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新能源峰会
李浩然挂了电话,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厚厚的资料,这是李浩然最近利用情报系统,搜集的清源固态电池的资料。
之前李浩然也安排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帮忙搜集资料,但搜集到的资料非常有限,李浩然只能亲自出手,依靠情报系统来搜集。
这厚厚的一叠资料,从高管履历到技术瓶颈,从供应链痛点到扩产需求,甚至连联合创始人周清源的个人偏好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情报系统显示,清源固态电池去年因为隔膜供应不稳定,导致首款固态电池延迟上市,今年一直在寻找能稳定供应耐高温隔膜的合作伙伴。
更关键的是,清源计划在西南布局生产基地,但苦于没有完整的上游配套,迟迟没有下定决心。
清源固态电池所需要的,正是涪江市所拥有的,涪江市现在的条件,完全符合清源固态电池的布局需要。
这次去见周清源,正好可以把川能新能源、东材科技、涪江锂电三方联合实验室的测试报告带上。
同时,李浩然又让工作人员找市发改委,要了一份刚刚出台的《涪江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红头文件。
《规划》里明确写着,未来五年,涪江市财政将累计投入100亿元,完善新能源产业链,从正极材料到电池回收,形成闭环布局。
这份规划和三方联合实验室的测试报告一起带上,到时候拿给周清源看,让他知道,涪江市发展新能源产业,不是随便说说,也不是停留在纸面上、PPT上,而是已经有了实实在在的探索和实践,也已经有了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撑。
......
几天后,李浩然带上分管副局长、责任科室的科长,和王川一起前往魔都,参加新能源峰会。
魔都的新能源峰会现场人头攒动,峰会的规格很高,国际国内著名的新能源企业,大部分都来参加了。
比如宁王、迪子、中创、亿纬、国轩、蜂巢、LG等等锂电池老牌企业,当然,也包括清源这样弯道超车的固态电池新势力。
李浩然跟着王川走进峰会会场VIP休息室时,周清源正坐在沙发上喝咖啡,他头发花白,年约五十,身穿一件白色POLO衫,深色休闲裤,白色运动鞋,给人一种闲适之感,却也不掩商业大佬的锋芒。
此刻,周清源手里正拿着一本《固态电池技术白皮书》,微微皱着眉头,一副思索之状。
王川看了对方一眼,朝李浩然点了点头,然后率先走了上去:“周总,好久不见。”
周清源闻言抬头,看向王川:“王总,好久不见。”说着放下手中的书,站起身来,与王川握手。
然后,他的目光却在李浩然身上停顿了两秒:“这位是......”
“周总,给您介绍一下,这位是西南省涪江市经济合作局局长李浩然。”王川笑着介绍,“李局这次来魔都参加新能源峰会,就是专门来跟您聊聊合作的,目前涪江的新能源产业发展环境不错,我也已经在涪江投资了项目,周总如果感兴趣,也可以了解一下?”
“涪江市?先请坐吧。”周清源点点头,示意两人坐下,然后才看向李浩然:“李局长,我对涪江市是有印象的,我记得去年你们市的一个区,有人和我们清源接触过,说想引进固态电池项目,不过后来就没下文了。”
李浩然知道他指的是涪西区之前和清源有过接触,只不过当时的涪西区没有什么配套,被清源婉拒了。
李浩然也没有绕圈子,笑着道:“周总,我是今年春节前到市经济合作局工作的,之前的情况也有一定了解,去年我们涪西区的同志和贵公司有过接触,不过那时候的涪西区,条件确实不太完善。不过现在不一样了!”
李浩然说着,直接把三方测试报告递过去:“周总,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涪江的新能源产业基础也有了一定的完善,这是我们这段时间引进川能新能源,同时协调东材科技和涪江锂电,共同搭建起来的一条完整的固态电池上游供应链。
一年前,清源公司到涪江,可能真的是要自己白手起家,自己寻找上游供应链!
但现在,涪江已经有一条完整的固态电池上游供应链了,清源公司只要落户涪江,立刻就能与这条供应链衔接,打造出一条更加完善的固态电池产业链!
下一步,我们还将积极与吉利集团、上汽集团等传统车企以及造车新势力对接,争取引进新能源整车制造项目,让清源的产品能够就地销售,进一步完善新能源产业链。”
周清源一边听李浩然介绍,一边翻开李浩然递给他的三方报告,指尖在检测数据上慢慢划过,当看到“隔膜耐温180℃”“封装后漏液率0%”时,眼神明显亮了几分,“这报告上的数据,能保证稳定性吗?”
“我们做了三个月的循环测试。”王川从包里掏出一个移动硬盘,“这里面有完整的测试视频,从原料投入到成品输出,每个环节都有监控记录。当然,周总你也可以再测试一番!”
“不怕王总笑话,我这个人做事比较谨慎,肯定会人员进行测试的,还请王总稍后提供一批相关产品!”
“没问题!”王川笑着说道,语气笃定,“如果周总测试完感到满意,还请务必考虑将清源公司的西南生产基地落地涪江,我们能保证正极材料和隔膜的供应稳定性在99%以上,封装工艺还能根据你们的需求调整。”
周清源沉默了片刻,忽然问:“如果我们落户涪江,除了这些配套资源,我们还能得到什么样的政策支持?你们对我们又有怎样的要求?”
“要求不敢当,我始终相信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我们希望清源能在涪江建固态电池生产基地,规模不用太大,初期1GWh就行,五年内能扩张到5GWh最好。”李浩然直视着他的眼睛,继续道:
“作为交换,涪江市会提供三个方面的支持,一是土地出让金分批次全额返还,5年内返还完毕;二是市级产业基金跟投5亿元;三是所有审批手续走‘绿色通道’,45天内全部办结。”
周清源端起咖啡,却没喝,只是盯着杯子里的泡沫,淡淡道:“李局,说实话,我们考察过很多城市,比涪江政策优惠的不少,区位优势比涪江好的也不少,你们的优势在哪里?”
......
(https://www.24kkxs.cc/book/4233/4233109/2337823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