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大阵
这时前方蜡光摇曳,红泪堆积,灯烛渐息,已经是凌晨时候。
赵倜看了眼房中,神情略现思索,不知乌鸦要找自己帮什么忙。
那个世界是真实的,虽然为心魔劫数,但却在另外一个真实之世。
他的心魔劫数与旁人的劫境并不相同,就只是不知这个真实世界到底位于何方何处。
此刻幻阴真气也冲上了十二重楼第七层玄武甲,这番又是该真气将他从心魔劫数之内拉了回来。
赵倜琢磨了片刻,下榻喝了口凉茶,稍稍休憩后,天色已经大亮。
随后收拾吃饭,出城整装待发,辰时三刻,号角声起,大军直往北去,向着燕京而往。
涿州距离燕京约二百余里,军马行走不算十分快速,至晚间时分来至了卧虎山旁。
卧虎山是燕山支脉,该处距离燕京只剩五六十里路程,赵倜下令于山下扎营结寨,四方撒出斥候探马打探消息。
吃过晚饭,各路探马不停回报,许多身上带伤,显然与辽兵狭路相逢,拼杀过一场。
至亥牌末尾,远处喊杀之声突起,竟是辽军赶来偷营,但不过片刻就匆匆逃走,被事先埋伏的两只宋军杀退。
第二日继续行兵,一路上不时遇见骚扰,甚至赵倜于中军内都能看见辽国游骑在远方偷偷窥视。
蔡京于旁道:“殿下,没想契丹对此地防范这般缜密。”
赵倜淡淡道:“失了燕京,朝北门户打开,一马平川,辽国也没什么险要可守了,若是当年石敬瑭不割让十六州给契丹,辽之国祚焉能绵延这般长久?若是当初太宗北伐兵抵燕京,辽已不复存了。”
蔡京闻言不敢答话,唯诺道:“殿下此番神兵天降,必然收回燕云无碍,兵锋所向,契丹指日即灭,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我大宋之土。”
赵倜看他一眼,道:“蔡相公的意思是就此直接灭掉辽国吗?”
蔡京这时方觉失言:“殿下,下官,下官……也是建功心切,还请殿下恕下官狂悖之罪。”
赵倜在马上摸了摸下巴,悠悠道:“收燕云可凭人力,但此刻想要灭辽,可就要看天意了。”
四十几万人马,最大的限度就是攻占燕京,并且守住,想要就此彻底剿灭辽国,几乎没有可能。
辽的地界实在太大,纵深实在太广,很难一处一处前去攻打。
虽说哪怕不将整座大草原彻底纳入麾下,只是除掉耶律洪基,灭了大部分契丹宗室,也可宣称辽国灭亡,但耶律洪基怎会坐以待毙,只怕一见势头不好,便会离开上京出逃不知何方。
这和灭国西夏不同,西夏李乾顺虽然至今没有下落,但河西之地全部掌控,西夏自然不存。
要么擒杀耶律洪基,要么把大草原全部打下,叫各部臣服,不然不好宣称契丹灭国。
而这都不是四十几万人马能够轻易做到的事情,哪怕打下燕京,打下中京大定府,打下上京临潢府,都须重兵驻扎维持,并没有太多人手再去席卷草原。
“殿下,下官有些不太懂,何谓天意,可就是兵法所云的天时吗?”蔡京闻言疑惑道。
“不是天时。”赵倜摇了摇头:“天意是天意,如天灾降临,内生叛乱,无法预知难以应对的事情突然发生,只有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才好彻底覆灭了契丹,否则虽不说多难,但并非是朝夕就能完成之事。”
蔡京点头道:“下官知晓了,殿下着眼全局,洞悉玄机,下官远不如也。”
赵倜没有说话,在马上向东北方向望去,既然天地大变,那件事情会不会提前呢?
