,穿着花棉袄,低着头,手里攥着块手帕。
二婶把两人往屋里推:“你们年轻人聊,我和媒婆去灶屋烧水。”
屋里气氛有些沉闷,任世平挠挠头,率先开口:“秀兰,你平时在家都干啥?”
秀兰头也没抬,小声说:“洗衣做饭,喂猪养鸡。”任世平心里一沉,又问:“那你识字不?看过书没?”
秀兰脸涨得通红:“只念过两年书,字认不全。”
这时,二婶端着茶水进来,笑着说:“世平,秀兰可是出了名的勤快,娶回家保准能持家。”
任世平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给秀兰倒了杯茶。
他望着窗外随风摆动的玉米秸秆,突然想起哥哥上次来信说,厂里女工不少,要是愿意,可以去碰碰运气。
送走秀兰和李媒婆,二婶气呼呼地说:“多好的姑娘,你到底想找啥样的?”
任世平把旱烟袋别在腰后,望着远处连绵的山峦:“二婶,我想去城里闯闯,兴许能遇到对的人。”
二婶跺脚叹道:“你这孩子,净瞎折腾!”
世平不理她。二婶悻悻地离开。
世平心想,为什么要结婚?自己单过不好吗?
如果结了婚,生了娃,娃长大离开父母,想要让娃来照顾父母,娃恐怕有心无力,娃也要养家糊口。自己恐怕照顾自己都困难,又如何能照顾家人呢?
如果因为这一辈子过得很苦,为什么还要生孩子,让孩子再走一遍人生的苦旅?
要说成为一个好人,做好事,做善事,有无数,最大的善,就是不让别人在自己跌倒的地方再一次跌倒,吃过的苦,再让别人尝。有苦自己吃,不要分给别人,这就是善,有福不独吞,和人分享,这就是最大的善。
到底该不该结婚?这是个难题。不结婚,唱戏的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看来戏本也是文人写的,鼓励结婚生子,将来老了有依靠。
如果不结婚不生子,恐怕自己老了没人管,凄凄惨惨,死了没人安葬,一辈子的名声就此全部否定。
要是结婚,问题太多。要管活着的事,就太多了,要管死了的事,那简单,最多三天,大哭一场,众人散去,就在冰冷的地下长眠。
也无人打搅,十分安静。再无爱恨情仇,再无恩恩怨怨。这样不更好?真是矛盾,太矛盾!
要是不结婚,还是想结婚,总不能背负光棍的名声在乡村里混吧?要是打光棍,那徐德恨不是要笑掉大牙吗?
总不能让徐德恨抓住把柄,家里没劳动力,穷鬼一个,连老婆都没有,女人的手都没摸过,这辈子白瞎了!不能啊,不要在气势上输给徐德恨,徐德恨,太可恨了!
麦收后的郭任庄,空气中弥漫着新麦的甜香,可任世平的心情却像被乌云笼罩。
晌午时分,日头高悬,徐德恨晃着膀子,大剌剌地走进任家院子,嘴角挂着一抹不怀好意的笑:“世平,这都入夏了,你咋还打着光棍,晚上睡觉不冷清?”
任世平正往水缸里倒水,闻言手顿了一下,水溅到鞋上。
他紧攥着水瓢,指甲泛白,强压着心头的怒火,瓮声瓮气地回道:“关你啥事,我迟早能娶上媳妇!”
徐德恨双手抱胸,发出一阵刺耳的笑声,脖子上的青筋都跟着抖动:“就你?要钱没钱,要势没势,拿啥娶?莫不是打算从梦里娶个仙女?”
说罢,又甩了甩汗津津的膀子,大摇大摆地走了。
当晚,任世平躺在嘎吱作响的旧竹床上,月光透过糊着报纸的窗户,洒在他满是愁容的脸上。
徐德恨白天那副嘴脸,像根刺扎在他心里。他翻来覆去,竹床不堪重负,发出抗议般的吱呀声。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任世平就爬了起来,简单洗漱后,直奔村头李媒婆家。
李媒婆家的黑狗老远就汪汪叫了起来,听到动静,李媒婆探出头来,脸上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花:“哟,世平,今儿咋有空来了?”
任世平挠了挠头,耳根发红,嗫嚅道:“媒婆婶,您再帮我留意下亲事,我……我不想再被人笑话了。”
李媒婆上下打量着他,眼珠子滴溜一转:“行是行,不过现在姑娘家都现实,你这边有啥打算?”
任世平搓着粗糙的手掌,犹豫片刻后说道:“我打算把家里的老枣树卖了,凑点彩礼钱。要是女方家愿意,我还能多帮衬着干活。”
从李媒婆家出来,任世平心里五味杂陈。他望着村里此起彼伏的屋顶,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成家,让徐德恨闭上那张臭嘴。
路过徐德恨家门口时,屋里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任世平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午后,闷热的天气让人喘不过气。
任世平扛着斧头,来到院后的老槐树下。
树皮粗糙,带着岁月的斑驳,每砍一斧,木屑飞溅,他脑海里就浮现出徐德恨嘲讽的模样。
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顺着下巴一滴滴落下,在地上砸出一个个小泥点。
此时,徐德恨叼着烟卷,优哉游哉地路过。
看到任世平的举动,他撇了撇嘴,阴阳怪气地说:“哟,还真打算卖树娶媳妇?别到时候鸡飞蛋打,竹篮打水一场空!”
任世平停下手中的动作,抬头盯着徐德恨,一字一顿地说:“你等着瞧,我任世平说到做到!”
