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封锁十二个小时
欧西的大律师公会里,永远不缺喜欢‘政治show’的人。
官司打不打的赢无所谓,
输了,赚点出场费、版面曝光,
赢了,立刻成为职业生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所以当屯门民选区议员曹绍伟带着‘官契’影印件前往伦敦,各大顶尖公会的律师蜂拥而至。
身穿黑袍白领的资深御用大律师们,端着一副正义凛然的架势,纷纷主动登门。
“Mr.Cho您放心,如果中英双方不遵守协议,这绝对是殖民地政府背叛信诺的历史大案!”
“我们会让唐宁街的官员自己承认,这些官契全部具有神圣的法律效应。”
“《新界条例》必然载入史册,你们绝不会成为被遗忘的土地守护者……”
除了律师公会,又有《泰晤士报》《卫报》《金融时报》几家媒体闻讯赶来做专访。
标题煽情称:‘村民几百年世代的土地,或将被大国协议一笔勾销’。
BBC英国广播公司更主动提出来,要帮助新界乡绅做一期记录片,以谴责的笔锋,倒逼中英双方发声《新界条例》不会更改。
预告片是BBC一贯的阴间滤镜,配上一张曹绍伟等乡绅手举官契的照片,一个地道的伦敦腔作为画外音徐徐讲述:
‘新界作为殖民遗产下的阴影,唐宁街与燕京城是否会欺骗这些以农耕为生的朴实村民们?’
在酒会与圆桌的讨论中,这场官司尚未开打,已经被包装成人权与契约精神的较量。
至于能否起到作用?
白人鬼佬根本不关心。
但天花烂坠的吹捧,依旧将曹绍伟为首的乡绅们忽悠的飘飘欲仙。
接下来一班乡绅们在英国的行程,被安排满满当当,出入各式饭局。
饭局的背后,却全是账单。
毕竟正义需要资源,而资源则需要投入。
“Mr.Cho,您想让历史记住新界,就必须先预付一笔十万英镑的咨询费。”
“BBC纪录片?哦,那只是先遣预告,我们还需要一笔制作经费,否则很难开机。”
“想要打赢这场官司,尚需要游说议员,不然他们连门都不会开,这里是议员们的报价单,三十万镑起步。”
几位乡绅本能觉得官司还没有开庭,各项高昂的经费支出未免太过离谱。
可看着白人鬼佬们高深莫测的表情,他们又心虚的把话咽了回去。
曹绍伟拿出支票簿,大手一挥:“给!都给!英国人最看重契约精神、法律程序,只要付了钱他们一定会出工出力,不要总用中国人那套思维去看世界,鬼佬不一样,他们是文明社会,一定肯替我们撑腰!”
与此同时,
伦敦某处律师事务所的办公室里。
窗外细雨淅沥,几位穿着黑袍的资深大律师把玩着手里的雪茄。
一位满头银发的大律师半开玩笑说道:“那个叫Cho的东方农场主可真是个宝贝,咨询费、游说费、媒体费,他眼皮都不眨一下照单全签,比起那些抠门的金融寡头,这些东方农场主更像是天上撒下来的金币雨。”
另一位律师点起雪茄,慢悠悠喷出烟雾:“我还是第一次见有人把支票簿当作身份证明用,付账的速度比我点雪茄还要快,慷慨的就像是电影里的绅士。”
“或许正是因为他们看多了电影,但真正的绅士却从不急着付款,他们懂得讨价还价。”
一位年轻些的律师弹了下账单,又用滑稽的歌剧腔调说道:“I Lo~~~ve HongKong!”
几人一阵哄笑。
烟雾缭绕间,桌上那叠被曹绍伟他们视作珍宝的官契文件,被随手扔到角落,像一堆毫无价值的废纸。
一旁的电话突然跳响。
银发大律师笑着做个噤声手势,拿起听筒放在耳边。
片刻过后,
他挂断电话,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刚刚从唐宁街传来的消息,香江海岸一夜之间出现了数千艘渔船,几乎封锁了全港所有的出入货运码头,似乎是另一轮声势浩大的人权运动,关乎到我们的东方客户。”
“唐宁街的专线一下午已经响了三次,每一个电话都在说同样的事——码头被围了,货运停摆了,外贸订单或将受损,必须请伦敦立刻出面干预。”
“Please,Sir,please!我们需要宗主国出手,否则香江经济要玩完了!”