按照正常的时间线却是要二十几年后,而且偷偷谈判约定了数载之久,但……一旦辽国将燕云之地丟了,那可就不太好说了。
辽失燕云,何止断了左膀右臂,简直等若被拦腰截了一刀仿佛。
燕云之地虽然于辽国广袤国境来说,算不得很大,却是辽国经济中心,贸易之都,天堑之处,命脉所在。
一鲸落,万物生,就看那些几十上百年被欺辱的部落有没有这个胆子了。
若能趁此机会,群起攻之,那便是天意了。
天若其亡,必令其狂,辽,这些年实在是有些太狂妄自大了。
这时军马继续前行,契丹游骑骚扰愈甚,但四十万大军哪里怕得这些,前方种师道授为先锋开路,两翼军马也都舒展出去,剪除契丹轻骑。
大军在下午时候推进到燕京城南十五里,赵倜闻听斥候禀报之后,微微沉吟,传令结营扎寨。
正常情况不会距离城池这么远驻扎营盘,但实在是燕京兵马太多了,足有三十余万之数。
这种情形太过靠近城池并无大益,且有种种弊端,所以赵倜下令提前扎营。
而宋军四十万,往前铺设修建工事,也有几里之远,待全部完成之后,最前端距离燕京恰好十里左右。
随后叫军兵轮流歇息,埋锅造饭,吃完晚饭赵倜帅帐升堂,诸将排座次然后议事。
这时两边各几十人等,加起来近乎百员,这还只是副将将军以上的人,至于参与不进议事的偏将指挥牙将之类,怕不近千名之多。
赵倜坐在帅案后的交椅上,目光扫向众人,道:“燕京已在眼前,斥候也都报告详细,各位有何陷城之策,此刻不妨道来。”
诸将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容色显出激动,一副摩拳擦掌之势。
下了燕京,便几乎等若收复了燕云,其它各州已然不足道,只要兴兵,必然会将各州囊括在手。
此刻坐在左面最前的赵佶表情急迫:“八哥,小弟愿领一支人马攻城,直下燕京,立此大功!”
赵倜看了看他,手指轻敲桌案:“你领一支兵攻城,直下燕京?”
赵佶道:“正是如此,也,也不用太多,给小弟十万人马,必然夺下此城!”
赵倜扬了扬眉:“十万还不多吗?你打算如何攻城?”
赵佶闻言目光闪烁:“这个……能不能不说?”
赵倜哼道:“不说怎么给你兵,万一你的方法不行,岂不是叫军士们随你白白送死?”
赵佶道:“我说我说,就是架设云梯,攻至城头,我使出雷法,覆灭城头守兵,然后,然后就大军蜂拥而上,拿下城池……”
赵倜疑惑道:“你使用雷法?就你那雷法能杀死几名辽兵?怎叫大军登至城上?”
赵佶道:“八哥别小看我的雷法,那天我是留了手未曾全部使出,而且我神霄道有九天九地阴阳雷轰大阵,管教燕京城头一死死一片,有何登不上的!”
赵倜瞅他道:“什么九天九地阴阳雷轰大阵?”
赵佶道:“此乃我神霄道镇派之宝,十八个人配合,九人用阴雷,九人用阳雷,阴阳交泰,一起使用,可将方圆数丈之内夷为平地。”
“这是林灵素的道法吗?”赵倜摸了摸下巴。
“这……自是林仙师的法术,不过拿出来给神霄道众人修习了。”赵佶道。
“九人阴雷,九人阳雷……”赵倜道:“九十人不是更好?一百八十人威力岂非更大?”
赵佶闻言顿时张大了嘴巴:“八,八哥,上哪里找那么多人练此雷法?”
赵倜道:“我听闻你们神霄道观都开出京畿外面去了,如今已经足足十几家道观讲神霄之法,怎会缺人?”
赵佶道:“八哥,可不是人人都能修炼啊,虽然神霄道现在弟子众多,但不少愚昧之辈,根本练不出法力来,只能修身养性而已,这九天九地阴阳雷轰大阵的十八人,还是林仙师挑来拣去,费尽心力方才找出的呢。”
赵倜想了想:“若使你攻城,岂不是这十八人也要跟随上去?”
赵佶道:“此是必然,否则城高,下方用雷根本打不上去。”
赵倜点头:“我知道了。”
赵佶愣了愣:“八哥,那我带兵攻城之事……”
赵倜摆了摆手,看向其他诸将道:“谁还有好的办法都说一说吧。”
众将闻言逐个言语起来,所列方法简直五花八门,什么都有,燕京有护城河,下面暗沟通往城内,甚至有人说从暗沟泅水进入城中,然后偷袭辽军。
赵倜只是倾听,不置可否,每个办法问上几句,待众人穷思极尽之时,已然夜色深沉。
随后叫众人回去休息,自家练了一会功后,也行安歇。
第二日大早,未待起身,就听帐外脚步声不断,似是不少人聚集而来。
他坐起榻上道:“什么事情?”
