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减赋


这天傍晚,寇偲在侯府后门外徘徊许久,她虽然已经知道了萧寒烟的身份,却没有正大光明进侯府的身份。

好在风影一直守在后门附近,他发现了寇偲。

寇偲让风影帮忙给萧寒烟传句话,说萧寒烟借给她的三本书今夜就能抄完,想问萧寒烟是另派人去她那取,还是由她送过来。

风影去请示了萧寒烟,她没想到寇偲这么快就抄完了,她特意为她延长了还书的时间,看来有些没必要。

萧寒烟斟酌了片刻,准备派听竹去取。

得到回话的寇偲点点头,转身往学堂的方向走去。

第二天一早,在寇偲的学堂开课前,听竹就去取回了萧寒烟借给她的三本书。

“我一字不落地抄写完了,向萧小姐转告我的谢意,有了她借来的这些书,孩子们的见识定会更上一层。”

寇偲将自己内心的感谢告诉听竹,她知道萧寒烟不能常在她这露面,以免惹人怀疑。

其实,光是这三本书就已经帮了她不小的忙,更别提萧寒烟说今后还会帮她找来更多的书。

一想到那些马上要到自己手中的书籍,寇偲觉得未来都是明亮的。

听竹见她满脸兴奋,也替她高兴。

“小姐说你抄书抄的太快,这才过去没几天你就抄完了三本书,

可藏书楼那多半会好奇小姐看书看得这么快会不会另有隐情,只能将这几本书先暂放在家中,过段时日再去藏书楼借书。”

寇偲没想到这一点,她拿到书就高兴过了头,也想早点将书还给萧寒烟,生怕耽搁了人家的时间。

可她忘了最重要的一点,看书不是抄书,本身就要花不少时间对书上的内容进行理解。

“是我考虑不周到了,下次我会再多花点时间专心抄书。”

听竹笑了笑。

“也不用这么刻意,小姐正好闲来无事的时候也能翻看几下。”

略微寒暄几句后,学堂要准备开课了,听竹便拿着书离开。

离藏书楼的借书时限还有两个月,萧寒烟也不急着还,毕竟赫连硕还在盯着,这么早去了怕是会引起她怀疑。

但她实在是好奇藏书楼中到底有什么东西。

于是她进宫了一趟,去拜访太后。

多日不见,太后沧桑了不少。

皇上还未醒,太医也诊断不出到底原因为何,她担心的夜不能寐。

太后宫中还有另一人,太子叶晏。

他是来和太后商讨国事的。

见萧寒烟也有事要说,他便停下让萧寒烟先说。

每次见到萧寒烟他都很好奇她还有什么新奇的点子。

没想到萧寒烟居然提出想让太后准许赫连硕进入藏书楼。

赫连硕一个外人,还是质子,怎么能够进藏书楼?

更何况,她是叶昭璟的人,萧寒烟不是不清楚这一点。

叶晏心中突然一激灵。

莫非是藏书楼内有什么秘密?

他疑惑地望向萧寒烟。只收获了一个让他安心的眼神。

叶晏心下了然,找来一名侍卫耳语几声,那名侍卫点点头便退下了。

既然如此,他便要看看赫连硕到底想做些什么。

太后听到萧寒烟的想法,自然也是不解的。

“她若是想去,为何不自己拜见哀家?反倒要你来替她求情?”

太后深居后宫最高位,哪能不清楚赫连硕心里的小九九,她冷哼一声。

“看来是藏书楼里有什么东西吸引了她,想要偷偷拿到手吧。”

近些天大臣们暗地里都在说些皇上活不长了的话,这些话传到她的耳朵里,叫她敏感不少。

赫连硕这个行为简直是在触她的霉头。

皇上还没死呢!

萧寒烟内心暗笑,安慰太后:“太后娘娘不必烦心,赫连硕不过是想闲来无事找几本书打发时间。”

至于藏书楼中的东西,萧寒烟准备等她查证真有这么一件东西后再告诉太后。

“赫连硕担心自己的身份不足以见您,又见臣女今日在藏书楼中借过书,这才来拜托臣女。”

太后事情多的像山一样处理不过来,她没有心情亲自管赫连硕的事,她揉了揉额间,向萧寒烟摆了摆手。

“罢了,如果真是只想看书就让她去吧,一会儿哀家写一封特赦书,你带给藏书楼的管事。”

萧寒烟称是,正准备离开,又被叶晏叫住了。

“你难得进宫,靖王正巧也在宫中办事,我唤人告诉他处理完事务将你一同捎回去,你且再等等。”

萧寒烟进宫自然是坐着自家的轿子,她来了这么多回,叶晏不会不知道,看来是有意要将她留下来了。

来都来了,萧寒烟便却之不恭,又重新坐回了椅子上。

叶晏向她点点头,转向太后,面色严肃。

“皇祖母,三皇兄传回消息,称土河的蝗灾已控制大半,但仍损失了不少庄稼,百姓的生计是个问题。”

他没有让萧寒烟避开,太后也没有打断叶晏,萧寒烟明白这是她能听的话题,只是能听不代表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她闭嘴认真听。

见太后只闭着眼转动手上的念珠不说话,叶晏继续往下说。

“孙儿想,那些遭受蝗灾的地方,降低一些赋税。”

太后睁开双眼,继续转着念珠。

萧寒烟微微睁大双眼,她没想到叶晏要说的事是这件。

减轻赋税,说来简单,可遭受蝗灾的有多少地区,这些地区加在一起要少收多少税?

太后也提出来了同样的问题。

“你这是要动那些地方官的口粮,别说哀家同不同意,就算同意了,底下的人就会照做了?”

地方离京城何其远,层层剥削下去,该减的税怕是一点都没减成。

叶晏也想到了这一点。

“孙儿会暗中派人前往各地区调查今年粮食的产量,若是和当地收上的钱数不相符,就问责地方官。”

这样做虽然太过麻烦,但既能减轻百姓的负担,又能住处贪赃的官员,在叶晏看来一举两得。

太后依旧觉得这件事欠妥,想了半天,竟然问起萧寒烟的想法。

“寒烟,你在城内逛得多,你说说看。”

萧寒烟没想到这件事还有自己一份。

早知道就出去等了......

话都递到嘴边了,萧寒烟也不得不说。

“街上近日传出了太子殿下冲喜对皇上没用,不旺皇上的谣言,臣女想,太子殿下这番举措不仅造福百姓,还能提升自己的名声,也是极好的。”

太后没想到这点,萧寒烟说来后,她也觉得可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3/4233043/1111103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