银发大律师摊开双手,摆出一副无能为力的姿态,又引来一阵哄笑声。
他咬着雪茄,眯起的眼眸露出狡黠,笑道:“所以先生们,无论惊慌失措的香江官员们,会乞求到什么答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混乱,是最昂贵的筹码。现在整个香江都乱成一锅粥,那些东方农场主们若真想把所谓契约精神闹上台面,就必须比昨天更慷慨,我们要重新谈谈报酬的事了……”
…………
出于时差的原因,
香江的消息传去伦敦,正是政客律师们用过晚餐,坐在会所抽雪茄的松弛时段。
而在凌晨的香江,
海面上数以千计的渔船亮起了灯火,联排的大小船只随波漂浮,分布各个码头,将所有货轮、油轮、补给驳船死死锁在港内。
汽笛声此起彼伏,船政署的警报连夜拉响。
一夜之间,香江的港口像被一只无形大手扣住咽喉,
无数停泊的集装箱船发出急促汽笛声,嘈杂声在水面反复回荡,却又被密密麻麻的渔船喧嚣淹没。
今晨,香江不知有几多市民,是被连番的警报和汽笛声吵醒。
资本家们接通电话时的声音都在颤抖,各大洋行负责人的电话铃声都未停过。
“所有货柜全堵在海上,码头彻底瘫痪!”
“别说外贸,连今天的燃料补给都进不来!”
“船如果再出不去,合同赔偿都足够烧掉我们一个季度利润!”
中环政务司。
政务司长霍德推开办公室窗户,自上而下俯瞰,见到海面上的渔船密密麻麻,他脸色一片铁青。
“Bloody hell!”霍德怒骂一句:“这些渔民要造反吗!”
身后的助理低声汇报道:“港督说他会马上赶回来,在此之前,请司长先随机应变。”
“我变他老母!”霍德用力扯了扯脖子上的领带,问:“伦敦那边怎么说?”
助理看一眼霍德,迅速低头转述伦敦的电话内容:“唐宁街的大人物们表示已经知道情况,请暂时保持冷静,一切会在合适的时机给出评估和意见。”
霍德险些被一口气噎死。
换句话说,伦敦方面不会站出来收拾残局。
时值联合声明签署,回归是板上钉钉的事,鬼佬很清楚香江只是代管,只要过渡完剩下几年就天下太平。
倘若遇到今天这种突发状况,更不可能站出来插手。
否则必然得罪燕京城。
实际上对待所有殖民地区,英国鬼佬们的态度一向是,让拿着高薪厚禄的殖民地官员顶上去。
而伦敦只会在外交、军事层面兜底,社会治安、民生冲突则由地方上自己消化。
港督府、三司、警务处这些机构才是香江实际管治核心。
“那就告诉些我不知道的!”霍德用力拍打桌案:“为什么这些疍家人会突然封锁港口?”
助理忙出声道:“根据对方现有的诉求来看,他们要求得到新界原住民的待遇……即是要在丁权和丁屋方面,与岸上的村民一视同仁。”
霍德闻言拧起眉头,额角青筋乱跳:“又是丁权!卫亦信究竟想搞什么鬼!以为建起新机场香江人就会对他感恩戴德?或者压低地价,替香江节省财政储备,这样将来燕京城会聘用他做高官?痴Q线!现在搞出这么大的事,点算啊!”
赤鱲角机场,作为卫亦信上台以来最大的施政抱负,往返中英多次希望落成。
内地对其唯二的要求,第一是不能借机场计划掏空香江财政储备,第二则是要留下足够的土地储备。
于是卫sir和翟远一拍即合,你要中港,我要机场,齐齐将目光放在新界。
助理小心翼翼说道:“司长,根据船政署刚刚得出的结论,疍家人靠渔业维生,长期封港实际上也切断了自己的补给线,顶多三天就会出现油料、粮食短缺的问题,到时候自然会散去。”
“Boolshit!”霍德骂道:“三天?三天足够楼市、股市、汇市一起崩盘,整个香江经济瘫痪,到时候他来负责吗?”
