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臣本布衣 > 第二百二十三章 给你指一条生路

第二百二十三章 给你指一条生路


第二百二十三章  给你指一条生路

耿志和的理由很充分,张献苍和龙摧城上次都被派出去灭蝗了,这次他们不去也必须要带上他。

陆宁笑着说:“你们不用都去,又不是去打群架,你们去了有什么用?”

耿志和说:“有备无患,不过是多花点盘缠,我自己出还不行吗?

我们跟着你,至少在有必要的时候,能护着你一些。”

陆宁也不再劝他们留下,这么大冷天的愿意跟他一起北上,都是有勇气的人。

莺歌也想陪同他一起去,被众人给拦下了。

他们青州府已经很冷了,北方不知道有没有下雨下雪,男子赶路还十分艰难,何况她一个女子?

河道已经不通船了,陆宁打算走陆路。

没想到陈涛得知这情况之后,当晚就送来了一些叫做冰狗的东西。

陆宁一看就乐了,这不就是类似于雪橇的东西吗?

他们漕帮竟然这么有能耐,搞出这么先进的东西?

陈涛在河面上给他们示范冰狗的使用方法,并且告诉他们去玉州顺着河道要怎么走?

他们要往清河的上游去,穿过济州,到西凉国的边境上,那里有一条小河自西向东北,穿过济州就到了玉州的境内,那条小河是从西凉国直通到漠北的。

顺着那条小河可以直接到玉州府城的护城河。陆宁看着陈涛递过来的舆图,心里对他甚是感激。

“陈兄有心了。”

陈涛笑道:“我们是盟友。”

陆宁自然记下了他这份恩情。

于是,他们背上行囊出发了。

彭越他们小时候也在冰面上玩过,知道在这上头不需要多大的力气,但是必须要稳住才行。

他们几个人都是行武之人,只有陆少爷不会武,他们还担心他控制不好冰狗。

却没想到陆宁玩起这个来,丝毫不逊色他们其中任何人。

有了这样的神器,他们完全可以日行千里。

虽然这神器行走很快,可他们到底还是绕了很远的道,到玉州府城也花了两天时间。

若是走官道,这样的天气赶路,从青牛镇到玉州府城,多则七八日,少则三五日。

也算是大大的缩短了他们的行程。

同陈宝元碰面之后,陆宁弄明白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陈宝元带的粮食,不完全是从江南运送过来的,还有一部分是在上京和永州两地买的。

甚至从济州过来的粮商贩卖的粟米,他也照单全收,这样就导致了玉州这边的粮价居高不下,并且数量极少。

他现在跟官府是在耗着,官府不着急,反正他们粮商多耗一天都多一天的成本,最终耗不下去。

陆宁有些服气说:“你好歹给玉州的百姓一条活路。”

陈宝元嘿嘿笑了起来说:“他们吃不上饭才会远走他乡,能有一口吃的,谁愿意背井离乡?”陆宁突然就被堵了嘴。

他确实想大力发展人口,天灾是他的机会。

靠他们本地人生,需要时间,他现在尽量压缩时间,让自己壮大起来。

所以,陈宝元做的有没有错?

对他所谋的事来说,没错,就是少了一些人性。

既然陈宝元把阶梯都给递过来了,他自然也得识趣,点了点头问:“你有什么打算?”

“这些粮食就算是白白送人,也不能让姓樊的买好,拿着我的钱给自己挣名声,这个姓樊的太过分了。”

陆宁猜到他说的姓樊的想必就是玉州的知府。

等到陈宝元骂够了,陆宁才说:“稍安勿躁,明日出门看看再说。”眼看就到年关了,朝廷的赈灾迟迟未到,百姓早早地就开始节衣缩食,可还是没等到朝廷来赈灾。

城外的山林里田间地头有很多人在挖东西,陆宁走到跟前,对方以为他们是来抢东西的,连忙扑在那筐子上,用瘦弱的身体护住筐子,哭着道:

“我家里的孩子已经好几天都没吃饭,好不容易找到一些茅草根,你们就可怜可怜我们吧,给我们留一条活路吧。”

男人哭的鼻涕横流,因为太瘦,脸颊深深的凹下去,看起来格外可怜。

陆宁看了陈宝元一眼,陈宝元让身边的小厮发财前去给那人送了一块黑面馍。

男人看到黑面馍,先是一愣,随即要起身对着他们磕头,被发财摁住了,悄悄对他说:“不要声张,否则你这点黑面馍也保不住。”男人立刻点头,小心翼翼地把黑面馍给放在了胸口。

陆宁见男人警惕之心下去了一些,转头跟陈宝元耳语了一番。

陈宝元立刻走过去跟他打听这里的情况。

男人说他是仓北郡人,家乡遭受蝗灾,他就带着妻儿到府城来,想着来这里能寻个活路。

他先前在府城找了个活儿干,一开始还能勉强维持生计,可是现在粮价高的离谱,他一天的工钱还不够换一口吃食,只能到城外来寻一些吃食了。

陈宝元了解了情况便说:“你家里可还有其他人?”

“家里父母尚在,有妻子、儿子女儿,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陈宝元点头道:“我给你指一条生路,就看你魄力如何了?”宋大河连忙问:“公子请说。”

“今夜子时,你带着你全家到这个地方,我会给你们每个人发半斤粮食。”

宋大河听说是子时犹豫了一下,他们一般子时不会出门,怕遇见鬼。

可是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他们要是没有粮食,很快自己就变成鬼了,因此他最终还是点了头。

子时,宋大河一家八口人果然齐齐整整的等在白天等着的地方。

到了交更的时候,陈宝元果然来了,给他们一人发了半斤粮食,八口人就是四斤。

四斤粮食煮稀饭,够他们吃上一天了。

宋老汉感激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

宋大河像是看到了希望一样问:“恩公,可有事要交给我们去做?”陈宝元说:“你回头可以通知你的亲戚朋友也一同前来,凡来到的人,每人半斤粮食。”

又到子时,这地方居然来了五六十口人。

陈宝元又照着做,让他们回去通知他们的亲戚朋友过来发粮食,这样过了五日,先前来的这些人因为这几天都有食物吃,身上的力气也恢复了很多。


  (https://www.24kkxs.cc/book/4232/4232671/2641088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