徐德恨哼了一声,弹了弹烟灰,扬长而去。
任世平抹去脸上的汗水,再次举起斧头,一下又一下,坚定而有力,似乎要砍碎所有的屈辱与不甘。
老枣树在风中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年轻人对新生活的渴望与抗争。
这么想着,世平就回到家。
“信寄出去了?”
“寄了,是挂号信,估计我哥一定能收到。”
“能收到就好。我再啰嗦几句,你哥被你嫂子给耽误了,想当初如果他和刘家丫头结婚,估计现在不会过得那么苦。哎——这都是命啊!我的命苦,指望你们过得好,谁知道还是苦!这是哪辈子作孽,得罪了老天爷,才给我们的惩罚。真的要好好赎罪,烧烧高香,别让你哥再苦下去了。”世平妈妈说。
“还不是怨你,如果你口碑好,刘家就会同意这门亲事了。所以,以后还是要留点口德。”世平说。
“胡说!我的口碑不好吗?如果不是我努力争取,你们姊妹四个能活到现在吗?早就被人欺负死了,你伯走得早,我不抗争,谁来保护你们?我不争取,咱们家还在吗?估计早就被灭掉了。你咋说我没有口碑呢!要是在大清,说不定给我立个贞节牌坊呢!你爸走的时候,我还年轻,不是吹牛的话,想要找人,一点都不难,大队里的光棍有不少。郭任庄没有,徐庄有,徐庄没有,韩岗村有。要找人早就找了,我也少操心,少费力了。”世平妈说。
“你的难处,天知道,可是,你骂人的话,整个村子的人都知道。你算的账,没有人再算,再算,都是错的,你的是对的,连大队会计都佩服你。我们也非常尊重你,知道你不容易,拉扯我们姊妹几个长大成人。我感谢你!”
“不用感谢,只要别惹我生气就行。我年纪大了,心脏不好,不能生气,生气了,一口气上不来,就完犊子了。我十分欣赏你的苦干,但你有些不够聪明,不要赌气去蛮干,要知道,公家的事不必太认真,公家和你的关系不大,最好注意和自己有关的事。谁当官都一样,当官的和老百姓不在一个沟里,你在沟里人家在岸上,你在水里,人家在岸上,站的地方不一样,看的问题不一样,观点不一样,这很正常,你不能拿自己的观点来和当官的观点对抗。你爸就是这个毛病,要是圆滑些,还不会死那么早。还能活几年。我也就不会这么苦。有男人在,跟没男人在,区别大得很。有男人在,哪怕男人不成器,外人也不敢随便欺负,没有男人在,女的要受气,不仅要吃苦吃力,名誉上也不好听,说是克夫的。这谁受得了,我要是不抗争,能行吗?我们这一家早就被小队里的人给团灭了。所以,娶媳妇是十分重要的事。选择妻子一定要谨慎,不能为了结婚要面子而结婚,要仔细想想这个问题。”世平妈说。
“媳妇娶进来,还是要对妈好。我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世平说。
“我知道,你辛苦了,你帮你哥帮了很大的忙,你哥有今天,和你的贡献分不开。如果没有你的帮助,你哥总在操心后方,就没心思打仗。估计要当逃兵,当了逃兵,就啥也不是了。你的牺牲,换来你哥的顺利发展,这个十分值得。我还在世,你哥多少要看我面子,会考虑你的婚姻和工作,万一有一天我不在了,你也不要孤军奋战,有事就找你哥,你爸不在了,只有你哥可以依靠。记住我的话,千万不要孤军奋战。要懂得合作,懂得合作,要示弱,就能获得成功,而且速度很快。你要是只靠自己,估计要走很多弯路。”世平妈说。
“我去忙了,我哥他自己不断学习,又聪明,不满足现状,他值得我学习,就是不想下力气,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十分刻苦,最后总算达到了目的。”世平说。
“我想他还没停止,还在努力。他的目标可能不在现在的位置。只要他不安分就有希望,有奔头。我也希望你也有目标。要不安分,要给自己施压,争取更好的生活。你去忙吧!”世平妈说。
世平去打药,他知道,现在离不开农村,因为他妈妈在农村,暂时到不了城里,也就无法远游。
既然在农村,就要安心在农村,可以等候机会,再做出改变。
在该打药的时候打药,在该锄草的时候锄草,什么时节就做什么事。这样也很有意思。
过了约一个星期,邮递员来了,老远就喊世平,听到了摇铃铛的声音。
世平刚好回来,看到邮递员,问:“有我的信吗?”
“有,还是挂号信呢。给你!”
邮递员说着,从袋子里拿出一封信,交给他,说:“这是挂号信。送到你手里,就算我完成任务,你签收一下。”
世平立马签字,然后迫不及待的打开信,只见信中写着:
“来信已阅,详情尽知,关于和敏的婚姻问题,我支持,原因是,你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不能再耽搁,我们的家庭你知道,只能等别人挑选,不是由我们来选择。这些情况都束缚了发展。你要痛定思痛,积极面对未来的挑战,敏是高支书的亲戚,这个很重要,他是村里的负责人,多少都有些权力,是管组长的,有了这层关系,你就不会受欺负。哪怕以后等妈百年归山,你要离开家乡,这段时期也会平稳,不会吃多少亏。你就好好和敏过日子。估计敏也不好找,她挑别人,别人挑她。女的年龄越大,越不好找,你也别得意,女的不愁嫁,男的穷,却愁接不到媳妇。”
(https://www.24kkxs.cc/book/4233/4233130/5050327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