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文娱:你就是这么玩音乐的?! > 第396章 火车也能玩漂移是吧?!

第396章 火车也能玩漂移是吧?!


璀璨的音乐必将有表象与内涵。

    而优秀的音乐,能够让人通过表象去理解内涵。

    演出,是初演,很少有观众能够快速领悟其内核与表达,更不会马上对音乐开始深层次的解读,所以,外在的表象极为重要,做不好表象的,同样做不好内涵。

    索菲娅是少数能够直接看穿表象的观众。

    更多的观众,看不到深层,但通过迷幻的表象,观众们仿佛看到了一道漩涡状的传送门。

    这是一种很难形容的感觉。

    即,听到后觉得很有深意,只是不知深意具体如何。

    待下意识瞥见音乐名字后,便似乎有了种种猜想。

    这不是源自于阅读理解的本能,而是源自于炸裂的现场表现。

    光影只是一种视觉的折射。

    而听觉上的变换莫测才是主体。

    切分的碎拍变化堪比妈妈的脸色阴晴不定,这样的迷幻节奏,配合着李灿的表情,显然不是嗑大了就是喝大了。

    敲的有点爽,有点沉迷。

    但表情并不如何夸张狰狞,反而有种理性的光辉。

    手上的动作十分迅捷精准。

    可那眼睛却已然微微闭了起来。

    温妮的表现更是梦幻。

    没有以往的狂野炸裂,也并不是温婉的罚站。

    那对待吉他的样子,仿佛如怀抱婴孩,轻轻摇曳,仿佛赋予了其生命。

    但似乎在迷醉中不够清醒,当下一秒节拍骤强后。

    温柔的脸下动作却显得有些冷酷。

    配合着每一次技巧的变换,持琴的架势都会有所改变。

    终于,鼓点和吉他贝斯声归于平静,只有陈罡键盘旁调音台上的音块在跳动。

    电子音效的氤氲蔓延中,舞台瞬间变暗。

    打出四道光柱。

    三道灰色,照在李灿,温妮,赵泽的身上。

    三人沉默着转身背对观众,便再也没有任何动作。

    只有陈罡的追光灯为变换着的彩色,伴随着手上的切换动作律动。

    那是属于电子音乐的鼓点桥段。

    黑暗中,隐约可见舞台上那些姿势各异的假人,但却看的不够真实。

    诡异的舞台美学表达与强烈的反差对比,只从表象便足以让人头皮发麻。

    音乐戛然而止,没有一丝一毫的预兆。

    仿佛如人嘎嘣去世,也仿佛如意识空白游离。

    灯光持续了三秒,台上众人一动不动。

    舞台也安静了整整三秒。

    观众们有种节目结束后的鼓掌冲动,但非常迟疑,根本不确定这演出到底有没有结束。

    这一段光影的数字表达,配合着乐器秀,属实给观众们看傻了。

    看了这么多的演出,哪看过这样的节目?

    也没人唱啊!

    但也就是这么一个迟疑。

    在三秒后。

    温妮拿起了另一支吉他。

    迎着追光灯,不急不缓的将吉他挂在身上。

    与此同时,整片舞台完全黑暗。

    唯一的亮光处,吸引了所有观众视线,观众们并没有意识到,此时的工作人员们正在摸黑忙碌,配合升降机更改布景。

    温妮将手里的吉他向后一甩,又挎上了另一把七弦吉他。

    两把吉他一前一后。

    大屏幕上的《O.D》变成了《Ego  Death》。

    吉他的声音也再次响起。

    只不过,这次的吉他,似乎有些刺耳嘶哑,如果非要说,仿佛就连音色都变成了灰色。

    音色略微刺耳,可旋律却很具有平静感。

    随着效果器的变化,陈罡在调音台上一丝不苟的盯着进程。

    音色似乎也逐渐圆润。

    数字化的灯光似乎消失,舞台全部亮起。

    撤掉假人后的舞台,在少了诡异感后,不仅不显得空旷,似乎还能让人感觉放松不少。

    “释压!”

    后台的林欣脱口而出。

    看了一眼郑杰,只见对方脸上写满了“卧槽学到了”的字样!