外面周侗开帐门而进:“殿下,前方斥候急报,有紧急军情。”
“紧急军情?”赵倜闻言下榻走至前方:“都唤进吧。”
周侗领命,出帐门呼了一声,只看众将围着几名斥候进入帐内。
赵倜看向斥候道:“是何军情?”
其中一名斥候道:“殿下,燕京南城前方,昨晚一夜之间,结出了一座大阵来。”
“一座大阵?”赵倜扬了扬眉,走至案后坐下:“什么样的大阵,仔细说说。”
斥候点头,详细描述起来,他边说其他斥候边在旁边补充,片刻之后赵倜已经听明白到底怎么回事。
原来就在昨晚午夜时分,燕京城内出来了一些人,并非军兵打扮,也没有太多,就几百上千的样子,然后开始布置阵仗。
不知这些人用的是什么方法,竟然在短短几个时辰之内,建出了一座庞大无比的阵势,横向比燕京城还要长,深度都有一两里地,四处杀气腾腾,黑烟滚滚,内裹金光,瞅去甚为骇人。
赵倜听完之后皱眉沉吟,几息道:“这定然是使用法术了,该是个法阵才对,点兵随我一起前往看看。”
众将得令立刻出门,片刻后点齐了五万兵马,前方千人簇拥赵倜在中间,一起往燕京城方向而去。
半晌之后,已经遥遥可见前方好一座大阵,居然已经将燕京南城完全遮挡了进去,横于前方,景象惊人。
赵倜手搭凉棚打量,只看此阵黑雾翻滚,缠绕遮天,哪怕此刻及远,却莫名地觉得有阴气砭骨,叫人心寒。
此阵的正前方,有一道金光如柱,自阵门中直冲出来,刺得人几乎睁不开眼,而金光边缘却被浓黑如漆的雾气遮挡看不清楚。
赵倜道:“此是什么阵势,居然这般惊人,那金光又为何物?”
旁边赵佶道:“这,林仙师通晓阵法,小弟唤他来看。”
赵倜点头,赵佶去后面将林灵素喊来,观瞧此阵。
林灵素上前行礼,然后仔细打量起大阵,脸色逐渐变化,最后黑的仿佛都要滴下水来。
赵倜目光紧盯阵门那一道金光之上,这金光虽悬黑幕,却明明煌煌,如熔金泼洒,刺目亮色,里面似乎隐隐约约有什么东西存在。
他转首看向林灵素,见对方表情异常,不由道:“林道长可瞅出什么?本王怎么看那金光之中好像存有东西?”
林灵素道:“殿下,殿下能不能再稍稍靠近一些,叫小道仔细观看观看?”
赵倜点头,随后下令大军再前进半里,待到了地点,忽然林灵素一声大叫:“里面果然是剑!”
赵倜这时也瞧出个大概,有一个剑影在金光中隐藏,似乎是口宝剑悬于阵门之上,剑体流转的金辉被黑雾裹缠,忽明忽暗,闪烁不定。
此刻就看那黑雾翻滚愈速,仿佛无数寒芒藏于雾中,无形杀气绽放,多瞅这阵两眼,似乎下一刻就要被拖入阵内,连骨头都要斩成飞灰。
“殿下,这阵是,这阵是……”林灵素声音颤抖开口。
“是什么?”赵倜看他神情愈发怪异,不由问道。
“是诛仙阵啊!”林灵素一句话吐出,脸色立时变得煞白起来。
江南,江宁府,清凉山。
逍遥子在草庐之中把一碗蘑菇汤喝光后,缓缓站起身形,开始收拾东西。
他将随身物品打进了一只包裹,又把没有画完的封神榜揣进怀内,然后朝外走去。
“也是该离开了,去看看嫣儿这时如何,我不在身边她有没有好好修炼。”
出了草庐,行至山崖向下路径,前方陡峭,逍遥子微微停顿。
他望去远处云隐雾绕,脸上若有所思,自言自语道:“已是十二重楼圆满,下一步踏入道宫境界,便能御空飞行,届时再也不必这般费力赶路了……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2/4232955/1111073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