助理连忙点头附和,又说道:“警务处的建议是,水警总区立刻出动,用武装快艇和喷水炮驱散渔民,必要时登船拘捕……”
“你看看外面什么环境。”霍德深吸口气,指着窗外的海岸线:“随便一个码头的渔船都有过百艘,万一发生流血事件,立刻就会演变成我们无法承受的政治炸弹,李钧夏背得起吗?”
动也不行,静也不行。
助理张了张嘴,最后一句话也没再讲出来。
“卫亦信真是好嘢!”霍德脸皮抽动两下,用力搓了把脸平静情绪,接着吩咐道:“即刻给我Call齐所有港府官员过来,任何武力手段都是最后的手段,我希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助理多嘴问道:“所有官员的意思是……”
霍德双手撑着桌案,瞪着助理咆哮出声:“Everyone!”
…………
“老板,车房强说疍家人在海上的补给,最多能维持三天。”
深水埗,《被嫌弃的邓阿妹的一生》片场,
卫星接到从疍家人当中打来的电话,走上前低声向翟远转告。
无论翟远或是雷震东,这段时间明面上都不会跟疍家人有任何接触。
而负责今次与卫星联络的,是号码帮一个叫车房强的草鞋。
“三天?”
翟远坐在导演椅上,扭过脸看一眼卫星,摇头说道:“超过十二个小时,无论港府有没有做出反应,他们都必须要撤退!”
距离疍家渔民围堵香江码头,已经过去六个小时。
有前期女权的加持,眼下新界的封建旧制已经臭名昭著,而今疍家人甫一打出人权这张牌,又令到港九市民为之惊诧猎奇。
原来不单止新界女人没有丁权,连疍家男人同样不被当人看待。
难怪平时看他们住在船上,我还以为他们喜欢玩水呢!
过去六个小时内,临时安排的新闻报道、街头演讲,极大程度满足了普通市民正义与同情心。
九一系为首的各路媒体纷纷出动,已经打算开启第二轮海外舆论攻势。
但翟远心里清楚,封锁港口的声势无论闹得再大,也必须要在今天之内结束。
否则就会影响到香江正常的商贸往来,
一旦再因此影响到普通市民的利益,他们很快就会将对渔民的‘声援’化作‘抱怨’。
介时,疍家人这把刀一定会反噬自身。
十二个小时,无论港府做不做回应,已足够炮制接下来的舆论高潮,一举打进伦敦和纽约。
…………
“扑你个臭街!”
新界北,大坑山山腰。
刘皇发再次举起望远镜,望向山下的环境。
去年数千村民围堵下湾村的场景不复存在。
镜筒里,映照出一排排朴素装束的渔民,人数过千,将整个乡议局团团包围,扯起白布血书的横幅。
‘新界丁权,渔民同享’
‘人权不可剥夺,疍家人亦是原住民’
‘请发叔正视我们的生存权’
水上岸上双管齐下。
到了九十年代,香江的疍家人只剩五六万之众,实际仍真正住在船上的,已不足三成。
大多数已经与基层工人混同,散落在各个渔民社区。
唯独依旧团结,常年族内通婚的状况,宗亲关系错综复杂,早就令到疍家人成为铁板一块。
风继续吹过山腰,横幅猎猎作响,喊声连绵不绝……
刘皇发脸皮抽动几下,呲出发黄的门牙用力咬了下嘴唇,怒极反笑:“这班水流柴整天靠海为生,连字都不识得几个,居然出声讲咩人权!”
他闭上眼思忖片刻,再度睁眼望向一旁的邓兆棠:“伦敦那边什么反应?”
邓兆棠脸上也不复往日轻松,沉声说道:“明天正式开庭,曹绍伟传消息回来,话鬼佬很重视那些官契,我们今次的赢面依旧很大!”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2/4232687/1111061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