    舞台很大,想要撑住很难,空旷,是很多演出者极力想要避免的。

    人少,那就要聚焦,郑杰的光影设计便是聚焦,让观众们忽略舞台又大又空的事实。

    而李灿,却反其道而行之。

    用假人与灯光配合,通过音乐的节奏细切,旋律技术转换的方式,去带来一种变化的刺激以及一点点的诡异感。

    陌生的曲子,多变的节奏,以及这情绪张弛的旋律设计。

    观众们很容易产生一种自己和他人都很难意识到的“不安”感。

    这便是一种增加表演压力的方式。

    与巨大舞台上,大规格多人舞蹈类节目一样,通过极端的空间占据与光影陪衬的巨大信息量,去挤压观众们的观看质感,增加观看压力。

    这就是为什么大型节目更容易震撼观众的基本逻辑,与所谓“史诗”质感的音乐电影如出一辙。

    史诗音乐多管弦,厚重的和声,数不过来的配器,无数轨的声音共同形成织体。

    源自于表演者通过巨量信息构建宏大叙事,对观众所施加的压力。

    李灿的节目人不多,但信息量十分巨大。

    节奏的变化,技巧的变化,旋律情绪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投影,光影,舞台布景,这些全部构成了一种交叉的信息,不断的侵扰着观众们,属于一种变相增压。

    大型战争人数众多,哪怕战阵攻击方式很简单,只需一变,也会让人看花眼。

    而优秀的武大虽然人少,但一招一式变化极快,同样会让人看花眼。

    这便是信息量,这便是熟练掌握信息的质量与数量平衡,以求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去给观众“增压”。

    这本就足够令人惊艳,但最惊艳的是,李灿在信息量巨大的同时,通过这种释压的方式,构建出了让观众喘息的过度。

    不仅会让舞台的空旷从缺点转换成优点,成功释放观众们的观看压力,更会为接下来的“信息增量”做准备!

    “太离谱了。”

    郑杰眼皮抽搐。

    只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不讲武德。

    “我是在做减法,但他在做加法,同一道题,用简单的加减乘除做出来和用高数做出来的观感完全不同啊!”

    “.是啊,而且,艺术可不完全是数学,做加法并不是徒劳。”

    林欣连连点头,不住赞叹。

    数学在同一题上做复杂化,在数学本身上没什么问题,但会被人诟病“多此一举”。

    但艺术不会,因为艺术是一种直观的表达。

    信息量的增加绝不是无用。

    这就好像把数学题摊开给人看一般,寻常的加减乘除肯定不如满篇字母不见数字,利用更高深前沿的理论与公式花式解答的解法震撼。

    普通人会感觉花样多,专业者会陷于公式运用之美。

    林欣和郑杰的短短几句话,带给了身边几人强烈的震撼。

    如果说姜宥真和乾豪还好,能找补一下,但一线歌手黄雅却直接听傻了。

    这太超出知识点,已经开始听不懂了。

    “这么多年我做了个假歌手?”

    但显然,听不懂的还在后面。

    下一个表达惊喜感的是黎建威。

    黎建威虽然是声乐老登,但这么多年的祖师爷眼界可不是假的,只是一听声音便眼前一亮。

    “嗯?有创意啊,尼龙弦电吉他?”

    “?!!”

    这话说出去,郑杰和林欣都傻了。

    电吉他,是不能用尼龙弦的,因为尼龙弦的张力很低,一般是用于古典吉他,木吉他。

    就算是民谣吉他与指弹吉他都不会用尼龙弦。

    用尼龙弦的一般只有古典吉他,而现如今,有极少数量的尼龙弦被以特制的方式用在民谣吉他上,这样的吉他不古典也不民谣,属跨界吉他,非常稀少。

    电吉他?

    这玩意为了琴弦张力是必然要用钢弦的,钢弦拉力才足够。

    琴弦张力是非常影响演奏风格的。

    古典吉他绝不能用张力太大的琴弦,不然声音极硬,很多技巧弹起来也略显不适,最主要的音色更是失去了古典的润。

    而民谣吉他的面板相对硬,尼龙弦是不足以充分驱动民谣吉他面板的。

    更何况电吉他。

    可现在,黎建威一耳朵就听出来,这七弦电吉他的琴弦居然是尼龙弦。

    “啊?!”

    郑杰和林欣目瞪口呆,可不敢相信这是黎建威老师听错了。

    人家听过的乐器可比自己叫得上名字的乐器都多上几倍。

    联想起DP乐队这明摆着要玩新花样的作品,又想到温妮垮两把吉他的样子。

    很显然,这就是特制的尼龙弦。

    “.这和用火车玩漂移有什么不同?”

