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更加小心谨慎
第二百三十一章 更加小心谨慎
看着已经暗下去的天色,陆宁想着他这一天天的过的还真挺充实。
他心里莫名地自信,觉得王来娣既然答应了,肯定能做得出来,那他想象中的大合唱应该也可以吧?
于是,他次日有召见了画舫上的几位乐师。
乐师们也已经在准备今年的节目了,去年他们一亮相就引来了众人的赞誉,今年他们需要更加卖力才行。
陆宁召见,他们自然那不敢怠慢,六个人全都来了。
陆宁跟他们说了二重唱、轮唱、声部大合唱的方式,也说了伶长的作用。独唱有独唱的魅力,大合唱也有大合唱的魅力,那种直击人的天灵盖的极致享受,是独唱所不及的。
几位乐师都面面相觑,他们怎么感觉自己像是门外汉?
陆宁看出他们的疑惑,还算是稳得住,这些人都算是专业人士,虽然不是用美声唱法,但也不是大白嗓子吼出来的。
用戏腔合唱也不是不可以,只要不唱花腔,就是唱花腔也没关系。
“各位可以回去试试,角配宫,商配羽,徵配宫或者角试试,或者你们可以配一下其他的花样,或者能有不一样的效果。”
几个人闻言表示回去试试。
因为几个人都是乐师,因此回去配的时候自然是先用乐器来试,两人演奏的时候并未太大的感觉,倒是旁听的人听出一番意味来了。于是,几个人又重新配了配不一样的,陆少爷说了可以配四种音,在这些音上还可以加花腔。
几人捣鼓了一天,算是配出一首大气磅礴的曲子来,几人都十分兴奋,感觉声音好像立体了起来。
他们急忙寻了陆宁让他听听,陆宁一听,虽然还是民族调式,可到底还是不够大气。
他稍微给他们改了改,改成了大调式,甚至把清角和变宫都给用上了,填词让他们去找吉从文填一首大气磅礴气吞山河的词来。
吉从文自然也十分给力,当下就给他们作了词,几人回去一试,立刻把伶人给招在了一起,开始练唱。
王来娣很快就将音箱给做成了,她兴冲冲的使人去见陆宁。
陆宁想要造一个多功能厅,将来这个多功能厅在上元节的时候可以用来演出,也可以用来开代表大会,也可以出租出去做宴会所。
同样,需要堆积物资的时候,这里还可以做一个大仓库。
只不过眼下再开始搭建,显然已经赶不上上元节了,因此他只能搭一个简易的台子。
台子自然就放在悦来客栈旁边的品茗轩,这个品茗轩是一家茶楼,茶楼掌柜的自然也愿意在他们门口搭台子。
这样,进茶楼喝茶的人就更多了。
武魁这边则是要往东边挪移,两边不能相互干扰。
陆宁跟王来娣去见了做好的音箱,并且试了试,确实能扩大声音,并且还有混响的效果,表示很满意。
只需要把这些木箱子连在一起,就能达到预期效果了。因此接下来两天,他们的着重点都放在音箱上,因为要在茶楼下举行文魁大赛,在文魁大赛的空档会有伶人唱歌,因此他们需要考虑音箱安置在何处才最妥当。
音箱安装之后,因为有的远有的近,因此声音传播的有些快有些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来娣可是费了好大一番功夫。
最终是达到了陆宁预期的效果,不,比他预期的稍微好一些。
但是比起现代的那些音箱又逊色了不少。
不过陆宁并不在意,毕竟有了这样的东西,他们就已经是快人一步了。
先进与否,端看跟同时代的人比,拿这个时代跟现代比,好多东西确实没法比。
不仅这样,他们还请了戏班子过来唱戏。
戏要唱三天,一部戏就像是一部电视剧一样,这个必须要搞起来。这个时代的人能消遣的太少了,哪里有唱戏的,跑断腿也想过去凑个热闹呢。
陆宁从前不知道戏有什么好看的,后来他看过之后才发现,原来古人看戏就跟现代人看电视一样,台上不仅仅是咿咿呀呀,还有很多剧情,很多台词都很妙。
不论是精忠报国的热血沸腾的沙场男儿的故事,又或者是人千里寻夫的忠贞爱情,都会吸引一大批的人。
他们看戏的时候,会像现代人看小说,也会把自己给带入进去。
徐英华这边带着他的财务团,天天忙的不可开交。
不是跟农户签订民宿合作契约,就是收小商贩的押金。
今年小商贩会更多,毕竟除了文魁武魁之外,还有戏班子,哪里有人,哪里就有做生意的人。
营销自然还跟去年同样的套路,照旧按照他们能接待的上限给了免住宿费的优惠券,半价参观青山书院和木工学院的机会,幸运儿照样会在木工学院抽取。
这些宣传单自然是散发的到处都是的,已经到了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
就连三岁娃儿都知道要去青牛镇过上元节,大人哄孩子的时候经常会说:“你别闹人,回头带你去青牛镇。”
小孩还真就不闹人了。
陆宁预估几年的人流会比去年多的多,不过他设立的文魁武魁以及戏班子,会使人员更分散一些。
尽管这样还是不够,他还需要另外设个地方,让人员更分散一些。
他脑海里过滤着青牛镇的地理位置,想了想再往东去搞一个投壶射箭喝酒的地方。
女子们自然要开辟出一条小吃街来吸引她们,于是他起身用笔在纸上写写画画,简易的小吃街就设立起来了。
卖衣服鞋子之类的,也搞了一个地方,让商家在那里摆摊。
摊子铺的太大,安保问题自然要更上心一些。
去年那种拍花子的事算是有惊无险,今年他们肯定要更加小心谨慎。
大型聚会最重要的就是安全问题,如果人身安全得不着保障,毁了名声,以后恐怕就难以再度进行举办了。
好在几年他们迁过来这么多人,从这些人中选出一部分来培训,然后将他们安放在各个地方,让他们来回不断地巡逻。
一是遇到突然的意外情况可以尽快采取措施,令一方面也对那些想要搞事的宵小之辈加以震慑。
这件事又紧急又重要,刻不容缓,必须立刻去做。
(https://www.24kkxs.cc/book/4232/4232671/2641088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