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臣本布衣 > 第一百四十三章 漕帮

第一百四十三章 漕帮


第一百四十三章  漕帮

因为之前去告状的时候,他们就听到了一些风声,表示前任县太爷压榨百姓,百姓的血汗钱不日就要归还,这不就归还了?

这样的情况也在其他的镇子同样发生。

这些保长都希望有其他的人当这个出头鸟,来试探一下新任县太爷的底线,自己则是躲在背后,不要受到任何亏损。

大家都是存着这样的心态,以至于竟然没有一个人出头,都按照王金玉的要求去做了。

新任的县太爷本来风评就已经很好了,现在的风评就更好了。

面对要征徭役来修路,大家也积极响应。

官府会管饭呢,到时候他们都去上工,家里就可以省一些粮食了。

更何况,满了三十天之后,就可以算工钱。

一天八文,一家要是有两个劳动力,一天就可以赚十六文,甚至家里有三四个劳动力的。

这么一想,大家都期待不已,时不时地问自己村里的里正,官府到底什么时候才开始服徭役。

柳元昌和陆广礼这时候就派上了用场,两人将镇子按照南北一划分,一个管南部,一个管北部。

这些路都要按照青牛镇的路来修,他们自然是知道的。

因此,一个人带了一些衙役,开始四处去勘察路线了。

两人都按照陆宁的意思,勘察过的路线,规划好了之后要给他画一份舆图出来,因此两人做的都十分认真。这边开始风风火火的干了起来,王金玉也将后勤的伙食给准备的妥妥当当的。

这回这些钱都不用经过保长的手,而是由官府直接指派人过去做饭,记账各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

这样可以尽可能的避免贪污。

桥尾镇,杜家村。

前来上工的百姓刚刚红红火火的干了一上午的活儿,早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馋的直流口水。

时辰一到就开饭了。

“今天做的什么饭?”村民杜小满在队伍中伸长了脖子朝前方看。

“闻着有肉香。”

“还给我们炖肉了?”

“你想什么呢?能让咱们吃饱已经很不错了。”有人说道。

杜小满一边吞咽口水一边说:“那怎么不可能?我就是问到了肉味儿。”

轮到杜小满上前去,果然是看到了一大锅的肉,不仅有肉还有一些菜,连菜带汤的大了满满一大碗。

然后又去一旁领饼子,虽然是杂面饼子,可是管饱,汉子们可以说敞开肚皮随意吃。

打到饭的人端着碗蹲到一旁去,根本就不理会队伍中像杜小满这样问话的人。

有肉,有肉汤,肉汤里还有那种叫做粉条的东西,吃着还挺香的。

有人一口饼子,一口汤的吃。

有人则是将饼子直接掰开泡在汤里吃,好吃到想将舌头也给一并吞下去。

他们在家里也不能这样敞开肚皮吃饭的好吗?县太爷为他们可真是煞费苦心。

王金玉表示给他们吃对这些东西,都是从前任县太爷那里搜刮来的,又不是花他的钱,他是一点都不心疼。

最近花钱大手大脚的,他现在已经不把这些钱给放在眼里了。

反正从县太爷这里拿来的钱,以及少爷给批过来的钱,他们就按照这个钱来造就成了。

百姓们则是觉得来给官府干活实在是太划算了,能吃够本。

还有些人惋惜,自家弟弟或者自家小儿不够年岁,不许过来一起上工,否则他们家可以省更多的粮食。

这样的场景也在其他施工的地上发生。

全县的百姓都在风风火火的修路,青牛镇自然也没闲着。

他们都在为来年的上元节做准备。因为各项事情都有专门负责的人,他也不需要天天守在这里。

不过,之前他只需要管理青牛镇,以后可就是整个清临县,所以关于明年的计划,自然是要讲整个清临县给算进去。

于是,他独自筹划了一下明年开春的计划,春耕关乎到百姓粮食安全问题,因此他也格外看重春耕。

明年自然是大力发展红薯和土豆,当然其他的粮食自然也不能落后,尤其是冬小麦必须要种,这个得强制大家种。

将来真的打仗了,他可以做方便面,可以做挂面,这样埋锅造饭就简单的多了。

所以小麦必须要种。

农具自然是不能少,因此农具的生产必须要多,他决定年后再召开保长大会,提倡以功抵债。养殖也要搞起来,他有心搞一个养猪场,可以供全县百姓食肉的需要。

村民护卫队,那是必须要搞起来,让柳元丰训练出来的这批人分散到其他的镇子上,再由每个村里抽人到镇上学习,然后再回去训练自己村里的人。

陆宁连续多日做好了来年第一季度的计划,反复确认,没有问题之后这才算是舒了一口气。

天气渐渐转冷,陆宁挂念在练兵场的人,他联系到这些人的家属,让他们给自家孩子缝制冬衣,到时候官府会选择采买的方式,谁家里人做的衣裳,就穿在谁的身上。

他们本来也是要为自家人做衣裳的,听说官府竟然还会给钱,做的更加尽心尽力了。

转眼到了年底,腊月十六,制炭的先歇了工。

陆宁跟蓝颜、来福一起盘算了一下今年制炭赚的钱,由于今年木炭的量大,走的也多,所以他们也算是以量取胜。

除掉杂费之后,陆宁分走了三百两,剩下的都由他们自己进行分配。

陆宁拿着三百两回家,莺歌已经见惯不惯了。

她淡定的将银票给放在自己的匣子里,心里想着现在他们手里的银票是进的快,出的也快。

但是青牛镇的百姓生活肉眼可见的变好了。

柴安他们年过小年的前一天才赶回来。

这一次,他们是乘船回来的。

跟他们一起来的是漕帮京南分舵的舵主,他给青牛镇送来好三艘画舫,八只乌篷船。

这个分舵主姓陈,名浪,字涛。

陆宁看到他们带回来这么多船,眼睛都是明亮的,他立刻让姚三娘给做一桌好菜来招待他们。

陈涛经常带着商队走南闯北,所以行事也落落大方,当即下船赴宴,但是船上其他的人却都没下船。

陆宁也只是笑笑,只是叮嘱人回头给船上的人也送一些吃的上去,便没有再关注这些事了。

他能理解陈涛,他们带来了三艘画舫,八只乌篷船,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就怕对方黑吃黑,到时候剩下的钱拿不到不说,还会丢了性命。

留那些人在船上,无非是在关键的时候,让他们带着船只跑路。


  (https://www.24kkxs.cc/book/4232/4232671/2641096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