    林欣和郑杰大受震撼。

    火车汽车都是车,都是交通工具,但你要是用火车去玩属于汽车的漂移,那属实太过分了一点。

    《自我之死》正在进行。

    温妮用七弦吉他,十分精细而顺畅的演奏着。

    细拍快节奏的精细演奏,颗粒感十足的弹跳性,只是听一听看一眼就会觉得满心卧槽。

    几近于竖直到90°的琴板,让点弦拨弦的动作完全展示,清爽而干脆。

    很少有电吉他手会表演这种东西,但DP干了。

    终于,音乐转折。

    那秀操作的桥段过后,是见缝插针式的清音效果器变化,与舒缓而明显的旋律线。

    仿佛如落水的人抓住浮木,这突然辨认度极高的桥段会被人瞬间注意。

    【卧槽爽起来了!】

    【这一段太清新了。】

    【吉他女王!吉他女王!好秀卧槽!】

    观众们的弹幕已经顾不得问主唱去了哪里。

    待到现在,早就被这吉他演奏吸引了全部注意力。

    没有拉长音做华彩,而是以一种十分寻常且自然的方式展现着离谱的细腻技巧操作。

    根本让人无暇他顾。

    随着架子鼓的突然扬起。

    温妮深吸一口气,果断在乐句末将怀中的琴向右胳膊下一带,左手回手一掏,将钢弦吉他捞住。

    旋即踩上效果器!

    “嗡嗡嗡~”

    熟悉的失真吉他鸣叫而起,奏响旋律主题。

    这瞬间扬起的吉他,让观众们抑制不住的欢呼了起来。

    可显然,欢呼的有点太早了。

    只见温妮切换效果器,竟然开始了Slap演奏桥段!

    当镜头挪移到温妮身上,看清指法后,整个弹幕开始炸锅。

    【卧槽!传统式Slap!吉他都干起贝斯的活儿了,贝斯不活了!】

    【他吗的吉他Slap是吧?!】

    【电吉他Slap,给我干沉默了。】

    这下是真的炸裂。

    Slap这是一种贝斯演奏技法,最醒目的特征便是“敲击”。

    不是弹拨,而是敲。

    传统式Slap便是用大拇指敲击琴弦发音,然后瞬时拨洛到下一根琴弦。

    因为贝斯音非常低,并且更多负责律动,再加上琴弦与琴桥距离不同,所以这几乎就是贝斯专属的一种演奏技巧。

    可现在,这玩意出现在了吉他上。

    大拇指锤弦的Slap吉他技巧属实给台下网上经常看摇滚的小伙伴们给看麻了。

    用吉他Slap并不算多么大熊猫,但属实少见哪个正经且大牌的乐队这么玩过,现在DP乐队的主音吉他温妮不仅玩了,还很熟,还他吗玩出花来。

    勾挑弹锤,琴弦激荡在品柱之上。

    Slap桥段并不多。

    很快,便转移成了传统的solo方式。

    欢呼与弹幕明显增多。

    但注意到作品名,并且有所联想的网友却屏住呼吸,完全顾不得欢呼。

    认真听到现在,已经感受到想要表达的内容了。

    O.D的一种戛然而止的表达,仿佛预示着成瘾与依赖的无结局性,而这《自我的死亡》,却从一种碎碎念般的自述开启,以技巧的转换构建神经质的风格变化。

    那孤独的吉他,仿佛在一个人讲述着自我意识的变化。

    【独立于社会或环境的实体感知】

    成瘾与依赖。

    源自于自我的缺失,或是自我的过剩。

    而无论是自我缺失,还是自我过剩,都将主动或被动的走入一条不归路,即——寻求自我的死亡。

    自我死亡这个概念,是源自于古老神秘主义的,这是一种追求与神,与宇宙交流的方式,是一种准备与宇宙真理融合,彻底消灭自我的狂热。

    【人类补完】

    而在现代,自我死亡常被形容成用药的结果。

    在乐段风格接连变换下。

    开始读懂音乐内核的部分观众们,虽然更加激动,但从表现上,反而变的更加安静而认真。

    音乐界里,已经很少有这种听感优秀,强悍悦耳的同时,能在技巧性,编排性,艺术的突破性,乃至哲学与思想性上并排发展延伸的优秀作品了!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2/4232924/1111073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