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权势:每天三条情报,我狂飙进部 > 第289章 原则和人情

第289章 原则和人情


谭副市长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几分试探的笑意。

李浩然握着手机,脸上依旧保持着平和的语气,心里却早已理清了思路。

这位副市长口中的“侄女”,他有印象,赵刚曾经给他说起过,是青山县某乡镇的党委副书记,在作风整顿中虽无过错,但也毫无亮点,负责的乡村振兴项目推进缓慢,群众评价平平,显然不符合提拔标准。

但直接拒绝谭副市长,难免伤了情面,而且也可能导致县里的一些工作出现被动情况,所以李浩然还得用更灵活的方式回应。

“谭市长,您的心意我明白,也知道您疼家里人。”李浩然的语气比之前更温和,带着几分体谅,“您侄女在乡镇任职这些年,也确实有基层工作经验,这点组织上都看在眼里。

这次人事调整,我们不是‘一刀切’定死人选,而是要结合岗位需求和干部实际情况综合考量。

您放心,下来后我会让组织部专门找她谈谈话,一方面了解她的工作思路和想法,另一方面也会结合她的日常表现做细致考察。”

他顿了顿,故意留出缓冲的余地:“要是考察下来,她的能力、实绩确实符合提拔要求,那组织上肯定会给她机会,让她挑更重的担子。

要是目前还有些短板,那也没关系,组织上可以把她纳入重点培养名单,安排她跟着有经验的老同志学习,参与重点项目历练,帮她补齐能力短板。

当然了,要是她觉得乡镇工作压力大,不太适应基层节奏,也可以跟组织提,我们看看县局有没有合适的副职岗位,或许换个环境,更能发挥她的优势,让她获得更快的成长。”

这番话既没明确答应,也没直接拒绝,把“决定权”放在了“考察”和“干部自身意愿”上,既守住了原则,又给足了谭副市长面子。

电话那头的谭副市长果然松了口气,语气也缓和下来:“浩然书记,还是你考虑得周全!其实我也不是非要她提拔,就是家里那位总担心她在乡镇受委屈,怕她没机会。你能这么安排,我这边也能跟家里人交代了。”

“谭市长,您放心,组织上对待每一位干部都会公平公正,既不会埋没人才,也不会勉强任何人。”  李浩然顺势接过话头,“您亲自过问的这件事,后续考察有了结果,我让组织部第一时间跟您通个气,让您心里有数。”

“好,好!”谭副市长笑着道:“那就麻烦你了,浩然书记!”

“客气了!”

挂了电话,李浩然轻轻靠在椅背上,手指敲了敲桌面。

他对谭副市长的应对,既没打破“实绩优先”的原则,又避免了和对方直接冲突,产生不愉快的情况。

毕竟在基层工作,既要守住底线,也要懂得灵活沟通,才能更好地推进工作。

人事调整往往引人关注,李浩然估计,不仅谭副市长会给他打招呼,可能还有张副市长、王常委、周局长,甚至省上的领导,都会陆续给他打招呼。

果然,接下来的几天,李浩然的电话就没断过。

有市里的部门一把手为下属说情的,有省里的老领导打电话“推荐”人才的,甚至还有远在京城的朋友托关系,希望能给亲戚朋友安排个“清闲岗位”的。

面对这些请求,李浩然大多沿用了类似的思路——先肯定干部的优点,再强调“考察”和“适配”的重要性,既不把话说死,也不轻易松口,始终把“实绩”和“群众认可”作为核心标准,再加上干部个人意愿,基本上都能说服对方。

然后,最让李浩然无奈的是一位省政协领导的电话。

对方直接提到某乡镇的镇长人选,希望能让自己的侄子担任,还暗示“以后青山县在争取省级项目时,他能帮忙协调”。

李浩然握着手机,语气比应对谭副市长时更显和气,先主动表达感谢:“领导,首先得谢谢您一直关心青山县的发展,还惦记着我们的干部队伍建设,这份心意我们特别感激。

您侄子在县发改局的表现,我们也有关注,之前参与的几个项目推进得挺顺利,能看出他在项目规划、政策对接上有想法、有能力,是个可塑之才。”

他刻意停顿了几秒,给对方留出接受认可的空间,才继续说道:“不过这次您说得乡镇镇长的岗位,情况有点特殊。这个镇是农业大镇,最近又在推进‘味香园’农产品加工项目,需要经常跟农户打交道,协调土地流转、矛盾纠纷这些基层事务,对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现场处置能力要求特别高。

您侄子一直在机关工作,基层治理经验相对少了点,要是直接放到镇长岗位上,怕他一时扛不住压力,反而影响工作推进,也耽误了他的成长。”

说到这里,李浩然话锋一转,给出具体的折中方案:“我们倒是有个想法,要是您侄子愿意,下一步可以安排他到这个镇挂任党委副书记,专门协助书记和镇长负责项目推进和农业产业发展。

这样既能让他在基层一线历练,积累群众工作经验,也能发挥他项目管理的优势,帮镇上把产业做起来。等他熟悉基层工作后,组织上再根据他的实绩和能力,考虑更合适的岗位,这样既稳妥,也能让他走得更稳、更远。”

最后,他特意回应对方提到的“省级项目”,既表态度又给台阶:“至于青山县争取省级项目的事,我们肯定会按照程序、凭实力申报,把项目规划做细、把前期准备做足,到时候说不定还得麻烦您帮忙指点把关。我们绝不会因为干部安排的事让您为难,更不会拿工作当交换,您放心。”

电话那头的省政协领导沉默了片刻,语气明显缓和下来:“浩然书记,你考虑得确实比我周全,还是以干部成长和工作实际为重好。我回头跟我侄子说说,让他多向基层学习,要是他愿意,就按你说的安排。”

“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李浩然连忙道谢,挂了电话后,长长舒了口气。

这样的回应既守住了“基层岗位需经验匹配”的原则,又给足了省领导面子,还为干部成长提供了合理路径,算是兼顾了原则与人情。

......


  (https://www.24kkxs.cc/book/4233/4233109/4438569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