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我锦衣卫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 第231章 愚蠢的错误还是可怕的圈套

第231章 愚蠢的错误还是可怕的圈套


京察出现了大弊,身为吏部尚书的杨博、吏部右侍郎的张四维难辞其咎。

    杨博选择了护犊子。

    海禁之争已趋白热化。晋党作为坚定的开海派,此刻绝不能折损大将。

    否则徐阶为首的保守派很可能借京察之事大作文章,海禁之争的天平也会发生倾斜。乃至于让开海派的多年努力功亏一篑。

    杨博不愧为见过风浪的名臣。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公开表示:最近坊间传闻京察有大弊?哪有大弊啊?!

    那一批山西籍官员明明就是因为清廉为官、政绩斐然,才在京察中考语优等的。

    不服?咬我啊!你们这帮清流言官有本事撺掇皇上撤了我这个吏部尚书。

    呵,老子带了这么多年兵,打了那么多年仗,还管了多年的兵部、吏部。怕你们一群清流言官?

    笑话!

    别说你们这群乌鸦言官了。内阁除了徐阶,其余什么李春芳、高拱、郭朴、张居正,见到老子都要恭恭敬敬作揖行礼,尊称一声“杨老部堂”。

    旁人是死猪不怕开水烫,杨博是猛人不怕吐沫喷。

    且说北镇抚司之中。

    林十三正在办一件私事。

    他的面前坐着一位身穿七品文官服色的中年人。

    寻常七品文官进了北镇抚司个个抖若筛糠、如丧考妣。

    这中年人则镇定自若,脸上还洋溢着笑容。

    只因此人是林十三的亲家,王小串未来的公爹,北直隶保定府真定县知县,赵康。

    他三年任满,来京到吏部述职、等待新职。顺道来北镇抚司找林十三商议两个孩子的亲事。

    林十三笑道:“亲家翁,请茶。”

    赵知县喝了口茶,道:“今日吏部已给我挂了牌子,调我去山东莱州府掖县做知县。”

    林十三不动声色的“哦”了一声。心中乐开了花:我这亲家,真是个妙人啊!

    朝中谁人不知,我林十三曾是吏部尚书杨博的救命恩人。

    若亲家是个蠢人,一定会巴巴的找我求助,走走门子图个升腾。

    但亲家却没有这么干。只是在平调的牌子挂出,木已成舟后跟我随便打了声招呼。

    亲家明显不想沾我这个锦衣卫三掌柜的光。

    林十三道:“掖县?掖县是个好地方啊。朱桥的羊汤、麻渠的大糖、东海神庙的掖乌龙,还有漫山遍野的金矿。”

    赵知县笑道:“嗯。掖县是个大县,又是莱州府的治所。名为平调,实为高升。我很知足。”

    “我寻思在离京赴任前把孩子们的婚事办了。”

    林十三当即答应:“好。我看婚事一切从简,除了叫几个自家亲戚,不要惊动官场同僚。”

    赵知县附和:“如此甚好。”

    二人正说着话,孙越腆着个大肚子,挪动着肥硕的身躯走了进来:“师父,赵姻伯。”

    赵知县朝着孙越一拱手:“孙副千户。”

    孙越还礼,欲言又止。

    赵知县知趣儿的说:“你们有公事,我就不打扰了。告辞。”

    林十三连忙起身相送:“晚间去我府上。我刚得了一壶杏花村的陈年汾酒。”

    赵知县走后,林十三问:“又出什么事儿了?”

    孙越道:“师父,咱们的耳目探到消息。小阁老徐璠正在私下串联言官,准备弹劾吏部的杨老部堂。”

    “他们已经私下商定,打头阵的是户科给事中胡应嘉。此事咱们要不要透给邵大侠?”

    十多年前,林十三是严党和陆炳之间的传话筒。

    今非昔比,林十三已成为了锦衣卫中的大人物。他也有了专门的传话筒——邵大侠,他经常通过邵大侠与高拱互通消息。

    林十三先应了一声:“好。”

    孙越刚要转身离开去找邵大侠,林十三却叫住了他:“且慢。”

    孙越问:“师父,怎么了?”

    林十三道:“我怎么感觉不对,似乎闻到了一股阴谋的味道。”

    孙越自作聪明:“咳,这不是泰山姑子身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儿嘛!”

    “杨老部堂是支持开海的,徐党是反对开海的。徐党妄图通过胡应嘉的弹劾,整垮杨老部堂,达到固守海禁祖制的目的。”

    林十三摇摇头:“这谁都清楚。我说的不是这个。”

    “胖徒儿,我问你,主持京察的是哪两个衙门?”

    孙越答:“咳,这谁不晓得。自然是吏部和都察院。”

    林十三又道:“胡应嘉是六科廊言官。六科廊言官隶属于哪个衙门?”

    孙越答:“自然是都察院。”

    林十三喝了口茶:“嗯。那么问题来了。胡应嘉本身就是京察的察官,全程参与了京察。京察过程中有弊端,他为何之前不举发?”

    “如今京察结束了,他却蹦出来参劾。这不成了马后炮了嘛?往重了说是居心叵测,图谋不轨!”

    “胡应嘉真要挑头上奏疏参杨老部堂,等于参他自己!”

    “这是一个天大的漏洞。徐党里一群两榜进士难道想不明白?”

    “朝廷党争政斗,一方的漏洞若太过明显,那很大可能不是漏洞,而是圈套。”

    “我亲自去找邵大侠。”

    当天夜里,高拱府邸。

    邵大侠在高拱面前一番耳语。

    高拱听后笑的一把大胡子都翘起来了:“蠢货啊蠢货!老徐让胡应嘉参劾杨博,等于让胡应嘉送死!”

    邵大侠提醒道:“锦衣卫的十三爷说,让您务必小心。仔细着了徐党的道。”

    “依我看,您应找张居正张阁老商议此事。”

    高拱不耐烦的摆了摆手:“整死一个小小的给事中,打徐阶小小的一巴掌。此等小事,还用跟叔大商议?”

    张居正字叔大。说句题外话,张居正的字取得很方便占人便宜。

    高拱大意了!

    翌日早朝,户科给事中胡应嘉参劾吏部尚书杨博在京察中徇私舞弊,暗助同乡。

    高拱当即发难:“禀皇上,奸臣已经自己跳出来了!胡应嘉就是奸臣!”

    隆庆帝问:“哦?高爱卿何出此言?”

    高拱似是抓住了徐党的把柄一般,高声道:“胡应嘉作为六科廊言官,全程参与了京察!”

    “若京察存在舞弊,之前他为何不举发?却等到京察结束后举发?”

    “若京察真的存在大弊。他胡应嘉作为察官有玩忽职守之罪!”

    “若京察不存在大弊。他胡应嘉有诬告贤臣之罪。”

    “故而,无论京察是否有弊,皇上都应严惩胡应嘉!”

    看上去徐党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把胡应嘉置于峭壁之上。往前一步是死,往后一步也是死。

    但正如林十三之前想的那样,这其实不是错误,而是圈套。

    高拱已经钻入了这个圈套。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2/4232916/1111090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