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肉饺子可是好东西,谁能拒绝啊?
姜九梨站在大杂院门口,望着眼前拥挤的小院儿,眉头不自觉皱了起来。
院子里晾晒的衣服像旗帜一样挂满了铁丝,几个孩子正追逐打闹,踩得尘土飞扬。
两进院的院子,被隔成了七八户人家。
每家门前都堆满了杂物,连个下脚的地方都快没了。
“临时找房不好找,只能先住这儿。”周大志搓着手,羞涩的说。
额头上那道伤痕已经结了痂,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等后面遇到合适的房子,咱们再换。”
姜一梅抱着熟睡的小杰。
目光平静地扫视着,这个即将成为他们新家的地方。
“挺好的,我觉得很热闹。”
她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释然。
房子虽然小,住的杂。
可再也不用看着别人的脸上过日子。
姜九梨转头看了看四姐。
见她眼底泛着轻松笑意,不禁松了口气。
是啊,比起在周家受气,这里再简陋也是自己的窝。
她深吸一口气,挽起袖子,“四姐,咱们进去瞧瞧!”
周大志租的房子在最里侧,是一间被隔成两小间的屋子,总共不到十平米。
外间勉强能放下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里间则只能塞下一张双人床和一个衣柜。
墙角堆着周大志连夜搬来的几件简单家具。
“厨房是公用的,在院子东头。”周大志指着外面,“厕所在院子外头,是公共的。”
赵桂娥摸了摸墙壁上斑驳痕迹,“这墙得糊层报纸,不然掉渣子。”
“娘,您别担心。”姜一梅把孩子轻轻放在床上,“这比周家那间漏风的西屋强多了,至少夏天不会热得像蒸笼。”
姜九梨看着四姐熟练地开始整理衣物,心里一阵酸楚。
四姐在周家这些年,到底吃了多少苦啊。
她甩了甩头,把那些负面情绪甩开,大声道:“咱们动手吧!人多力量大,一会儿就能收拾好!”
姜一苹已经麻利地打来一盆水,开始擦拭家具。
赵桂娥从带来的包袱里取出几块干净的布,准备做窗帘。
一家子正忙活着,外头探进来一个黑乎乎的脑袋,“呀,你们就是新搬来的吧?我是隔壁老张家的,姓李,大家都叫我李婶。”
姜九梨眼疾手快地,从随身带的布袋里抓出一把水果糖,“李婶好!这是我四姐和姐夫,刚搬来。这点糖拿回家给孩子甜甜嘴儿。”
这些糖果,还是她从堂姐姜清瑶的空间里弄来的呢。
李婶接过糖,脸上的笑容更真诚了,“哎哟,这么客气,有啥要帮忙的尽管说!”
她瞄了眼正在熟睡的小杰,“这孩子真俊,多大了?”
“快满月了。”姜一梅柔声回答。
送走李婶后,姜九梨若有所思,“四姐,这大杂院人多眼杂,咱们得跟邻居们处好关系,但也要注意分寸。”
“我晓得。”姜一梅轻轻抚摸着孩子的脸颊,“不过邻里关系确实得搞好,大家都一块儿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人手多,屋子小。
很快就收拾的整整齐齐。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姜一梅看着干干净净的屋子,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这可都是小妹帮她争取来的啊!
“小九,谢谢你。”她拉住姜九梨的手,由衷的说,“这次要不是你,我和小杰说不定会怎么样呢!”
姜九梨眉眼弯弯,“四姐,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反正我和三姐住的离你也不远,有什么事儿随时过去找我们。”
她一直都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
既然已经穿了书。
那姜家人就是她的亲人。
况且哥哥姐姐们对她都不错,能帮的自然要帮。
为了庆祝四姐搬新家。
姜九梨去供销社买了五斤猪肉和十斤白面。
这些肉票和粮票,也都是从姜清瑶空间里弄来的。
回来的路上,正好遇见了二哥二嫂带着孩子过来了。
“二哥二嫂!”姜一梅惊喜地迎上去,“你们怎么过来了?”
乔玉枝把网兜里的水果递给姜一梅,“知道你们搬家,我们怎么能不来看看,正好今天厂里发工资,买了点水果。”
姜七振环顾四周,眉头紧锁,“这地方也太挤了......”
话没说完就被媳妇儿掐了一把,赶紧改口,“不过位置不错,离厂子近,大志上班方便。”
再晚一点,姜自强和老大姜五康一家子也过来了。
小小的屋子里顿时热闹起来。
虽然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姜一梅坐在床边,怀里抱着软乎乎的儿子。
看着家人忙活着包饺子,擀皮儿的擀皮儿,调馅儿的调馅儿,眼眶不自觉红了。
这才是家的感觉啊,温暖、热闹,充满了欢声笑语。
饺子包好后,周大志去院子里生火烧水。
公用厨房的灶台前已经排了几家人,看到新邻居来了,都好奇地打量着。
“各位叔叔婶子好。”姜九梨提高声音,笑容明媚,“今天我四姐搬新家,包了些饺子,一会儿给你们都送一碗,尝尝味道咋样!”
这话一出,原本有些冷淡的气氛立刻热络起来。
这年头,白面肉饺子可是好东西,谁能拒绝啊?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笑眯眯地说,“这姑娘真懂事!我是后院的老刘家,以后有啥事尽管说。”
“谢谢刘奶奶!”姜九梨嘴甜地应着。
第一锅饺子出锅后,姜九梨先盛了满满一大碗,让周大志送给院管事的王大爷家。
“远亲不如近邻,以后四姐在这儿生活,少不了要麻烦大家。”她小声对周大志说,“先把关系处好了,日后有个照应。”
周大志连连点头,端着饺子去了。
不一会儿,他回来时身后跟着王大爷的老伴,手里还拿着一小坛自家腌的咸菜。
“新搬来的不容易,这点咸菜给你们就饭吃。”老太太慈祥地说。
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饺子送出去,换回来各式各样的小菜,鸡蛋等。
姜一梅看着堆在桌上的邻里回礼,感慨万千,“小九,还是你有办法,这一下子,大家都认识了。”
姜七振笑着打趣,“那可不是,咱们家小九现在可是军工厂互助中心的正式工了,能耐可大着呢!”
姜九梨看着二哥打趣她的样子,也不生气。
这一大家子人的和谐,少了她可不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3/4233046/1111101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